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南通,以文明标注的城市

南通,以文明标注的城市

南通,这座由江潮海浪孕育而生的城市,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近代以来曾开“与世界文明争胜”之开放先河,创造了盛极一时的近代文明。近年来,南通传承了璀璨夺目的近代文明,也书写着现代文明的华彩篇章。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堪称城市称号王冠上最大的明珠。2月2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在北京召开,南通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国仅有5座城市夺得“三连冠”。

“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以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南通,这座以“文明”标注的城市,在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脚踏实地、精彩纷呈、久久为功!

以凡人善举引领社会风气

南通,以文明标注的城市

扶贫济困不留名的“莫文隋”,这个最初的“凡人善举”,激活了城市文明的细胞,如今已形成巨大的“滚雪球”效应,成为南通这座城市的一个重要精神标识。

仅2012年以来,南通就涌现出好党员宋英、磨刀老人吴锦泉、最美富二代周江疆、修车老人胡汉生等一批叫响全国的重大先进典型。在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我市80多人荣登“中国好人榜”,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0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

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为何长盛不衰、久久为功?源自于我们借助崇文厚德的人文底蕴、根基深厚的教育传统,持续性、全方位、多形式地培育良好社会风气。始终把提升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作为建设文明城市的核心任务,以培育、选树、推广、礼遇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为抓手,立足于以点到面,实现从个体到群体、从局部到整体的文明提升。

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通过大力选树宣传“凡人善举”,宣传身边的最美人物、弘扬看得见的最美精神,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结合点,抓住文明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引发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共鸣。全市各行业、单位、村镇、学校、企业等开办道德讲堂3000多个,受众超百万人次。

建立健全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推荐网络体系,群众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第一时间能够通过当地媒体和各种载体得到推广和弘扬;创作歌曲《莫问我是谁》、山歌剧《书记大哥》、话剧《国道边上》、话剧《周江疆》等多个文艺作品,再现典型生动事迹;制作大批公益广告在各类媒体、建筑工地围挡、公交车站、机场码头等高密度刊播,提升典型事迹的知晓率;出台《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南通市道德领域突出事件处置办法》、《江海志愿者礼遇八条》等政策,通过一整套完备的评选、推广、激励机制,鼓励人人积善行德,各领域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以打造品牌形成“森林效应”

南通的文明创建之路,是一条典型引路、彰显特色的成功之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前夕,我市均有重大典型在全国集中宣传报道,这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的。

“规定动作快达标、自选动作创特色”。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选树、推广、放大在建设文明城市过程中涌现的亮点做法,有力带动面上工作的整体提升,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不断向文明城市建设的“南通经验”迈进。

坚持创新载体,虚功实做,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不同人群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以创评“最佳办事环境”“人民满意公务员”“市级机关优秀处室”等为抓手,着力加强机关干部职业道德建设,解决“政德”问题;以诚信建设、版权管理、优质服务等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提高窗口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质量,解决“商德”问题;以创建“无红包医院”等为抓手,着力增强医疗卫生系统的职业道德水平,解决“医德”问题;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建和谐校园为抓手,着力强化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解决“师德”问题;以“难忘教育”“江海小记者团”“谈心屋”及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建设等为抓手,着力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根基。

江海志愿者注册人数从1998年首批的34人发展到近70万人,“爱心邮路”由1条变成了609条,“无红包医院”由1家变成了200余家,“知心奶奶”由1人变成了30多人的一个群体,支教群体由赴云南宁蒗支教的33名教师发展为赴甘肃会宁、新疆库尔勒等地区支教的1000多名教师……

南通,以文明标注的城市

诚信建设制度化取得新进展,刘云山同志专门指示中宣部组织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南通诚信建设工作,我市在全国综治会议和全省交流座谈会上专题介绍工作经验。我市首创的校外教育辅导站、“童声里的中国”系列活动成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靓丽品牌,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李长春、顾秀莲等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

从“盆景”到“花园”,从“独木”到“森林”,一个个道德建设的品牌成为江海大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创建惠民增强动力之源

我市在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坚持以“中央文明委七项重点工作”和“八大环境建设”、共计236条测评指标为导向,以“为民、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注重价值内涵,彰显人文精神,围绕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又加大人文环境软件建设,持续开展思想教育、舆论引导、专项整治等各项工作,不断积蓄和传递社会正能量。

南通,以文明标注的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源在群众需求,重在群众参与,旨在群众满意。把群众发动起来,得民心、适民意、聚民力,成为我市推进现代城市管理、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政治优势。

群众不仅听我们怎么说,更在意我们怎么干。市四套班子21名市领导、21个市级重点部门,分别挂钩联系市区21个街道,包干推进文明创建和环境整治,以身体力行的行动自觉、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果为群众作示范。通州区、崇川区、港闸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领导是长效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挂钩联系重点工作,各领一块、同步推进。领导干部带头抓长效、抓示范、抓落实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

以人为本、创建惠民,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每年都确定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投入的比重均超55%,2014年达到57.2%。紧紧扭住社会影响大、普惠性高、群众需求强烈的项目,坚持不懈,抓出成效。持续推进引江区域供水工程和水环境综合整治,720万城乡居民喝上优质安全的长江水;持续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实现应保尽保;持续推进“菜篮子”工程,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价廉物美的新鲜菜;持续推进交通畅通工程,市区快速路总里程超80公里,市民出行更方便快捷……

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贯穿文明城市建设始终。目前,市区共有21个主要路口设置了遮阳棚54个。2012年-2014年3年间,市区累计升级改造农贸市场37家,改造老旧小区44家,220多个建筑工地实现了扬尘覆盖……这些看得见、摸得着、能享用的一批批项目,促进城市面貌、公共秩序、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提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和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样的文明创建只惠民、不扰民,我们支持”。广大市民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参与率、满意率持续走高。

市民巡访团成员扩充到200名,分成11个组,发挥城市“啄木鸟”精神,以市民眼光审视城市、发现问题、即时交办,有效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惠民创建理念。市长效办常年开通文明创建有奖举报电话,让市民参与创建、支持创建,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广泛开展“文明起步,志愿守护”学驾人员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8万余名新训驾驶人参与文明交通引导活动。志愿服务变“混搭结对”为“精准配对”,“名医师”“名律师”“名教师”“名技师”“名心理咨询师”“文化名家”,将精湛的业务、娴熟的技艺、赤诚的爱心,直接送进社区,送到老百姓身边。崇川区建立208个街坊、897个邻里、858个服务处,这一源自基层的创新实践发展成邻街一体化、邻里街坊建设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新模式。邻里制、街坊制、议事制,彰显群众自发自觉自治的魅力,过去“被管理”变成了参与管理。小区物业管理实行“三位一体”,社区牵头、业主自治、企业尽职。老小区管理物管员、保洁员、治安员、养护员等专业队伍的组建,群享群治的管理服务模式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

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提高群众、普惠群众,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在文明城市建设这个载体中的创造性发挥,是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