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万事起头难

万事起头难

万事起头难

今年是《科学导报》创刊30年,作为一个已经退休17年的老报人,我心情很激动。创刊初期的一些情况、30年前的往事,由模糊的记忆逐渐变得清晰,如影像般一幕幕呈现于我的眼前。

那是1984年10月,我刚从山西教育杂志社调到科技信息报(《科学导报》的前身)社,很快就投入到报纸创刊的筹备工作中。当时报社的工作条件十分简陋,整个家当也就是一部电话、两辆自行车,还有从省科协暂借来的一台相机。办公室在租用的位于太原市新建南路省晋剧院排演场后院的三四间平房中。

报社作为新闻单位,通讯联络是其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而这仅有的一部电话怎能承担起如此重任?当时的电话线路少、安装速度慢,市内联络尚能应付,若要与外地联系那可就麻烦多了。所以报社与外界联络主要靠信函,寄一封信,本市邮资为4分钱,外地为8分钱,虽然速度稍慢点,但因为是周报,一般情况也不会误事。编辑们得把大量精力都耗在写信、寄信、收信、回信的时间上。

说到交通工具,那是报社进行采访、通联活动、跑印刷厂、搞发行的必备之物。当时报社就只有两辆飞鸽牌自行车公用,谁没车有事外出就可以骑它。报社对大家的辛苦也很理解,我记得对骑车职工每月还发给几元的车补,公事外出一次5分钱的存车费也可以凭票报销。

工作条件是差点,但大伙儿对工作的热情很高,对报社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信心。其实,当时报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人员业务素质的不适应。报社的十多个人,大都是从企事业单位新招来的年轻人,他们有热情,喜爱写作,想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虽有些人曾给报刊投过稿,或者发表过一些文章,但对于如何编稿、如何组稿、如何校对、如何把一篇篇稿件编排成一张报纸,这些基本的编辑业务知识,都得组织大家从头学起,还需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摸索出可行的工作规范,才能展开工作。为了少走弯路,我去山西科技报社找熟人,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要回他们培训编辑记者的辅导材料,还拿了一沓版式纸,这些对我们初创阶段都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省科协领导对报纸的创刊筹备工作非常重视,不仅提供了启动经费,时任党组书记孙英和秘书长李华隆还多次到报社了解筹备进度,研究指导工作。总编王玉崧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创刊的紧张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忙里忙外处理各种事务,会上会下和大家研究探讨,他说我们虽然没有办报纸的经验,但是凭着一股干劲,群策群力,定能闯条新路,办好报纸,推出特色。当时全社的人热情高涨,充满活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多的困难也要去克服,大家心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出好创刊号,打响第一炮”。

1984年11月30日,当我们拿到真正白纸黑字印出的第一张报纸时,看着报头上那鲜红的“科技信息报”五个大字,大家的心情无比地兴奋、激动。记不清是在谁的提议下,全社人员聚集在办公室外的台阶上,面对着冬日的阳光合了一张影(见题头图),留下了珍贵的纪念。

《科学导报》创刊的那段日子让我至今难忘,也让我明白了一句话——万事起头难。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