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广丰沙田镇“党支部+协会”拓展服务群众载体

中国网7月28日江西讯(林宇 祝增喜 报道)农村党支部如何有效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党建工程,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党建品牌?沙田镇沙溪村先行先试,通过推行“党支部+协会”的党建模式,不断拓展、延伸、下沉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党支部+协会”的服务群众党建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村党支部的核心引领,成立多个村内公益事务协会,广泛依靠和发动群众参与村内公益事务管理、服务、监督,在服务群众中实现“村两委”与“村协会”的相互融通、互动共振、互为监督、共同提升。

公益事务协会 :农民自我服务的大胆尝试

沙溪村14组60多户村民这几年过上好日子了,盼望有路灯,他们想自筹资金安装路灯。经过努力,组里50多盏路灯点亮了。可路灯的后续管理是个大问题,路灯坏了怎么办?组里的党员、群众一起商议:成立路灯协会,管护组里的路灯工程。就这样,6名热心的协会成员就当上路灯管护的“服务员”。

“50多盏路灯,一个月电费只花了110元。晚上10点后,村民基本上休息了,我们就关掉路灯。”精打细算的路灯协会会长、今年77岁的退休教师祝文茂说,“安装路灯的资金大部分是村民自筹以及创业成功人士捐资的,协会有责任管护好这个公益事务。”

有了路灯协会的成功运行,相继,沙溪村又出现了清洁工程协会、森林防火协会、水利协会、老年文化协会、马家柚协会……

“沙溪村有许多乡村旅游资源,比如愚公洞、明显寺、祝氏宗祠、古戏台,还有,我们村8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有90多个,是个名副其实的长寿村,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在这方面做些文章,比如,成立乡村旅游协会,成立长寿文化研究协会,让公益协会成为沙溪村的一大特色,让协会在服务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村党支部书记廖井水说,“党支部+协会,这样的模式,可以充分依靠、发动群众参与村内事务管理,是一种很好的党群互动平台。”

党支部+协会 :基层党建的有益探索

在村党支部的组织引领下,把村级公益事务交给群众,让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这种“党支部+协会”的党建模式,是对省委提出的“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的创新探索和实践。公益协会直接连通群众,协会成员都是村里骨干村民,是“领头”人组成的社会组织,而且,依托村里的骨干力量,比如党支部成员、党小组长、村民组长、有威望的村民,等等,这些力量相互融通、互动共振、互相激励、互相监督、群策群力,一个村里的正能量就会慢慢凝聚,久而久之,这种正能量就会蔓延开来,并化作“治村理政”的强大而持续的动力源。

“几年前村里的自来水引水工程,总投资85万,他们把这一工程交给村里的水利协会管理,所有的资金进入协会账户,由协会负责日常施工。由于自始至终参与了工程建设,工程资金流水一清二楚,群众通过协会成员知道了这85万资金是怎么用的,心里就有了本明白账,村两委自然就拥有了‘清白身’。所以,通过协会参与公益事务管理,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打造廉洁透明、干净干事的村两委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沙溪村支部书记廖井水深有体会地说道。

谈到强基,廖井水说,上个月,他们组织了一次村民小组长的海选,非常成功。沙溪村4800多人口,1100多户,原来10个自然村设置了21个村民小组,对此,他们决定对村民小组进行“消肿”。

“欢送21名老村民组长退休、重新进行村民组长海选,把原来21个村民小组精简成现在的9个。对村民小组做这样的‘消肿’,目的就是强基层‘筋骨’,把有威信、能干事、会干事、能办事的村民骨干充实到村民小组组长岗位上,以夯实村级基层组织基础。”廖井水如此概述精简村民小组的初衷。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