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冀州北小庄村:菜秧上结出“金元宝”

盛夏时节,农民在玉米地里忙着除草打药的时候,衡水市冀州码头李镇北小庄村的街道上却热闹了起来,十几辆外地的蔬菜货运车把并不宽敞的街道堵得严严实实,菜农们欢欢喜喜地把一筐筐大棚菜搬上车,微微泛红的新鲜西红柿整齐地码在蔬菜篓里,很是喜人。

远处的农地里,除了一些边角地带种植了粮食作物,大面积的农田全部搭起了蔬菜大棚。该村123户人家,共拥有大棚545亩,平均每人高达1.2亩。大棚里,西红柿正值盛果期,一米多高的植株上,挂满了一簇簇青白色的西红柿。虽然菜农们已经把成熟的西红柿都摘走了,但还能在叶子下面隐约看到两个粉嘟嘟的“漏网之鱼”。“现在西红柿的销量不错,全村每天的交易量能超过8万斤。”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根元介绍说,脸上堆满了喜悦之情。

早在十几年前,该村就开始种植大棚蔬菜了。为了进一步提高种植规模和质量,该村于2010年成立了根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运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以该市农牧局专家为技术依托,通过科技示范、科技推广、科技培训、能人带动的模式,不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学种植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共组织实用技术培训20余次,受益群众超过400人。

此外,该合作社非常重视首尾的栽植和销售环节。他们在种植之初为菜农们统一购买蔬菜植株、化肥等生产资料,从源头上保证种植质量。临近收获季节,该合作社及时邀请有业务往来的批发商来村采购,并通过网络、手机等渠道发布销售信息,广开渠道。丰富的种植经验、过硬的蔬菜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了不少蔬菜经销商的信任和青睐。目前,该村生产的绿色无污染蔬菜已经销售至石家庄、衡水、宁晋、南宫、晋州等多个县市。

今年,经过合作社的积极争取,该村所有大棚全部实施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新技术。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在减少水分蒸发的同时,肥料可以通过滴灌管道直接作用于作物根部。与之前的大水漫灌相比,该技术节水率可达70%以上,并有效避免了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结,同时“水肥一体”的施肥模式,使化肥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仅此一项年可节约成本30%,带动农民增收近千元。

种植大棚蔬菜让北小庄的村民尝到了甜头,蔬菜品种逐渐扩展到茴香、菠菜、西红柿、青椒、豆角等多个菜种,一年四季不断档,大棚蔬菜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目前,该村青壮年劳动力没有一人外出打工,全部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6万余元。(师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