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土陶缸,竹斗笠,酱香浮动。每年入夏起,制酱作坊开始忙碌。在四川合江县先市镇的赤水河畔,酱油酿制作坊在这里沉淀了百年老味道。以黄豆为原料,采用手工酿造,先市酱油具有“酱香浓郁、色泽棕红、体态澄清”等特点,距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于2014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传统酿造的活化石”。

以阳光为舞。由于日照充足,赤水河水白天蒸发升空,夜晚降落在地处半坡的晒露缸,促成微生物酶活力的分解,成为“日晒夜露”绝佳环境。

用时长,其制作过程全用乡土手工。首先浸泡大豆,入甑用武火蒸至均匀熟透,让大豆自然冷却,加面粉均匀拌和,放置百年曲室中进行自然接种制曲,然后移入晒露缸,经过3——5年的日晒夜露,直至酱胚成熟,再转入放置“秋子”(浸出酱汁的竹制用具)的土缸中,用母子酱油浸泡48小时,用竹筒将“秋子”内浸出的酱油反复浇淋酱胚,即可提取成品酱油。

百年味道依旧。经过连续不断的生产,在作坊内形成了多种有益的微生物茵类,制曲发酵提供了方便,生产出的酱油独具风昧。自古以来,先市人就喜食酱味,如酱肉、酱鱼、杂酱面等。到清代,先市清酱发展为“豆油”,古镇居民皆喜自酿酱油,故酱油生产由家庭自酿向作坊酿制发展。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赤水河畔上的酿酱作坊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工人在露天晒场揭开土陶缸的斗笠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揭开土陶缸的斗笠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以黄豆为原料,采用手工酿造,先市酱油具有“酱香浓郁、色泽棕红、体态澄清”等特点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工人在露天晒场查看制酱的土陶缸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工人们在查看土陶缸中酱胚的成熟状况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工人用竹筒浇淋酱胚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棕红色的酱汁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由于日照充足,赤水河水白天蒸发升空,夜晚降落在地处半坡的晒露缸,促成微生物酶活力的分解,成为“日晒夜露”绝佳环境。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工人在给戴斗笠的晒露缸“锄草”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其制作过程全用乡土手工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工人在曲室查看发酵情况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工人在百年老作坊做好制作酱油的准备工作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在赤水河畔上拍摄的戴斗笠的土陶缸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经过连续不断的生产,在作坊内形成了多种有益的微生物茵类,制曲发酵提供了方便,生产出的酱油独具风昧。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赤水河畔上戴斗笠的土陶缸

国家摄影影像时刊《眼睛》第363期:《“非遗”沉淀百年味道》

工人正从140年历史的酱油厂旧址中走出

(版权所有:国家摄影www.unpcn.com)

(备注:除注明外,其它作品版权属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