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阿斗,唯一玩过诸葛亮的能人

文/楚煜昆 “三十立铺”特邀撰稿人

乐不思蜀,历来被人们用于讥讽刘禅的荒诞昏庸。但是,倘若撕开荒诞昏庸的伪装,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真实的刘禅。

刘禅的与众不同,首先体现在他的治国才能。也许有人会说:“刘禅有啥才,不就是坐在老爸刘备打下龙椅上,依靠诸葛亮的尽心辅助才得以稳坐钓鱼台嘛”?的确,诸葛亮治蜀,对于刘禅守住老刘家的基业来说,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阿斗,唯一玩过诸葛亮的能人

但是,诸葛亮死后,刘禅毕竟还是继续坐守了老刘家的基业长达三十年时间。在这三十年时间内,曹魏政局多次发生严重动荡,其实权后来终于被司马氏家族霸占,而东吴呢,孙氏家族之间也发生过激烈的权力斗争。

相比之下,刘禅治下的蜀国,却没有发生类似于曹魏和孙吴那样的大动荡,而且政局能够总体保持稳定,这就是刘禅治国有方的最佳证明。刘禅的与众不同,其次体现在他对于魏蜀吴三国博弈的理性认识。

在三国之中,蜀国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实力最弱,尤其是刘禅老爸刘备与孙吴的夷陵之战,已经使蜀国元气大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蜀国而言,最现实的选择是守而不是攻。

当然,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而尽心竭力地“剿灭曹贼”,其心可嘉,但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是建立在综合实力的基础上的,没有强大的综合实力,打败敌人是极不现实的。

如果一定要打败敌人,那么就需要采取非常措施,诸如魏延向诸葛亮献的子午谷奇谋。可以发现,后来邓艾偷渡阴平,其实就和子午谷奇谋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诸葛亮过于谨慎,或者说过于保守,错失了这次良机。

阿斗,唯一玩过诸葛亮的能人

即便魏延的计策失败了,对蜀国而言,也构不成大的损失。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赵匡胤决定发动陈桥兵变时,朱棣决定挥师南下时,就敢拍着胸脯说一定能够成功吗?对于蜀国而言,主动攻击强大的魏国,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我折寿。

刘禅基于三国鼎立的政治版图和魏吴连年未犯境的现实,曾多次建议诸葛亮放弃北伐,但诸葛亮听不进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刘禅的想法有自己安于享乐的考虑,但对士兵和百姓来说,无疑大有好处。

对刘禅、诸葛亮等高层而言,即便死伤几万士兵和百姓,刘禅仍旧是皇帝,诸葛亮仍旧是丞相。我们在为三国乃至历朝历代的政治或军事上的成功者喝彩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成功是手下士兵和底层百姓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作为士兵,难道他们愿意跋山涉水去送死吗?作为百姓,难道他们愿意放弃平静的生活吗?刘禅反对诸葛亮北伐,展现的务实政治立场,更隐约显露出以人为本的色彩。事实上,蜀国的早亡,与诸葛亮几番大动干戈伐魏自耗,有着很大的关联。在北伐的问题上,诸葛亮是感性的,而刘禅则是理性的。

刘禅的与众不同,还体现在他所拥有的感恩、仁义、大度的道德情操。众所周知,刘禅是赵云当年在长坂坡拼着性命从百万曹军中救出的。在听到赵云逝世的消息,刘禅甚是悲伤,说自己当年能够活下来,全靠赵云。

同时,念及赵云对于蜀国的贡献,刘禅大力追封赵云,并泽及赵云子孙。这就体现出刘禅感恩的光辉一面。如果说刘禅追封赵云,是基于后者对前者的救命之恩,那么,魏延在诸葛亮死后造反被杀后仍因“后主念其旧功”而得到厚葬,更体现出刘禅赏罚分明、仁义大度的一面,这与刘邦、朱元璋登极之后大杀功臣形成鲜明对比。

刘禅的过人之处,恰体现在“乐不思蜀”上。在那样一个时代,作为一个被架空的国君,作为一个亡国的国君,如果表现得过于聪明或者说是强势,必然会成为对方的打击对象,由此招致杀身之祸。

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因为一首“雕栏玉砌应犹在”最终被宋太宗赵光义赐酒毒死。刘备临死时,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更值得玩味的是,刘备还对赵云说,要赵云念及与自己的情义,与诸葛亮一文一武共辅太子,这实际上是要求赵云必要之时牵制诸葛亮。

阿斗,唯一玩过诸葛亮的能人

这些,都反应出刘备对诸葛亮的严重不信任或者是担忧。同样,刘禅也不是傻子,作为一个毫无治国经验的国君来说,手下有一个强势的能臣,能不引起自己的担忧吗?即便诸葛亮真的没有这层意思,毕竟,政治就是政治,不能全看感情。

古往今来,父子、兄弟为了权力而互相杀戮的例子层出不穷,更何况君臣。作为一个被架空了的国君,刘禅只能展现出无能,而后来当了亡国之君以后,刘禅更是装傻充愣,通过一副“乐不思蜀”的憨态,来保全自己。实际上,刘禅所表现出来的荒诞昏庸,恰折射出其韬光养晦的智慧。

微信公众号:三十立铺

加入请搜:Thirty-leap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