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恶搞花木兰得道歉?反应不要太过度!

7月18日18点21分,贾玲就在电视节目中恶搞花木兰的表演道歉,称“由于我的无知和疏于学习演绎了花木兰这个作品。经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花木兰是受人尊敬的巾帼英雄,显然拿她来演绎成一个喜剧作品是不合时宜的,也是有违公众审美习惯的”。

恶搞花木兰得道歉?反应不要太过度!看了贾玲的道歉信,不明白她为什么要道歉。

6月27日,贾玲版的《木兰从军》播出后,“花木兰家乡”河南省虞城县不高兴了,声讨贾玲颠覆了花木兰聪慧、孝顺、刚毅、勇敢的英雄形象。接着,另一个自称“木兰故里”的地方武汉黄陂,也不高兴了,批评贾玲丑化花木兰。随同两处“木兰故里”加入挞伐大军的,还有主流媒体和众多网友。

武汉黄陂称: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花木兰的动人故事和传说,就发生在黄陂。河南虞城称:据我们多年来研究成果证实,木兰是我国历史上北魏时期一名真实的英雄人物。两地所持何种“证据”皆没有公布,我对此充满好奇和期待,当然也有不少怀疑。

恶搞花木兰得道歉?反应不要太过度!我们熟知花木兰,源自北朝民歌《木兰辞》。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说到底花木兰是一个文学形象。我的阅读范围比较窄,目前还没有看到严谨论证花木兰真实性的文章或书籍,也没有看到相关的遗物遗迹,如果有,还望诸位赐教。

大众所认识的花木兰,无疑就是一个文学人物。既然是文学人物,本身就是虚构的创作,哪里存在丑化、恶搞的问题?如果有人认为有,只能说此人入戏太深,把文学与真实混为一谈。

文学形象通过戏剧、影视等手段,接受门槛低,更易深入人心。如果说贾玲有什么错,那也正是她触犯了大众心中对花木兰的“刻板印象”,从而引发众怒。

虞城的专家说,贾玲“亵渎了英雄形象,更践踏了民族美德”、“损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这话说重了,反应过度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精神,绝不会因为贾玲的一个喜剧而失色,否则显得我们的文化血脉也太脆弱了。

恶搞花木兰得道歉?反应不要太过度!贾玲因为对文学形象进行再创作而道歉,也算是一道文化奇景。在这一股要求贾玲道歉的声浪中,我隐约感到我们的文学观、历史观是多么混乱!众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虚构的花木兰,捍卫“英雄形象”和“民族美德”,那么,大家该以什么态度对待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呢?

举例而言,抗日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其中涌现出的英雄形象以及英雄人物所体现出的民族美德无疑更为真实可感。可是当“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石头炸飞机”、“少女全裸敬礼”等抗日神剧一波一波向我们袭来,有谁要求导演、编剧、演员站出来道歉了?有谁像维护花木兰的文学形象一样执着地维护抗日军民的真实形象?有,但显然不像要求贾玲道歉的声势那样浩大,大多数人还不是一笑了之?

了解历史事实,需要人们下苦功夫去学习,通过长期积累而习得。这就是了相当的难度,所以众多国人往往对民族的历史一脑子浆糊,对历史细节更是漠然无知。这导致他们只维护他们熟知的,不管这个对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另外,贾玲道歉背后,现实利益因素若隐若现。虞城和黄陂两地还指望花木兰创收呢!贾玲把人物形象搞负面了,还有谁愿意来旅游消费?此事也从侧面说明花木兰形象的虚构性,反正查无实据,你说花木兰是你老乡,我也能说花木兰是我老乡,彼此都不能拿出确证推翻对方。

开发商将一座又一座历史建筑拆掉,没有人愤怒声讨;编剧对真实历史胡乱改编改写,没有人愤怒声讨;别有用心的人刻意避讳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没有人愤怒声讨;半吊子历史学家不顾史实歪曲评价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没有人愤怒声讨……贾玲搞了个“木兰啃烧鸡”,你们都愤怒声讨了。这是个什么社会!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