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中日死磕史——细说中国和日本千年交恶的真实历史(二)

3桃太郎的冒险

日本有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桃太郎的故事。故事主角桃太郎在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堪比中国的孙悟空。

桃太郎故事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一对老夫妇没有孩子,过着贫穷的生活。有天老奶奶在河边洗衣服,捡到了一个桃子,桃子里蹦出个小男孩。老夫妇就把小男孩当成自己的孩子,取名叫桃太郎。桃太郎长大后力大无比,带着狗、鸡和猴子到鬼岛去冒险,打败了魔鬼,带回了很多的财宝,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把桃太郎故事引申为日本人自古就有侵略行径,诚然有点牵强,但起码可以一窥日本人好战的性格和强烈的海外扩张意识。

中日死磕史——细说中国和日本千年交恶的真实历史(二)

图003:神功皇后征韩图

日本桃太郎们现实的“鬼岛”是近邻朝鲜。大约从2世纪开始,日本就在朝鲜半岛开始了“冒险”, 据《日本书纪》记载,弥生时代的日本人,就常常入侵朝鲜半岛掠夺人口和财物,比如怀着大肚子的神功皇后,曾三次发兵征韩,掳来了大量人口。

4世纪以后,日本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已经不满足仅仅掠夺,而开始在半岛南部建立殖民地和驻军。半岛南部的两个政权百济和新罗,在日本人的武力威胁下,被迫承认日本的保护国地位,向之朝贡。虽然由于高句丽的强大,日本还无法涉足半岛北部,但日本人对朝鲜半岛偏执的扩张心态,直接导致了日本不惜和强大的大唐相撞,打响了中日第一次战争——白江口之战。

其实,在白江口之战前,日本对中国的“不恭”已经有苗头了。

隋文帝年间,日本第一次派遣入隋使者。《隋书·倭国传》记载了当时的情形:倭王阿辈鸡弥遣使来隋,隋文帝问起倭国民俗。使者回答说倭王以天为兄,以太阳为弟,天还没亮就处理朝政,天一亮即停止,把白天的事交给太阳管理。

中国皇帝历来自称“天子”,隋文帝听到倭王居然和“天”称兄道弟,当然很恼火,责令日本改掉这个荒谬的称呼。

到了文帝的儿子炀帝即位后,日本使者小野妹子(男性,就这个名字,没错)再次来朝,这次,派出使者的是日本飞鸟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圣德太子。日本史载圣德太子聪明绝顶,饱读经书,笃信佛教。圣德太子是日本的摄政,他对内锐意改革,对外实行平等外交,并且把国号由“倭”改成“日本”。

中日死磕史——细说中国和日本千年交恶的真实历史(二)

图004:圣德太子像

圣德太子在使者携带的国书里写道:“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这回不再自称天的兄弟,变成“天子”了,果然改了称呼,但是仍然不甘屈居于中国之下,这种“不逊之词”惹得隋炀帝大为不悦,他责怪手下:“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不过,为了显示上国的威风,隋炀帝决定派文林郎裴世清回访日本。裴世清在小野妹子的陪同下到了日本难波城(今大阪),第一次有大国使者来日本,圣德太子很开心,新修馆驿热情迎接,但看到隋炀帝的国书后,心情就好不起来了——国书第一句就是“皇帝问倭王”,一副上国对小邦的口吻,显然隋炀帝是故意警告日本:你就是海外藩王而已,别自抬身价了!

总的来说,日本这个“蛮夷”虽然“无礼”,但中日有交往史的六百余年来,两国还是远隔重洋互不干涉的睦邻。直到唐代,刀兵才第一次相见。

外篇之

这个妹子是个臭男人

聊点闲话。

很多朋友对遣隋使“小野妹子”这个名字喷饭不已,因为我们印象中“子”应该是日本女人特有的名字,比如常见的“凉子、花子、枝子、惠子、美智子”等等,哪有一个臭男人好端端的叫什么“妹子”?但实际上,“子”作为名字在日本古下达了代,恰恰是首先用于男性名字的。因为在日本,男人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女人,“子”的意思象征着尊敬,女性是没有资格用的。

直到中世纪时,宫廷贵族为女儿起名字时,才开始使用“子”字,但是也只有地位高的妇女才有资格叫“子”。明治维新以后,政府《平民苗字必称令》,这才鼓励一般女性用“子”做名字,以此为开端,“子”才成为日本女性名字的常用字,到了昭和时代之后,大多数日本女子的名字末尾都带“子”,而男性则彻底与这个字无缘了。

顺便说说,古代日本人只有名,没有姓。比如一户农民家,名字大多是随意起,老大(长男)叫“太郎”、老二次男叫“次郎”、老三叫“三郎”,以此类推,猫啊狗的有个称呼就行,没什么讲究。只有少数贵族世家才有姓,称之为“氏”,例如,在朝廷中主管祭把的部门叫忌部,管理忌部的氏族便称为忌部氏,而出云氏、近江氏则是统治出云、近江地方的氏族。日本古代的“姓”是赐与氏的称号,以表示该氏的社会政治地位。姓有几十种,它类似爵位,是世袭的。各姓之间等级分明。例如:臣、连、君、直等。除氏、姓以外,公元九、十世纪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称号叫苗字。苗是苗裔、分支的意思。苗字即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的新姓。要言之,古代日本人的姓有氏、姓、苗字三个部分,分别表示一定的意义。一个古代贵族的姓名写出来往往很长,如“藤原朝臣九条兼实”。其中:藤原是氏名,朝臣是姓,九条是苗字,兼实是名。1898年,政府制定了户籍法,每户的姓这才固定下来,不得任意更改。从此以后,苗字开始成为日本人现代意义上的姓。

真正算起来,日本人有姓其实就是一百多年的事。明治期间,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于1875年(明治8年)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严格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姓氏。日本的农夫、商人们这才结束了两千年来的无姓历史,开始为自己家族选一个姓,大概是憋了过久,这一选姓立刻就千奇百怪自由奔放之极,东村西户、山头树下、飞禽走兽都成了姓,甚至养狗的(犬养)、厕所(御手洗)之流都成了姓。伦敦奥运会上,一位日本运动员的名字叫“我孙子智美”,当时还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恶搞。

再介绍小野妹子一下。小野妹子(日文名为Onono Imoko),日本飞鸟时代推古朝的外交官,出身于近江兹贺郡的小野贵族,在隋朝的中国名叫苏因高。

小野妹子回国后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当时搞得沸沸扬扬——他居然将隋炀帝带给倭王的国书丢了!有大臣建议以丢失国书罪判处小野妹子流刑,好在圣德太子求情不了了之。关于小野失书之说,很多历史学家进行了猜测,猜测有三种可能:一是国书确实丢失;二是国书载有隋朝对日本无礼的指责言辞,小野担心天皇看了震怒,惩罚自己或导致中日修好失败,就耍滑头而故意毁掉;三是国书并未丢失,小野故意秘密呈给了天皇。但天皇因国书上有不利之词,担心扩散后不利于外交,而令小野托词丢失。

据日本学者称公元609年,小野妹子又作为送隋使回国之使再度来中国。此次的国书抬头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虽然少了“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的傲慢,还是透着“我俩一般大”的派头,而且这是第一次在外交国书上提到“天皇”。因为这段说法中国方面没有记载,所有真相存疑。

作者:王浩(快哉风)

作家、媒体人。酷爱历史,尤其关注中日关系史。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