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就业街:应届毕业生求职遇尴尬,企业称培养没有义务

就业街:应届毕业生求职遇尴尬,企业称培养没有义务

就业街在11月份对某二线城市几所高校的在校毕业生进行求职摸底调查,来自全国省市的1500余家大中型企业参加了本次高校招聘活动,近2万余名在校毕业生参加求职,在招聘过程中,在校毕业生普遍对即将离开大学校园踏上求职之路表示出担忧。

今年参加招聘的企业对在校毕业生专业要求与往年相比有了针对性的提高,除对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以外,更注重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及对专业基础知识以上的提升与积累。在本次摸底调查中,企业对招聘人才的需求强烈与现场人头攒动的毕业生形成了强烈反差。

主观能动性不足是导致毕业生缺乏自信的主因

在对部分企业的了解中,企业对在校毕业生的现场应答不尽满意,一方面在校毕业生对企业薪资待遇要求过高,另一方面毕业生认为工作之后企业对其成长培训一手包办,而企业方面更希望学生在校期间除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以外,多参加课余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和开阔专业思维,而毕业生普遍都停留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阶段。在某些传媒广告公司的招聘过程中,要求毕业生拿出在校期间比较满意的作品及方案,不少学生均无法提供,这让在场的招聘公司非常无奈。

大学校园生活安逸 学生缺乏忧患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活让很多踏入校园的大学生感到非常的安逸,从学校环境到住宿再到饮食生活处处体现大学校园的无微不至,但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却让不少毕业生形成了对大学校园的依赖性,从而不愿意在课余充足的时间去多接触社会,将更多的时间用在网络社交游戏、小说、等娱乐性较强的活动中去,完成老师要求的作业,推一下动一动,不推我原地不动,只为完成专业科目拿到文凭的思想尤为凸出,为大学文凭而大学,甚至有学生认为上学好于找工作,能继续上学成为逃避工作有利的避风港,却浑然不知中国的企业已经完成了对人才能力重视程度大于文凭的转型。

企业人才培养流失到人才自我形成

过去的企业愿意培养人才,并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去锻炼人才为企业所用,但人才成型流失率是企业始终不愿意面对的数字,很多企业都说自己行业内的黄埔,培养了很多企业内专业人才,但是到头来只是给别人做嫁衣,也导致了很多企业在如今的招聘过程中偏重于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对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在踏入工作较短的时期就会进入状态,这俨然已成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效益的最佳选择。

大学生活毕竟是短暂的,如何良好的利用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充分挖掘自己的能力,把社会实践与经验积累变成自己不久面对企业招聘过程中的谈判资本,提前为自己规划并奠定一个良好的信心支撑,这也是企业招聘过程中最喜想看到的。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