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单一性别环境 未必造成性格两极分化

新闻回放: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数量上升,与我们当前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必然联系,中国的青少年性心理发育前移、性行为低龄化的倾向也十分严重。一些家长表示如果孩子能在只有女生的学校进行学习就不会担心这类情况的发生。

首次报道题目《性行为低龄化趋势加重究竟能否避免?》

二次报道题目《多元化教育国内外女子学校打造精英化培养》

近日本报连续刊发的女子学校报道引起了家长的热议,家长纷纷讨论女校的优势,在本报教育平台微信中,不少家长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单一性别环境中的女生对人际交往的态度往往两极分化,要么过分害羞,要么就过分热情,也有家长担心目前同性交往过密的情况。

记者采访了沈阳心理卫生专家以及青少年教育指导师,他们为学生、家长以及学校老师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性格7岁已形成 与人交往时学生应掌握界限

针对家长提出的一些疑问和困惑,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刘长辉表示,学生过分害羞或是过分热情其实与在什么样的学校关系不是特别大,一个人的性格在7岁左右就会形成,青春期的时候会固定下来,热情还是害羞是学生本来的性格,害羞的孩子在男女同校也会一样害羞。

家长不要过分担心同性间交往过密的情况,很多时候家长的阻拦更容易给孩子造成启蒙和叛逆,另外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界限感,在日常与孩子的交往中也要让孩子有一个清晰的界限,这样孩子在与同学和其他人交往中不会越界。

学校的老师在对待学生过程中也要尽量所有人保持同等距离,这样才能言传身教让学生在交往中保持同等距离。而身在女校以及男校的学生在相处中也要把握尺度,除了同学之间的理解、包容、支持,也要有一定的距离。

给单一性别环境学生多创造男女相处机会

还有一些学生家长担心子女在单一性别的男校或女校高中就读,会影响其日后与异性的交往,今后在婚姻方面也会出现问题,孩子过于单纯而容易上当受骗等问题。

国家心理咨询师、父母效能训练师、青少年情商指导师张丽华表示,家长的这些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一定有归属和人际交往的经验,会分享朋友的价值观、人与人相互融合后才能为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家长不应该去担心孩子发生各种问题,而是要去培养孩子的思维独立性,另外女子学校建立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隔绝男女交往,而是要培养女孩独特的修养和气质,不要给女子学校的学生贴标签。

她建议女校不要刻意阻隔学生与校外男生的沟通,可以创造女孩和男孩之间正常的交往,多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 付鸣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