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非京籍上学难:国际学校是条路子,不贵!

对于很多非京籍人士而言,解决子女在北京的入学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受限于北京的入学政策,有条件有实力的非京籍人士,不得不为子女寻找公办学校之外的其他出路,比如国际课程学校。

最近一段时间,解决女儿凌静在北京的入学问题,已经成为非京籍人士张玉荣一家的头等大事。进入4月,北京市主要城区密集发布了幼升小、小升初政策。相比2014年,各区县在对非京籍学生入学的审核标准上都有了进一步的细化。对此张玉荣一家一直密切关注,在仔细研究了朝阳区教育委员会4月9日发布的《2015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朝阳区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实施细则》(简称《细则》)后,她心情十分焦灼。

根据《细则》,朝阳区非京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除了要满足其他条件外,还要保证父母的“社保应处于正常缴费状态,到2015年5月1日连续缴满6个月以上(含6个月),且至少一方在朝阳区缴纳。”

张玉荣和丈夫的社保缴纳地点均不在朝阳区,这意味着,2015年秋季幼升小的凌静将与朝阳区的公立学校无缘。在对北京的国际课程学校进行了一番细致地考察之后,张玉荣发现,将女儿送到国际课程学校是个不错的选择。

“国际学校”有三种

在中国,人们所说的国际学校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此类学校在招生方面非常明确,仅招收持有外国及港澳台护照的学生,不对大陆籍的学生开放,学校的名称里通常含“国际学校”这几个字。北京的这类学校有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北京哈罗国际学校、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京西国际学校、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等。

第二种学校是公立学校的国际部或国际项目,例如北京四中国际部、人大附中国际部等、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美项目。这类学校有的只接受外国籍学生,有的虽然招收中国籍学生,但不接受非京籍人士就读。

第三种是提供国际课程的私立学校,称为国际课程学校,诸如北京鼎石国际学校、北京王府学校、北京康福外国语学校、北京私立汇佳学校等。这类学校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招生,其生源大部分是中国学生;而在中国学生中,非京籍学生占有较大比重。以王府学校为例,其北京生源为61%,非京籍生源则占39%。

户籍无限制 寄宿制保障师生交流

提供国际课程的私立学校是吸纳非京籍子女就读的主力军。它们除了不设户籍限制,还会向学生提供住宿,实行寄宿制,这对于学生上学是一种极大的便利。当然,寄宿制的校园生活意义远不止于此。

《留学》了解到,北京鼎石国际学校是比较典型的寄宿制学校。该校7-8年级的学生是选择性住宿,9年级及以上的学生会被强制要求住宿,接受从9-12年级四年的住宿生活。

该校的招生主任在家长说明会上提到,之所以实行寄宿制,是希望在9-12年级这个年龄段,给孩子们做一些性格教育,让他们形成一种对建构一个社区的认识,并且教会他们如何跟其他人相处。

在鼎石的教育理念里,一所精英寄宿学校被认为是“家外之家”。宿舍楼是大集体中紧密团结的小社区,每个学生的校内生活由住校教师细心照顾,并由学生生活主任监管和指导。鼎石的教师会与学生同住在校园内,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餐厅、教室、宿舍、活动场所等地方也常常与学生互动交流,保证给予这群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充分的关注和精神指导。

除北京鼎石国际学校外,私立汇佳学校、康福外国语学校、潞河中学国际部等学校均为学生提供住宿。

沉浸式中英双语教育

这些国际课程学校不仅能够随时给予学生生活的照顾,在课程学习上,双语教学的开展,让学生享受完全有别于公办学校、融合中外教育精粹的国际课程体验。这是国际课程学校最为突出的一个优势。

以北京鼎石国际学校为例,该校的小学部采用沉浸式的中英双语教育模式。学前班和1年级的中英文授课的课程比例分别为70%和30%,2-5年级时英文授课的课程比例上升,与中文课程各占一半。

