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狼图腾——诚心诚意难诚情之作

狼图腾——诚心诚意难诚情之作文/午召音

看完第一感觉是意犹未尽,看时觉得每次的高潮都是戛然而止,松散的剧情,无力的煽情戏,仅有的大场面,震撼力依旧有限。但我依然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毕竟在国内,这是一部真的用心在拍摄的电影,一部诚心诚意但诚不了原著之情的电影。

时至今日,当年看的小说剧情早已忘的一干二净,毫无印象。我依稀记得我那个时候看得荡气回肠,看得不寒而栗,看得心往神之。我想当年看过这部小说的人,无不被狼群捕食所展现的智慧触动,触动草原狼的绝情与狡猾;无不对人与狼之间的生死搏斗的血淋淋场面感叹,感叹草原人生存的恶劣与顽强。

这是一部难以被搬上银幕的小说,一部难以用映像去完美呈现的小说。当听说它已经在拍摄时,我虽万分期待,但也心有准备。事实上,点映看完,确实如此。

电影的导演是一个外国人,一个擅长拍摄动物纪录片的导演。细腻与美好,生命至上,是他纪录片的特色。这种理念在没有追求突破的情况是一直延续的,无论在那部电影里。所以,不可必然的带入到这部旷世奇书的电影化中。

影片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食物链的尊重上,对大自然的敬畏上。隐隐地阐述着生态平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都没有直面这个主题,或多或少的从浅浅的对话中表现出来。大概跟某些审查有关。这完全偏离了书的主旨。一部写狼,赞狼的小说,最后竟然被改成一部人是如何养了一条向往自由的狼的故事。是的,这部电影的主线就是它。

这不得不让人唏嘘不已。也不怪导演执导水平不够,没有经历过那个混乱时代的人是不会知道文革这个字是多么不能承受之重;没有在草原上真真实实过上几年那样的生活是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草原牧民的敬畏之心。没有感同身受,何来完美呈现!

出发点的偏离,直接导致了小说带来的体验与观影提供的享受不可避免的脱节。这种脱节对于带着期待的观影人是无比的煎熬与阵痛。少数的狼群围猎,你不能直观的感受到狼群的精妙配合,你也感受不到狼群为食物为生存倾尽全力的追逐。而狼的狡诈是,在电影的第一次体现,是用老猎手对陈阵说教式的语言和无数黄羊的冰雕,这一动一静前后的述说很直观的呈现。

这些场面是整部电影为数不多的精彩之处,也是值得你去电影院看的出彩之处。毕竟没有几部动物世界里,有这么多的人类出现,并与之交集不分~然而,无力的画面感,始终给人差一口气的感觉。这或许跟我们没有能直观感受到到狼撕咬猎物的凶狠,狼群是如何调度,猎物生命消逝前悲壮等有关。

但真要如此体现,这可真的会变成一部讲狼的动物记录片了,我想大概观众也不会喜欢了。毕竟是电影,已呈现的场面足以证明了导演拍摄时的用心与诚意。不比某些圈钱的大电影。

而电影的剧情呈现也是比较薄弱的。陈阵与蒙古寡妇的爱情莫非是起源于那惊鸿一瞥——寡妇大战草原狼时不小心漏出白花花的大腿以及寡妇大战时的凶猛劲。杨克这角色完全就是在打酱油,毫无存在感。不对,电影唯一的情色是窦骁倾情奉献——一段羊群中的野合。

我完全不能理解,莫非这是外国人拍电影的特色,或者这是说下乡的人也是有性的追求,讽刺?整部电影通篇都在强调陈阵对小狼的爱。而这爱似乎都是单方面的,我有限的关于小说的记忆里,似乎有小狼对陈阵的爱。

本片反映的另一特色是再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文革。而看点正是一个外国导演是如何呈现文革。事实上,除了开头下乡场面有那个时代的感觉,然后从一些行政命令的发放有时代感外,你再也没有感受到文革的气息,没有感受到下乡知青的使命感。倒是耕牧生活方式对游牧生活方式野蛮的覆盖,有一点点的体现。

不过,那也是蜻蜓点水,适可而止。这种方式的破坏性与危害性,也只是用简单的对话去说明。浓浓的说教式语言,没有一点给人触动的感觉。不过,广阔的草原,镜头下还是不错的,3D下的狼,也是凶狠无比,就算是电影的看点之一吧。

虽然槽点无数,但这部电影依旧值得你去电影院一看。尤其是看过小说的人,无关情怀,只因曾经触动,只因电影要完美呈现,真的很难很难。

稿件来源:读者投稿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书荒(ishuhuang),微信搜索即可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