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在这个女大学生主动上车的时代,车四十四的反讽意味不言而喻

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电影,所以它在艺术表达上做到了极尽平实和简练,用一格格饱含信息量的影像画面和精准又简洁的剪辑组合成一部耐人思考和反省性质的故事。在整体效果的呈现上,电影已经充分并以极佳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他所想要表达的东西,而这些都是通过一些看似漫不经心实为画龙点睛的镜头所表现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本片作者在整合整个故事素材和讲故事的能力都是足见功力的。

这是一部强调人们冷漠社会现实和道德反思的短片,所以既然想用一部短片的有限长度来表现一个深厚主题的话,那就需要一个平稳的风格中生发张力,这就也使影片初看起来,是比较朴实无华的,用的是一个普通摄像机的画质,在剪辑上也没有用任何转场特效,以简单的切为主,在光的处理与景的布置上又像是一部纪录片所给人的生活感,关于景别又不是特别跳跃,又不足以给人以很强的观赏欲望,极简的配乐明快,又不会给然太大的兴趣,在摄影角度上也以平实为主,但就在这些所有看似最普通的表现手法上,却使厚重的故事用最大化的真实感凸现出来,在观影的整个过程中,在十一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忽略了所有的导演痕迹与技巧,将着眼点全部放在叙事和人们在困境当中所面临的选择上,这是本片成功的最大优势。

从刚开始导演就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最普通平淡沉闷的公车场景,用了一个简单的固定镜头就把气氛表现得很充分,再接着表现了一个青年在路上等车,镜头快摇过车,再上车,接着是青年与女司机的对话,车继续向前平稳行驶,在真实的冲突矛盾到来之前,这一串平淡的镜头连续反而没有给人无聊之感,是因为这一连串镜头都用得极为干净利落,每个镜头都饱含着一定的信息量,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续变换也特别干脆,中间不掺杂无用的废镜头,在这一连串镜头我们看到:

1.青年上车后,整个车上的气氛的转变,如果说车上原本所有的乘客都算是一层静止的背景的话,那么这个青年上车的一刹那,就立刻让人感受到故事的节奏的突变,一个有“生命”的人上场,故事也即将从这里开始。

2.另外揭示了女司机的人物性格,让观众将视点聚焦在这个女司机身上,表层上,导演给这个人物设计上一个大红色的外套,也是一种凸显的作用,再者青年上车注意她之前照片与现在的对比也在点明女司机这个人物。

接着我们面临故事真正冲突的开始:两个劫匪的出现。其实这两个劫匪出现的效果一下子打破了先前故事的平淡、沉闷之感,这一份平衡完全被立刻打破,但这个劫匪不但劫了整个车上的钱,最后也看中了女司机的相貌,实施强奸。

在女司机被打昏拖出去之后,就紧接着一个青年的特写镜头:他的反应是对车内所有人的“无反应”感到惊讶,接着号召救人未果之后,自己独自出去,准备救回那名女司机,但不仅自己没能救成,反被狠狠地挨了一刀。

接着就是全片个人是一个最好的镜头,也是全片赤裸裸点题的镜头,就是以车外的大远景视角,从远距离用长镜头表现劫匪奸污女司机的全过程以及不远处被刀拉上的青年动弹不得的场景。

我之前有疑问:1.为什么这个镜头不靠在事发地点跟前,用近距离去拍,不是更能体现劫匪的残忍和暴行吗?

2.为什么这要处理成一个长镜头,中间冗长,没有镜头变换?

我个人的思考是,这个镜头旨在以一个冷漠的看客心态来表现整个悲剧的发生过程,这就是影片所要表达的核心重点。其实这个镜头的眼光是平静的,但是又是极端冷漠的,这个镜头的整个过程就是这群看客慢慢丧失良心的过程。

我的另一个思考是,如果这个镜头处理成一群看客在窗前的过肩镜头会不会更好?不是会更加突显这群看客的冷漠感吗?

但其实这也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重要的是,我们在看电影,主体是观众,这个镜头设计的是一个标准的镜头,它不仅是看客的主观镜头,另外也成为了观者的主观镜头,作者的目的是在这个镜头面前,让所有观众都去感受这群悲哀的看客心态。引起我们观者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单单指向一群车内的人。

再之后,影片留下一个巨大的悬念,就是女司机最后为什么要把唯一去救她的那位青年赶下车?

原来是女司机决定要用死亡报复这些冷漠的看客,而让青年下车是对他的善良做出的一种回报和补偿。

在短片的后半段有三个镜头让我难忘:

1.在表现女司机和青年陆续狼狈上车的时候,用的是“过车镜头”,同样是车内人的视角。

2.在表现女司机做最后死亡抉择的时候,镜头对准一个冰冷只会机械摇晃脖子的狗。

3.在表现青年知道获救时,对那一瞬间笑的定格特写。

其实在常人眼里这最后的反应应该是一种莫名的悲哀或者有所觉悟,但事实来讲如果是这种常规设计势必会导致结局的平庸化,对这个笑得特写仅因为它是人物潜意识的第一反应,因为它真实。

这同时又是一种得益的获救姿态,这是当代中国小人物的心理特征,这样就把全片故事映射到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写实感。

这是我个人对这部短片的粗浅理解,其实对于短片这一形式来说,一般都以风格化和精巧情节取胜,而本片却跳出这一定势窠臼,实实在在地讲了一个纪实性的反思题材,同时又不乏精彩和引人深思之处,它用了一个十一分钟的长度创造了让人难忘的精彩。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