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一元钱的道德

大概半个月之前,我又读了一遍黄仁宇先生生的《万历十五年》,黄先生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命题,大意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因素是我们习惯于用道德来代替数目字。虽然这是我第二遍看这本书,但是对于黄先生的这个命题却始终不能完全的理解。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给我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帮助我理解了何为用道德代替数目字。事情是这样的,云南一团费为1元的低价团接待了一批游客,该团导游陈春燕因不满游客购物少,消费低,在车上对游客大肆辱骂。义正言辞地扛出道德的大旗,斥责游客。

后来这段导游辱骂游客的视频被传到网上,引发舆论热议,导游陈春燕被取消导游资格。有人说,陈春燕骂人不对,但是也有自己的委屈和难处,并由此我中国的导游们叫屈!对此,我并不反对,但是想请持此种观点的人去采访采访东莞从业者,了解一下她们的故事(目下可能不容易找到)。我对这些导游们想说的是,没人逼你做这个行业,既然有那么多的“行规”和无奈,还如此热衷,就说明此中的利润不足为外人道,这个大家都懂,你们不是傻叉,外人也不是脑残.。

有人说,游客明知1元团这样的低价团就是所谓的购物团,你为什么还要参加?对于这种观点,我是严重不能同意的。大家都是普通人,消费的时候谁都想图个便宜,旅游社作为商家难道把游客当作圣人来看待吗?他妈的圣人也不是傻叉,任你们宰割的。大家旅游是为了为了开心,而不是买些垃圾带回去。我听说,参加这种团是有合同的,游客要履行购物的义务,甚至连金额也有规定,既然如此,游客没买够东西,导游或者旅行社为什么不拿出合同来维权呢?恐怕还是自己见不得光。有人说,是游客的这种贪图便宜的心理才催生了旅游业的乱象。

这真是神一样的逻辑,就好像一个厨师说,因为人们不喜欢吃他炒的菜,所以他炒的菜才不好吃。我高中的政治课本上有这样的话,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生产决定消费。如果你不推出那么“贱”的活动,我不知道谁能花1块钱入团。用这种卑劣的方法引人入了团,还要逼人购物,消费额度不够还要辱骂,我也真是日了狗了。

还有人说,旅游局怎么不管管呢?我觉得这算是说到点子上了。黑导游、黑旅行社事件层出不穷,旅游业乱象丛生,旅游局干嘛去了呢?瞎了吗?关于这个事儿,不用我说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带着父母还有姥爷去北京玩。当时为了方便,我在网上找了一个青年旅社,跟团走,去长城那条线。车刚走的时候,导游和颜悦色,给大家讲北京城的历史掌故,游客的心情也都不错。但是好景不长,车刚出了城区,导游就说我们交的团费不够,每个人要补100块钱。这一下大家都蒙了,很多人拒绝交钱,但是导游说:谁不交钱就下车,而且已经交了的团费不退。

因为车已经出了北京城区,游客又都是外地人,大家没办法,只能被迫交钱。导游收钱后面露悦色,并且说,下面不再收钱了。不再收钱的承诺是真的,但是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却被安排去了很多购物的地方。那些购物的地方都在极其偏僻的地方,显然只是为了这些旅游团而生的。开始的几个地方导游也没有强迫游客购物,但是在一个卖烤鸭的地方,导游要求所有游客必须下车,进去购物,并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还威胁游客说,谁不买东西,就不要上车去下一站了。这让我非常不爽,跟那个导游吵了起来,最后我带着父母和姥爷离团。幸得路边一放羊大爷指点,走了不远就找到了公交站,回到市区。

这次经历让我非常不爽,心中愤恨许久。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次新闻报道出现了这样的事儿,都会引起关注。后来我静下心来想想,这个事儿并不简单。比如,拉我们的这个团并不是正规的旅游团,但是却有很多组导游以及很多辆车,按时间每天大概有10组左右。那么问题来了,京城帝都,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这样的坑害游客而且都是外来的游客的团体没人管吗?

比如,那些购物的地方所在极其偏僻,都在山中,是专门为了这些旅行团而设立的,没有别的用途,那么这些地方的存在合理合法吗?显然,谁都知道。这是一整条的利益链,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蛋糕,而那些见不得光的部分,也就会被默许。再说回导游骂人事件。我总感觉,旅行社和导游是在用一块钱来考验游客的道德,最终闹得无法收拾。

导游陈春燕从游客的消费中拿回扣是毋庸置疑的了,所以她的愤怒也就可以理解。但是破口大骂就太过分了,她说游客不知道道德是何物,那我想问问她,在对游客长达4分钟的辱骂过程中,她自己是否知道道德是什么。

你可以说,这活动什么的都是旅游社定的,但你们这些导游也是帮凶。我给这些导游的建议是,你可以愤怒、委屈、抱怨,但是言行不要过分,更不要动辄就抬出道德来说事儿。原因有二,其一:道德大多数的时候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其二,道德这玩意儿,全社会都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