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从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有意混淆社会看中国当下教育

近日,位于中国四川的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消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其中还包括不少旅居海外的学生学者。余冀文谈了谈他对这件事的看法。

中国教育部于2015年4月28日发布《教发函2015-66号》文件,同意位于四川泸州的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因为该名雷同于位于四川成都的百年名校“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简称川医/华西),这件事引起旅居海外的川医/华西毕业的学生学者强烈不满,为此集体上书呼吁教育部撤回成命,取消泸州医学院的更名。

从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有意混淆社会看中国当下教育

给教育部袁贵仁部长的公开信

从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有意混淆社会看中国当下教育

四川医学院正门(1984年)

川医/华西的前身是华西协合大学,是四川乃至西南最早按国际公认标准建立的大学。学校于1910年3月11日开学,第一班有100多名学生。1924年 开始招收女学生,成为四川女子高等教育的开端,也率先在西部实现了男女合校。1927年 医牙合并为八年制医牙学院。1951年中国人民政府收回华西协合大学,将学校定名为华西大学。1953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医学院。1985年,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校再次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华西与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合并,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6个,硕士点71个,博士点55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A类)9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来源:百度百科)

泸州医学院(简称泸医)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川南医士学校,后更名为四川省第二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并更名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再次升格为四年制本科泸州医学院。至2015年该校设有12个院系共25个本科专业,目前拥有在职教职工5000余人,正高职称教师297人,副高职称教师543人,硕士点46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来源:百度百科)

泸医改名“四川医科大学”后采用的英文校名“Sichuan Medical University”,与川医/华西并入四川大学前旧称“四川医学院”的英文名“Sichuan Medical College"相似度极高; Sichuan Medical College是美国外国医学生教育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Students)公布的四川医学院英文校名。而在2009年建立的“中国最佳教育网”(www.besteducationinchina.com)上介绍川医/华西英文校名就是“SichuanMedical University”,和泸医更名后采用的英文名完全相同。加上泸医更名后设计的新校徽也蓄意模仿川医,这样就人为地造成两个真假难辨的“川医”。真川医是中国排名前五的医科名校,而假“川医”泸医却是排名200开外的地域性医科院校。这样一来,泸医通过改名捷径混淆为名校的目的不辩自明。

川医/华西校友2015年5月12日给中国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寄去的呼吁撤销更名的公开信的部分内容先后在加拿大《星岛日报》和《世界日报》新闻网刊登,接着《南方周末》,《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国新闻网,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和《中国科学报》各大报纸相继报道此事,引起网上热议。事实上,早在2014年6月3日,川大就回复泸医《关于恳请四川大学为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给予证明函》的信中,已经表达不同意给予更名证明。今年6月9日,四川大学又正式向教育部发函,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认为更名后“对四川大学及其医学学科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对四川大学海外医学院校友的学历认定和执业等带来巨大影响,也会对四川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信息交流带来很大混乱和不便,也将直接损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可是在泸州市政府,四川省政府的推动下,教育部不明就里,居然批准了泸医的更名申请。

中国高校自1903年以来有六次更名高潮(搜狐教育://learning.sohu.com/s2012/university/)。以往几次大学更名是由于国内环境巨大改变而驱使学校改名,如洋务运动,中日战争,私立大学改造等。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为了加强中国高等教育推行“211工程”,使高等教育能够尽快“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是在中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学校合并和更名高潮,而很多时候更名是与学校的实际利益相关的。为了“图资源,图生源,图政绩“, 改一个响亮点的校名来提高学校的行政级别,从而忽悠学生,增加收入。因此,不少学校校领导把在自己任期内,让学校升格更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任期最大政绩”(东方卫视2016年6月19日电视报道)。仅在2015年年初,中国就有32所高校更名申请获得教育部批准,其中9所学院升级为大学。

首先中国的大学是行政机构,就有一定的行政管理和级别,而行政化的最大弊端就是官僚主义。这样的大学更名完全就是行政意图,不考虑民意,大学也在争名逐利中失去自我。其次中国教育产业化,地方政府把当地大学大会当成拉动地方经济的工具,于是大学向“高大上”更名会受到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比如这次泸州医学院更名川医大就是得到泸州市政府的强力支持。在发达国家,大学更名却是学校的大事,需要得到教师会、学生会的同意,还要通过大学理事会的审批。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的大学更着重其办学精神,尊重自己的历史和特色,比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总计超过100位,可至今没称其为大学(University)。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自1769年创建以来,坚持自称学院(College),强调自己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和对古典学科的推崇。香港大学的梓湉先生认为:校名应该是一个大学隐形资产。而我国不太重视这种隐形资产的保护,而秉持着功利主义,校名改来改去,使得一些学校有了可趁之机,窃用与名校“相似”的校名,迅速提升自己,来混淆考生、家长,本质上是一种侵权和欺诈,是一种失德行为。

泸医更名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在无关提升教育品质的同时也毁灭了“泸州医学院”这个在中国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学品牌。它像一滴水珠,折射出当今中国教育制度的某些弊端。如今教育部未作充分调查而允许泸医更名,而川大提出行政复议反对,泸医也不甘心更名失败,那么教育部究竟会怎么办?为了脸面维持更名,还是果断地取消泸医更名?人们拭目以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