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轻松|葡萄酒趣闻:干杯竟然是为了确认酒里没毒

你以为知道些葡萄酒大牌就是爱好者了?了解些葡萄品种就是大师了?No!葡萄酒的学问比你想的可要深多了,特别是它丰厚的历史内涵。今天,百科君就跟大家聊聊那些你不知道的葡萄酒轶事,以后在酒桌上又能侃侃而谈啦!

轻松|葡萄酒趣闻:干杯竟然是为了确认酒里没毒

1、古希腊人发明了干杯

“Toast”一词意指“干杯”。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开始用干杯的方式来祝愿朋友身体健康,但实际上,更是为了向他们确定要喝的酒没有毒。当时,干杯成为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方式,比如消除比赛的激烈感、消除隔阂等。因此,它也成为一种主人表示友好的象征,在客人喝酒之前先干为敬再一同畅饮。之后,罗马人把烤面包放入葡萄酒中,效仿希腊人干杯,也能使得一些不好喝的酒变得美味。

2、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酒瓶距今约1700年

轻松|葡萄酒趣闻:干杯竟然是为了确认酒里没毒

据说,1867年,在德国的施派尔(Speyer),人们发现了罗马贵族的坟墓,两座石棺葬着一男一女,其中有16瓶葡萄酒作为陪葬品,但只有一瓶留有液体。这应该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瓶,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325年。

经过对瓶中液体的检测,证实了瓶中确有葡萄酒存在的痕迹。这些液体看起来很像橄榄油,可能是因为为了保护葡萄酒不变化,酿酒师才在葡萄酒表面加少许橄榄油,当做抗氧化的屏障。

3、确实有“恐酒一族”

轻松|葡萄酒趣闻:干杯竟然是为了确认酒里没毒

世界上,有一群讨厌葡萄酒的人,他们看到葡萄酒就感到莫名的恐慌,他们被称为“oenophobia”(患恐酒症的人)。

4、挪威人比哥伦布先来北美,还发现了葡萄树

轻松|葡萄酒趣闻:干杯竟然是为了确认酒里没毒

公元1000年,挪威探险家以列夫•埃里克森(Leif Erikson)来到美国北部沿海地区和加拿大的纽芬兰,在这里发现了很多葡萄树。此外,他的北美发现之旅远比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要早500多年。

1960年,在美国北部接近纽芬兰的地区,发现了相关考古证据,能证实挪威人确实到过北美,也进一步确定了在哥伦布之前,挪威人早就来过此地了。

5、汉莫拉比法典法规之一:不准卖假酒

轻松|葡萄酒趣闻:干杯竟然是为了确认酒里没毒

至今保存完好的汉莫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人的杰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译码文字之一。它可追溯到公元前1745年,包含了282条法规,其中有一条就是任何人贩卖假酒都是违法的,需处以淹死罪。这些法规被写在一块形似食指的岩石上,现在被陈列在巴黎的卢浮宫。

6、不要做“Cork tease”

Cork tease指的是一个对葡萄酒侃侃而谈却总不开瓶的人,想来生活中确实碰到过这种人。既然这么了解葡萄酒,只说不行动难道在掩饰什么?总之,葡萄酒是门大学问,你要搞懂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付诸行动。

7、图特卡蒙法老陪葬的葡萄酒酒标完好

轻松|葡萄酒趣闻:干杯竟然是为了确认酒里没毒

图特卡蒙(Tutankhamun)是3300多年前的第18位埃及法老王,19岁突然去世。1922年,人们发现了他的墓穴,其中还有红葡萄酒。酒瓶上的酒标写着葡萄酒名称、葡萄采摘年份、产地还有葡萄种植者名称,如此具体详细,甚至跟现在有些国家酒标的规定不谋而合。此外,酒瓶中的酒液虽早已蒸发,但西班牙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里面有红葡萄酒的某种酸类物质,证实了酒瓶内确实曾装过红葡萄酒。

来源:红酒百科全书(编译/朱颜,文/DB)

红酒百科全书,酒行业排名第一的新媒体,微信公众号:wikiwine。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