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万吨废旧农膜的华丽转身——通渭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纪略

位于通渭温泉向北5公里处的第三铺乡万岔村,环山而居,绿色四围。今年雨水多,地膜玉米长势喜人。尤其让村民津津乐道的是,多年困扰百姓形成污染的废旧农膜,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宋咀社村民王成一家,收集的地边废旧农膜,在村上设置的回收点上换回3捆新地膜,价值近400元。万岔村党支部书记万怀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4年,万岔村废旧农膜回收36吨,村民增收12960元。万岔村是通渭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通渭县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紧盯创建全国现代旱作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走出了“修梯田-调结构-搞养殖-建沼气-肥还田-再种植”的旱作循环农业发展路子。201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0年、2012年、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全县推广全覆膜102万亩。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大量废旧农膜造成的污染问题也开始凸现。为此,该县坚持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着力构建行政推动、政策扶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有效促进了废旧农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2009年以来,全县累计回收利用废旧农膜1.96万吨、回收利用率达67%。其中,今年已回收4700吨、回收利用率达82%。这是一项关乎农业能否持续发展、美丽乡村能否顺利建设的大事,也是为民利民的德政工程。那么,通渭县是如何强力推动这项工作的?

坚持一个原则,建立三项机制

该县始终坚持政府推动这一原则,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建立领导责任机制。该县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并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负责制。各乡镇也建立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包村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包区域、包地块、包路段的责任制,将工作责任靠实到每一位干部身上。特别是《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实施后,该县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并对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对农膜监管者、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回收者的责任作了进一步明确,形成了责任链条;建立考核机制。将废旧农膜回收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一并纳入县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进行考核,按覆膜面积、农膜使用量给乡镇分解下达回收任务,并制定了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建立督查机制。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同安排、同检查,该县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各乡镇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开展专项巡回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实行“一周一评比、半月一小结”制度,有效促进了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

找准一个突破口,做到三个结合

坚持把宣传动员作为突破口,让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意义。该县做到三个结合:把废旧农膜回收与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示范区项目培训、召开群众会议、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宣讲等形式,给群众讲道理、摆事实、算效益账,大力宣传《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以及废旧农膜的社会危害性和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广泛动员群众大力回收废旧农膜、清理村庄垃圾和渠道淤泥,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把废旧农膜回收和农技推广应用相结合。大力推广一膜两用、适时揭膜等技术,并大力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其他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农用地膜,切实解决了超薄农膜易破碎、不宜捡拾和回收利用难度大的突出问题;把集中回收和建网点相结合。在县城设立废旧地膜回收总站,各乡镇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站27个,各村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点332个,形成了县有回收企业、乡镇有回收站、村有回收点的回收网络,有效促进了废旧地膜回收。

采取三项措施,实现一个目标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最终实现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首先,大力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近年来,针对废旧地膜回收价格低,农村固定回收点少,造成群众捡拾地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县上先后扶持宏鑫农业科技公司、昱晖新材料公司建成了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和造粒生产线,并培育了旺学塑料加工公司、通兴塑料生产公司、瑞通塑料加工公司、翻梅废旧地膜收购加工厂4户初加工企业,使全县废旧农膜年回收利用能力达到5000吨,确保了废旧农膜完全得到回收利用。其次,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保护农民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县上制定了废旧农膜每方120元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确定了宏鑫、昱晖两家定点回收企业在各乡镇建立回收网点统一回收。县财政按照回收量直接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进行补贴,2011年以来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51万元。同时,由乡镇政府对向回收网点交售废旧农膜的农户,按照每吨100元的标准给予运输补贴,补贴资金由县财政根据年终考核结果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拨付。第三是加大农机具补贴,促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把残膜捡拾机作为农机推广的重点机械,给予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快农机具购进和推广使用步伐,已推广残膜捡拾机34台,提高了废旧农膜捡拾效率。

开展多种废物利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该县坚持把产业开发、沼气建设和生态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走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种养加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子。按照“农膜生产-全膜种植-废膜回收利用”和“全膜种植-发展养殖-建设沼气-沼肥还田”等模式,综合开发利用废旧地膜、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解决农业资源浪费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快推进农产品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化。目前,全县牛存栏达6.95万头、羊存栏达41.51万只,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2.1万眼,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现代旱作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位于县城东川工业园区的宏鑫农业科技公司,是一家省级优秀民营企业。企业的生产线上,收集来的废膜经过清洗,加工,制成了崭新的各色地膜大棚膜系列,还有管材等。这个企业通过采用国外技术和供给式采购方式,引导全民参与,实现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三赢”现代农业经济。像这样的惠民企业,通渭已有4家。(定西日报/记者 王煜章 庞永来)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