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京东技术电商行业排第一 这是不是笑话?

京东技术电商行业排第一  这是不是笑话?

京东有技术吗?没技术吗?这要从不同角度看。

商业历来是由技术作为支撑。当京东还在做BBS时,有2000多名用户,主页随时能黑掉时,核心的操作系统竟然没有打过补丁;还当京东的年销售额破亿元的时候,运行的生产环境网络竟然是百兆的交换机。这就是“地雷”,随时可以引爆。谁都不知道“野蛮生长”的京东背后有这样那样的技术趣事。

最近在读《京东技术解密》,有趣的一本书。

不过对于京东来说,有钱就能任性了。最初30个人的技术团队发展到4000人,业务系统覆盖了电商全流程,发展到九大模块,三个层次四个平台(具体是啥,自己去看,包括怎么开放API的都在其中)。这些业务系统竟然都是京东自己开发的。你说这有多牛逼。当然,这个自己开发也要看是在开源代码上的再次开发还是基于底层架构的重新写代码。按照现实情况来说,估计两种情况都有,毕竟业务有大有小。不过这样也挺厉害的。

试问,千亿元交易额背后的系统会是一团糟吗?不会。更何况,未来京东要超过阿里的交易额之后,那系统是否做好了准备?“人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技术不能拖后腿。

这本书中的有些章节看起来就像读小说——悬疑小说那样。比如在第六章,京东如何与腾讯的电商业务相融合。一个小案例。在4月16日提出需求,要在微信端引入京东搜索,实现自营店商品的发布;5月底要全部实现上线,内测保障上线。所有项目都要为年度618促销做准备。

互联网采用快速迭代的方法,时间不等人。项目组加班加点,充满焦虑和疲惫,终于在5月4日迎来微店第一单。“接下来,又陆陆续续地实现了将京东自营商品发布到微店、货到付款、大家电配送预约等各项功能。等到 5月25日到来之时,虽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是之前计划的两个大版本的所有需求均已全部实现。”

容易吗?不容易。客观说,所有的互联网技术团队都不容易,遇到项目时,技术人员就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打满鸡血,硬抗也要把项目上线。可以说“一部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程序猿的辛酸史”。

如果只是抱着“偷窥”的想法阅读本书,倒是也能找到一些“刺激”的点,每当看到技术人员如何面临困难、如何解决问题,京东系统又是如何做到重大调整时,都会感受到一些愉悦感。这个愉悦感就是看到不断征服的过程,犹如过山车之后的回望。

其实,我倒是想说,这本书的重要意义是,脱离技术看技术。

首先,要看在解决方法时,京东的技术人员所采用的策略。这个远比写代码艰难。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技术深入了解的人,一看京东的技术实现路径,基本就能判断出它的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思维互补。

其次看技术和业务之间的关系,业务怎么驱动技术,而技术怎么结合业务做到支撑和运转的,京东给了良好的范本。从体量、交易额、产品的复杂程度,京东都是所有自营电商望其项背的。如果电商公司想要学点什么时,最好看一眼,能否从中借鉴?当然这是产品经理——程序员——美工之间的事情,是一个协调性的工作,而不是指单纯的写代码。

第三,要看技术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这个不仅仅指单个项目,而是指项目之间、跨部门之间的协调。人一多,管理就是难题;这不是技术人员的擅长。看一眼京东的组织架构,如何让技术人员高效运转,这都是技术人员必须要学的绝技之一。

当然,这本书可以看作京东技术对外开放、共享的一些互联网精神。这也是互联网体系能够繁荣和发展的关键之一。京东也搞了不少活动,对内和对外做“技术开放日”,有兴趣的不妨在网上多搜索一下。本书结合那个活动,也许能到现场逮到你感兴趣的当事人,可以问到底。或许,这还是跳槽的好机会。

不过要从技术源头来说,这本书并没有真正做到“解密”,即站在纯粹技术的角度分析京东对各项技术的评判,也没说对技术如何攻关。但还是那句话,在碎片的文章中,你能找到“蛛丝马迹”,能看出京东的未来战略布局,以及对技术的识别。

一句话:20章,300多页,满满的干货,技术人错过了就别搞技术了。

关于公众号

“大数网”:中国最大的商用及企业级领域“蜂巢自媒体联盟成员,独立思考,观察科技热点,发现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价值。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