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马桶盖现象”击中了中国制造哪些痛点?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 “买!买!买!”的花费至少30亿,尤其“马桶盖几乎处于断货状态”。而这些被中国游客千里迢迢从日本背回来的智能马桶盖竟然是“中国制造”。一只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成了春节里最大的一个笑话,但是还真让我们笑不出来。谁该为“马桶盖日本自由行”脸红?

【雷雨智库】

花巨额差价背回来的电饭煲还没有国产的做饭好吃,150元一斤从日本抢回来的大米居然是咱盘锦产的。反转剧一出接一出的上演,让人们不禁想问,中国制造,到底怎么了?

其实,从日本马桶盖中国造,日本大米居然是盘锦产的来看,中国制造并不落后。但是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没有同步提升,这也是消费者更相信国外产品的原因。出国抢购潮可能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用“会走路的人民币”,表达了对国内市场鱼龙混杂局面的不信任。那么,谁该为日本马桶盖中国造脸红?谁又该对此负起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应有责任?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中国的标准要比日本的“矮”半截?质量标准的内外有别也就罢了,为什么总是中国自己的标准比国际低,难道国人就这么好凑合?其实许多质量上乘的产品,在国内并非难于生产,而是不少厂家都奉行着区别对待的态度。出口到国外的质量上乘,销售于国内者问题频出,如此带来的结果自然是把消费者逼出国门。譬如国产奶粉一度问题频发,但其销往国外的产品合格率都在99%以上。与其说它缘于国外相对严格的产品检测和准入制度,不如说它来自于国内某种低质量生产和监管的惯性。

其次要问的是,中国的马桶盖生产企业都干嘛去了?众所周知,国内的一些生产企业重视的是价格优势,打价格战,而忽略了产品功能的人性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产品服务对象——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和感受。而中国厂家在创意与创新上的短板,恰恰是“一只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之根源。不然,中国消费者怎不去日本买冰箱彩电洗衣机了呢?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马桶盖日本自由行”事件也是在倒逼政府部门提高质量标准和强化市场管理以及构建法治市场。因为只有形成完善健康的法治市场,提升内销产品质量和消费者购买国货的信心,中国游客出国狂扫中国制造“进口商品”的荒诞剧,才不会频频上演。

对于国内的家电生产厂商来说,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在让人尴尬的同时也敲响了警钟。面对当下的挑战,国内商家应该更多的了解国内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认真调查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及人性化功能。再者,也应多与世界同类畅销的产品对比,看到对手的优势与自己的差距。最后,从技术上公关,增加家电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产品质量,关注细节,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人性化的需求。

当下,中国的制造业正在“体力转向脑力”上爬坡,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渐渐丧失了优势,“廉价劳动力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中国制造只有在新的历史阶段寻求捷径,破除瓶颈,逆势上扬,抢占制高点,才不会成为被“温水”马桶盖煮着的“青蛙”。(内容由大数据产业情报平台METIS提供)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