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秋后问斩”与“午门斩首”的起源

喜欢古装剧的朋友,对古代帝王们下令的推秋后问斩和出午门斩首想必不会陌生吧?可是你知道这这其中的由来吗?“秋后问斩”与“午门斩首”的起源

关于秋后问斩,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追溯中国封建统治时期,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而关于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所以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而刑杀、赦免当然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西汉中期儒学董仲舒创造出一套“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因为这时“天地始肃”,杀气已至,便可“申严百刑”,以示所谓“顺天行诛”。东汉章帝元和二年重申:“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秋后问斩”与“午门斩首”的起源

至于午门斩首,那就完完全全是一个误传了。其实,在北京故宫,既没有在午门斩首的记载,也没有在午门斩首的事实,其实“午门斩首”历史上顶多出现在午门被“杖毙”的情况,也就是遭廷杖打死的记载,廷杖”是明代对大臣的酷刑。据记载,“午门杖毙”的情况最多的还是发生在明朝。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正德帝又要出外巡游,大臣们集体阻谏,导致了一场君臣之间的激烈冲突。舒芬等107人,上疏谏止正德帝外出巡游。后来事情闹大,正德皇帝大发淫威,他下令对罚跪的舒芬等107名官员,在午门前实行廷杖。后来又增加了锦衣卫监狱的黄巩等39人,这样,共有146人受廷杖,阙下杖死者11人。

此后,嘉靖三年(1524年),群臣争“大礼议”,又发生午门前大廷杖的悲剧。所谓“大礼仪”是指正德帝死后,没有儿子,堂弟朱厚熜由藩王府入继帝位,年号嘉靖。嘉靖帝一登皇位,就发生了争议新皇帝生父尊号的事件,史书上叫做“大礼议”之争。这场争论,长达三年。丰熙等反对皇帝做法的大臣200余人,在左顺门外跪伏高呼。皇帝派太监宣谕退下,从早到午,硬是不退。皇帝下令抓8人震慑一下。其他大臣,非但不退,反而大哭,声震阙廷。嘉靖帝大怒,命廷杖丰熙等五品以下官员134人,致死17人。

那么为什么后世会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说法呢?一个原因是在封建社会,皇宫是封建权力的象征,是国内的最高政治中心。普通人不可能了解皇宫内的生活以及发生的事情,因而许多有关宫廷方面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兴趣。那些流传下来的宫廷故事,往往夹杂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成份;除此之外,明清一些小说等文学作品的传播,其中就有多处关于推出午门斩首或枭首的情节。后世清代大量的才子佳人小说、公案小说及杂剧之内,关于“推出午门斩首”之说就屡见不鲜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