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元代发现北洋航道 一条航道背后的漕运文化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自贸区花落滨海新区,再次让海河入海口这片区域升温。邮轮母港、东疆港融资租赁、“空海联运”……一系列炙手可热的概念,彰显着作为自贸区核心板块的天津港的价值。天津港口贸易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常识告诉我们,要了解一个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我们了解它的由来。据专家考证,天津港紧靠作为海河入海口的大沽口,背后是我国南北七百多年的海洋漕运历史。让我们一起来趟穿越时空之旅,从中了解滨海海运文化的历史流变。

一条使用七百多年的航道

说起海运,首要的就是航道。历史上,受生产工具条件的限制,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条成熟的航道往往需要人类付出血的代价。“北洋航道”就是这样的一条航道,从元代使用至今,已经有七百多年历史,至今仍是我国南北海运的一条重要通道。而它的发现要归功于元代的朱清、张瑄、殷明略等人。

滨海新区地方史学者李学韩介绍,漕运原指水上运输,凡以船载运物资都称为漕运,后来演变为专指运送粮食。

我国漕运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元朝蒙古族入中原,定都大都(北京),北方人口大增,所需粮食要依赖南方运来,原漕运主要航道是隋唐大运河,因连年战火,缺少疏浚,多处於塞,水路不畅。沿河又有宋军余部不断骚扰,难保漕运安全,元朝廷开始组织海运漕粮,南北漕运兴旺起来。

时势造“英雄”。统治者的需要,使得海盗朱清、张瑄成为首开南北海路的人。朱清,宋末崇明西沙人,与嘉定人张瑄结为兄弟,勾结了一批无赖之徒在长江口崇明岛一带海上抢劫,成了宋代有名的海盗,在打劫生涯中熟悉了南北海道。元朝蒙古族入侵,朱、张携众数千,率海舶五百艘到胶州降元。忽必烈授朱清、张瑄为管库千户,成为元水军的重要一员。至元十三年(1276年),南宋灭亡。朱清受命将所得南宋官府的礼器、仪仗、书籍、江南诸郡精印的书版以及金玉财帛,自崇明州从海路到大沽口,安全地运抵京师,首开了长江口至大沽口的海路,他成了从海路到达大沽口的第一人,深受元廷赏识,被提升为武略将军佩金符。

李学韩介绍,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廷再命朱清在上海建造平底海船60艘,大船可载千石,小船可载300石,共载粮食四万六千石。自刘家港起航,进入渤海,抵大沽口。

他们深秋起航,正遇连刮西北风,艰难地航行了数月,次年才到达,损失漕粮4千石。但这次航行开辟了从海上漕运航道。这条航道自平江府刘家港到达大沽口,全程6000多公里,耗时两个多月。航道上多处浅滩沙礁,险象环生,海难事故不断。至元三十年(1293年)海运千户殷明略开辟第三条航线,开航即绕过崇明岛北沙滩,向东进入黑水洋,再北上直取成山头,进入渤海。航程加长,但可利用终年西南方向暖流,顺风顺流,航速加快,约十日可抵大沽口,航期大为缩短。原来是一年一运,后增至一年两运。运量最高时,一年漕运米粮达三百五十二万余石,漕运粮船多达一千七百余艘。随着漕船增多航线繁忙,船工在易出事故的险滩危崖上,白天立旗缨,夜里悬大灯。这就是我国北方沿海的早期航标。这条航道以后被称为北洋航道,直到现在仍在使用,已经七百多年。

滨海新区漕运文化遗迹

茫茫大海,变幻无常。时而碧波万顷,转瞬波浪滔天。自长江口到大沽口海路上,浅海沙滩,海况复杂,遍布流动沙礁,原是可通行的航道,会忽然变成浅滩,船只极易搁浅。一旦搁浅寸步难移,只有等到大潮才能驶出险境。不然困在无边沙滩上,全船人员就要坐以待毙。船驶到山东海域,沿海山崖连绵,暗礁丛生,稍有不慎,就会触礁沉没。当时船以风为动力,无风寸步难行。遇上大风,大海咆哮,船只随时有可能被狂风大浪打翻。若遇逆风,只能抛锚停泊,不进则退,或者在海面上迂回,几天难得前进一步。据史料记载,1282年至1291年9年中海运漕粮损失严重达9%,最严重的一年为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承运漕粮57万石,损失14万石,达25%,最少的一年为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承运漕粮四十万石,损失两千三百四十五石,还达0.6%。随着这些粮食沉入大海的,还有不知多少鲜活的生命。

粮食海运到大沽口要付出巨大代价。人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显得软弱无能,船员们只能祈求神灵保佑,凡漕运口岸大都建造庙宇,供奉神灵,登船出发先要磕头上香,庙中香火兴旺,形成风俗,成为漕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海神庙是天津滨海人共有的传统记忆。塘沽本地也流传着许多与海神庙相关的故事,比如海神为报当地居民救助之恩,入海为渔民赶来肥美的鱼虾。比如,康熙从此处运救济粮,三日顺风顺水直达东北灾区,于是敕建海神庙;作为皇家庙宇,它规模浩大,气派庄严。但海神庙更多地寄托着海员们对平安的企盼,出海前拜谒海神庙,是许多人的共同行为。

不仅如此,它还给外来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人斯当东曾任英国副使,陪伴特使马嘎尔尼拜谒乾隆。他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的一章这样描述海神庙:“大沽近海,因此要供奉海神。庙里供奉的神名东海王。庙内有几个非常漂亮的瓷制神像。这位中国海王的神像坐在大浪上面,态度严肃而安祥。他手里没有镇压海底群魔的三叉戟。他一手拿着一个磁针,一手拿着一个海豚,表明海里生灵俱受他的管辖。神像胡须散乱,表情激动。神像上的磁针表明中国人把磁石的知识同神话结合起来,而且很早就把它应用到航海上面去。”

一条航道,承载了中国南北漕运七百多年的历史,并在它的港口码头形成了独特的漕运文化。而它在天津的码头,沿海河从上游往下游,三易地点:从元代三岔河口,到1860年以后的紫竹林,以及1890年以后大沽口河港码头,直至1942年的新港海运码头。

遵循货物运输快捷、倒驳便利的效率原则,北洋航道彰显着它的生命力,而天津港在政策创新的驱动下也正再次焕发青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