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中国大学生分期贷,一个“拼爹”的伪市场?

对于大学生分期贷款的思考来源与前段时间和朋友的一场争论,让中国大学生超前消费,是对学生家长的一次变相高利贷吗?

朋友的观点如下:中国大学生不同于美国大学生,美国大学生信贷市场发达,主要由于美国大学生必须要背负巨额学费的压力而被迫借款,之后还款也要大量需要打工收入。而中国学生贷款主要用于消费,生活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校园分期贷实际上是变相对家长的“高利贷”。

《新闻周刊》曾发布了一项“2012年最难负担高校排名”。康涅狄格州的圣心大学排名第一,平均学费约5万美元,99%毕业生须偿还学生贷款。今年《智酷调查 | 中国大学生分期网贷真实需求报告》显示,数码产品是我国大学生的主要消费产品,62.2%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分期贷款购买数码设备。

在这种国情下,大学生分期贷款到底是刺激学生消费欲望还是助长了他们乱花钱的生活作风?做大学生分期市场所谓的小额分散实质上转变成了家长“兜底”,大学生稳定的还款来源就是父母给的生活费。同时基于金融的基本规律,还款能力差,借款利率就高,这也让分期贷款的利率居高不下。

虽然市场不同,校园分期贷款倒是可以看做是对信贷消费未来主力军的一场演练和培训。现在看来,一些做大学生消费分期网站都和电商绑定,在平台上售卖各种产品,是消费金融在大学生领域的垂直细分。这解决了大学生群体难办信用卡无法提前消费的难题,同时大学生作为未来消费的生力军,这些平台为未来消费金融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与直接和父母要钱买东西相比,信贷消费也有利于让学生们养成一种消费意识和金钱观,钱并不是源源不断,自己借钱要自己还,而且还要付出利息。他可以选择去打工赚钱的方式为自己的提前消费付出代价。

如何防止大学生不是过度消费?现在只要拿身份证和学生证就可以办分期,这种消费的诱惑还可能引起过度消费,最后又可能导致违约、坏账。当时大学生信用卡被禁,就是学生消费过度,让家庭还款,就变成了家庭问题。

要防止大学生分期重蹈覆辙,还要各大平台在风控上有更稳健的措施,笔者认为在贷前有些工作要做。现在,有的平台通过面签来确定购买者意愿和身份,如果平台之间可以合作,还可以防止重复授信、过度授信状况出现,而消费金融本身对贷款用途做了严格规范;再用信用评估模型再次评估风险,分析用户所在学校的历史逾期数据、用户的购物行为等。但可以在之前就做好信用评估和消费模式的分析,看是过度消费和还是正当需求,在这个分析过后再决定是否放贷。

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更加精细,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植入,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规避风险的必然路径,但客观上有利于规避大学生分期的“拼爹”隐患,贷前规范和贷中、贷后严格管理可以让市场潜力被大大发掘。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