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新风尚

url:http://jnrb.e23.cn/shtml/jinrb/20150622/1452339.shtml,id:0 婚丧嫁娶是人生中的大事,而在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大操大办的陋习。从2000年前后至今,在统一村民办理红白事的规模和花费数额方面,商河县龙桑寺镇刘集村的红白理事会“功不可没”,红白理事会的“上任”在遏制不良攀比之风的同时,也推动着乡风变得愈加文明。

无论贫富办丧事全村统一标准

在刘集村,不少村民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办丧事的情形记忆犹新。老人去世后,丧事至少持续3天。3天中,亲人们要扎灵棚、雇请鼓乐队,每天还得摆上十几桌酒席。办完丧事后,每家的花费从1万元到1.5万元不等。据刘集村村支书刘官君回忆,当时村民的平均年收入不过才几千元。

2000年前后,以各生产小组为单位,刘集村在村里成立了5个红白理事会,成员包括老党员、老干部和推举出来的群众代表。根据村中实际,红白理事会制定统一的红白事标准,婚丧嫁娶也由红白理事会成员统一安排操办。根据新的标准,老人去世后丧期由3天缩减为1天;村民不购置花圈、不雇吹鼓手,只使用音响播放哀乐;逝者火化后也不再购买棺材,而是将骨灰放进村中2009年修建的祠堂中。

对于红白理事会的成员,刘集村有着严格的约束,严禁他们“吃请”。刘官君介绍说,之前出于攀比心理,有不少村民觉得在丧事上花费少就“没面子”,甚至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而现在无论家中贫富,全村都是统一标准,办一场丧事只需要2500元左右,大大减轻了村民的负担。

婚礼“瘦身”新婚夫妻日子更红火

今年4月,23岁的刘集村村民刘振华和妻子举行了婚礼。妻子家在外地,婚礼当天,她的父母等至亲共同租了一辆车来到刘集村。婚礼的热闹吸引了不少村民,但没人前去给他送礼金,这种做法正源自村中红白理事会对于办婚事的规定。早前,在刘集村办次婚事也需要3天时间。第一天举行婚礼,之后两天要分别迎接和送走女方家人。酒席少说也得摆上十几桌,多的能达到三四十桌,一场婚礼办下来至少要花两三万元。而现在,根据红白理事会的标准,村中有新人结婚时,新婚妻子和父母将同一天前来,男方家庭基本只招待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婚礼的规模一下就缩小了。

刘振华粗略计算了一下,婚礼当天自己只摆了几桌酒席,整个婚礼的花销不到一万元。婚礼虽办得节俭,他婚后的日子却过得挺红火,在他的新居中,空调、电脑、彩电等家电一应俱全,如今他正在和妻子商量着继续外出打工,让日子更加宽裕。文明提升争当“五星户”成时尚

当婚丧嫁娶的习俗在潜移默化间逐渐改变时,在刘集村,文明程度的提升也通过其他方面表现了出来。

2009年起,刘集村陆续建成了村级文化广场,并配备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娱乐健身器材等设施;2010年,刘集村又建起了农家书屋,这个有着3000多册图书的书屋正成为村民学习文化知识的好去处。近年来,刘集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卫生公约、道德规范等,还先后进行了“五星级文明户”、“善行义举四德榜”等一系列评比。据刘官君介绍,全村252户居民家庭目前都是“星级文明户”,但获得“五星”荣誉的家庭仅有三成左右,因此,争当“五星级文明户”正成为刘集村的新时尚。(本报记者王宝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