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P2P仍未定性 监管何时才能出?

P2P仍未定性 监管何时才能出?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而P2P行业尤甚。据央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末,全国共有P2P平台2358家,成交额共计3291亿元。

但受累于行业发展缺乏相关政策法规、P2P机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客户资金安全存在一定隐患等问题,风险不断积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4月30日,正常运营的P2P有1893家,去除之前的部分提现困难的问题平台已恢复运营,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问题平台共615家,即近1/4平台已出现问题。其中,今年前四个月跑路问题平台已超过200家。问题平台的注册资金普遍较低,大部分注册资金都在3000万以下,而且运营时间多在1年以内,还有很多平台刚上线就被曝出停业或者诈骗。

为什么这些跑路的P2P平台,能上线呢?其实原因是法规缺失、监管缺失。2015年之前,P2P行业到底归口哪个部门监管,一直没有确定。直到今年1月,才确定归口到银监会的普惠金融部来管理。

不过,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对于P2P的监管条例至今仍未出台。虽然市场上有多种针对银监会P2P监管规范条例草案的传言流出,不过其政策的正式出台仍未有时间表。

据悉,具体的监管思路有可能会给P2P企业设置一个准入门槛,比如企业注册资金必须达到5000万,也有可能考虑冻结融资方10%融资款作为保证金,以提高P2P的风险保障。不过,具体的数字、比例还没有最后敲定,还需要进一步摸底调查。

P2P仍未定性 监管何时才能出?

前段时间,一位银监会官员透露,其实P2P法规相关草案早就出来了,但是迟迟没有出台,“最早的法规比较严格,要是按照那个执行,能死一大片”。

另有银监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坦言,监管政策迟迟不出台,就是因为银监会对P2P其实还未定性,也就是说,P2P到底是作为一个信用中介进行监管还是一个信息中介进行监管,现在悬而未决。虽然此前银监会要求P2P作为信息中介平台,但是目前行业风险频发,如何定性、如何监管的问题还需要考量。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如若监管得当,更加合规的大企业必然成为最大的受益方,所以,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估计内心都是求监管的。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监管有利于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一部分恶意平台闻风丧胆,选择跑路或停业,这些平台对实体经济有害无利;一部分投资人踩雷损失,对行业而言是一次优胜劣汰的机会。但对于真正经营业务的平台,建议监管要适度,别把平台管死了。”

以宜信为例,今年1月,宜信主动与主流银行共同打造可复制的资金结算监督模式,这个合作就是为了有效降低P2P平台跑路的风险,提高P2P投资理财方式的安全性。

有分析人士指出,P2P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很多问题。监管政策的尽快出台,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迫使运营不规范的平台整改甚至退出。这在初期可能会使行业产生变动,也会影响投资人的信心,但总的来说,对于自律的平台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保证了整个行业的未来。

每一个自律的平台,实际上都期待监管的到来,并且会积极地做出改变,来迎接监管。

金融之家(微信号:JRZJCOM);最新鲜、最全面的金融资讯尽在金融之家!金融大事早知道,您的贴身金融小秘书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