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悦读 致毕业生:别辜负了人生这场壮游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

就像是荷尔蒙被敞开的瓶盖儿,在这个毕业季的晚上,校园里随处都是朦胧的星光。不能喝酒的嚷着干杯,不敢表白的憋红了脸庞,住在同一楼层的没对过几句话的哥们搭着肩头说苟富贵勿相忘。一切唐突和违和都在这场酝酿已久却又仓皇而至的道别里显得那么自然和可爱。 对于含蓄的国人,情绪上的用力往往宣示着这个人生节点的特别。仿若导演李安所说,“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的放下”,而我们却再也没有机会像这样“好好道别”。 没法忘记我硕士毕业的月台上,哭得耸肩的瞬间,收到轰隆隆开走的火车上发来的信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你会不会跟我一样好奇,该是怎样的一场壮游才不会辜负口感如此浓烈的道别?

先听一个八十五年前的6月开启的故事吧。

1930年夏天,一个名叫潘德明的22岁青年,放弃了他在南京经营的“快活岭”西餐馆,加入了刚刚在《申报》上发表了“立志徒步走向亚洲”宣言的“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他们刚出国境不久到达越南清化时,最初的8人步行团就只剩下了最后加入的潘德明一人。他买了一辆英制“兰翎牌”自行车,在一个小册子的扉页上写下“德明坚决地一往无前,表现我中国国民性于世界,使知我中国是向前的,以谋世界上之荣光。”

悦读 致毕业生:别辜负了人生这场壮游

四十九年后,当一位杂志编辑在一堆即将销毁的废纸里意外的发现这本小册子时,这本盖有571枚各国邮戳,留下了罗斯福、圣雄甘地、尼赫鲁、麦克唐纳等20多位国家元首和全世界1200个团体题词的小册子的主人,已在三年前悄然离开了人世。那段徒步、骑行游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年时光,只能在遗存文件的斑驳中变成一本“潘德明传奇”。 我们能想象:他在西行的沙漠里被强盗撸去全身财物,仅剩下一个罗盘时的害怕惶恐;他在澳洲的山坳里被土著人俘虏,靠着刚学会的毛利语、强忍吞下蛴螬羹和烤蜥蜴才险中逃生时的筋疲力竭;他来到奥运发祥地——奥林匹亚,却得知中国政府因为“没钱”而无法派人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时,在古运动场遗址旁写下“中国人潘德明步行到此”时的失望愤怒;他在印度赶路的夜晚,就着月光写下“力振民族精神,以雪‘病夫’之耻”的家书时,心中奔涌的万丈豪情。

悦读 致毕业生:别辜负了人生这场壮游

我们只知道:在新加坡,华侨巨商胡文虎为他写下“希望全世界的路都印着你脚车的轮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对他说“当你们的国家站立起来,亚洲也将有一个伟大的将来”;在希腊,维尼各罗斯首相从他身上“看到了东方古国的觉醒”;在法国,莱伯朗总统将拿破仑的名言送给他“当中国巨人醒来时,全世界都会震动”;在寓所养病的张学良,在那本毫不起眼却沉若千钧的小册子上挥笔题下了两个字:“壮游”。

悦读 致毕业生:别辜负了人生这场壮游

我也知道,这并不是一个毕业生的故事,而重新崛起的中国也早已让“东亚病夫”的帽子成为沉睡已久的记忆,所谓“壮游”的范畴不经意间从陆地、城市向着极地、深海甚至太空拓展,就连普通人环游世界的梦想也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而变得触手可及。 但值得我们扪心自问的是,跟那年夏天22年岁的潘德明同样年轻的我们,在迈向独立人生的此刻,还有几分像他那样“壮游”的姿态?

千万不要丢掉了壮游的姿态。那种姿态,从不停步于领略自然的风貌,更在于探求社会的真知。从家门走向校门、从校门走向单位门的我们,只有保持壮游的姿态,才不会沉迷于书中的“黄金屋”,才不会畏缩于社会的“大熔炉”,才有勇气去寻觅那些图书馆里永远读不懂的人、探索那些穿着高跟鞋永远走不到的路、感受那些喷着香水永远闻不到的气息、珍惜那些写字楼里永远不会擦肩而过的机会。只有保持壮游的姿态,我们才能读懂中国这本厚薄不均、冷暖不匀的大书,我们才不至于被已知画地为牢、被偏见占满内存、被拥有冲昏头脑,我们才能时刻保持求知的乐趣,在观察不同的人、行为和社会规范的过程中省视自己,让认知的角度更有灵气、分析的逻辑更有底气、判断的标准更接地气、得出的结论更有人气。请牢记,只有在壮游的姿态里,实践的真理才是最生动的存在。 千万不要丢掉了壮游的姿态。一个敢于出发的人,不容易失去最基本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不会不择手段的斤斤计较于自己的得失进退,不会自诩为时代的宠儿而毫不犹豫的将弱者踩在脚下。革命者切•格瓦拉在《革命前夕的摩托车日记》里将他毕业前的一段壮游描述为“不是为了像常规游客那样查找景色怡人的地方拍照留念,而是为了在沿路的每一个拐弯处体验民生疾苦,并探寻这些疾苦的源头,这是一种社会考察。”你看,这种壮游的姿态,哪里是流浪漂泊,他是胸怀大志的观察与积淀,他是心怀大爱的等待与凝聚。只有这种壮游的姿态,你的优秀与成功才不会成为社会的大格局里一个突兀、刺眼的光斑,而是一束暖人心窝的光芒。请牢记,只有在壮游的姿态里,磅礴的大我才是最深沉的力量。 千万不要丢掉了壮游的姿态。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我们似乎看惯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看惯了火线提拔的年轻干部、看惯了一夜暴富的亿万富翁,我们误以为这样的速度是社会的常态,这样的高度是人生的应然。此时此刻,也许只有壮游的姿态才能告诉我们,不要盲目的为了更快而选择捷径,不要盲目的为了更高而忘了初心。人生这段旅程,不是每个人、更不是每个阶段都能选择飞机高铁,徒步和骑行才是旅程的主体,“事与愿违”才是人生的常态。别着急,我们慢慢会发现,生活给人最大的启示是,当大多数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时,那些能幸免的人,要么是为梦想而从不妥协,要么是从未把终点当做出发的唯一目标。年轻人,在人生这场壮游里,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请牢记,只有在壮游的姿态里,得失的淡泊才是最持久的生命力。 好了。回到开头那个用力的道别。我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好奇,只是期待,期待再次见到你时,甭管是功成名就还是碌碌无为,甭管是清贫淡泊还是富贵有业,你至少没有被生活的琐碎消磨太多光彩,没有被世界的平庸消解掉全部的雄心,你至少是快乐的、饱满的、鲜亮的,至少是没有辜负那,人生这场壮游!毕业快乐! (作者:杨子强 全国学联执行主席、人大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征 集共青团中央微博、微信长期开设#团青微言#专栏,接收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投稿,内容可涉及学习体会、时事述评、工作思考、读书笔记、生活随感等各方面,欢迎关注支持!投稿请发至tuanqingweiyan@163.com,并附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在这里,激荡理想,分享思想,共话青春!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分享团宣传视频。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