在课程设置上,鼎石的小学部引入了国际小学课程(IPC)。国际小学课程依据年龄段的划分,国际小学课程有三个阶段课程。第一阶段的课程单元针对5-7岁的学生;第二阶段针对7-9岁的学生;第三阶段针对9-12岁的学生。每个课程单元都有一个让学生感兴趣、并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单元的主题将科学、体育、历史、地理、社会学、国际问题、艺术、计算机和设计技术等结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理解力逐步提升。

鼎石的初中项目仍继续沿用小学阶段开始实施的沉浸式中英双语的教学模式。通过渐进式的语言学习模式,学生们将熟练运用中英文,并真正理解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初中部的语言项目中,中英文的教学比重将逐步改变。在6年级和7年级,教学语言的比例为:中文40%,英文60%。在8年级和9年级则调整为中文为30%,英文70%。接受过这样的沉浸式语言教学项目的学生,其思考力、语言表达技巧、认知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相应提升。

在国际课程学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以出国留学为目的。在初中、高中阶段,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加有助于学生获取国际课程文凭。

从小学到高中,一站式国际教育

以康福外国语学校为例,该校除在高中阶段开设学制为3年的美国高中AP课程外,还开设了英国高中A-Level课程,学制也是3年。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学制为2年的IGCSE国际初中课程。北京王府学校的课程体系同样包括了AP课程、A-Level课程和IGCSE国际初中课程。

此外,为了让学生免却了升学阶段转校的诸多麻烦,大部分国际课程学校的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打通。以北京私立汇佳学校为例,学生可以在这所学校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

“在同一个校园里平稳地度过升学阶段,孩子不用折腾,我们也少了很多麻烦。”家长告诉《留学》,在小学升初中或初中升高中阶段换到不同的学校就读,不仅是对已经习惯某种环境的学生的一种心理考验,同时也会造成家庭的一种负担和压力。

非京籍上学难:国际学校是条路子,不贵!

招收非京籍学生部分国际课程学校年级设置1

非京籍上学难:国际学校是条路子,不贵!

招收非京籍学生部分国际课程学校年级设置2

非京籍上学难:国际学校是条路子,不贵!

招收非京籍学生部分国际课程学校年级设置3

初中阶段不出国 在国际课程学校苦练基本功

很多家长在纠结一个问题:到底是让孩子先读国际课程学校,再出国读本科,还是直接出国读中学?对此,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阚凯力主张:“在国内上完初中就把孩子送出去。这时候,孩子对中国的文化和基础知识已经接触的差不多了,又不需要接受高考的折磨,浪费青春。”

但是,康福外国语学校的校长刘煜炎对此并不赞同,“我非常反对在初中阶段就把孩子送出国,这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果简单地从语言学习的优势来讲,初中阶段送出国,可能学语言容易”。

刘煜炎认为,留学并非只是为了学语言,全方位地提高综合能力才是最终目的。12-18岁,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的重要时期,此时如果去了国外,容易被国外文化灌注,于是盲目地认为,“国外的学校教育制度好,国外的社会好,国外的政治制度好,国外的什么都好”,而缺少对本国的政治制度、民族文化的客观评价。

刘煜炎补充道:“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比较卓越,远超中国;但是说到本科阶段以下的基础教育,西方的优势便不如中国。我国的基础教育比较扎实,学生可形成良好的基本功。”

所以,在初高中阶段出国留学,学生就失去了像国内学生一样对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他们来说并不见得是“享受了更好的教育,只是享受了更自由的教育”。况且,从大学录取结果来看,初中直接出国留学的学生,其大学的申请结果并不一定比国内的人好。

当然,自主能力不够强也是家长不宜在初中阶段送孩子出国的理由之一。很多学生缺乏自我管控能力,在受周边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刘煜炎不建议学生在12岁这样的年纪出国留学。“与其出国,不如在中国的国际学校就读,等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认知、身份认知之后再出去。”

鼎石国际学校招生办主任Rachael Beare的说法与此类似。她告诉学生和家长,国外大学的招生官希望招收那些经过本国文化熏陶多年的学生,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能为国外大学带来多元文化。比起初中阶段就将孩子送往国外的想法,在国际课程学校读完中学阶段或许更为理想。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