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沈阳拟用三年建28个“医联体”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樊华)8月7日,记者在沈阳市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启动会议上了解到,沈阳将全面进入“医联体”诊疗模式,即“大医院”增援“小医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促进优质资源下沉,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沈阳市拟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28个“医联体”。

“医联体”是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简称。据沈阳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斌介绍说, “医联体”中的核心医院将承担一定的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教学等任务。作为“医联体”中的合作医院,主要负责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慢性病管理和康复等服务。这种新模式不仅可以推进医改中所倡导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实现,而且还可以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院是否加入医联体,坚持医院自主参与原则,每家医院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决定运行过程中的具体事情,运行过程中坚持5个原则不变,即原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渠道不变,核定编制不变,功能定位不变,公共卫生职责不变,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法人资格不变(保留牌子和名称)。

据介绍 ,从2015年试点探索阶段开始,截至2017年的巩固稳定期,三年内,沈阳市范围内将形成至少28个医联体良性运转。其中,2015年将组建9个医联体试点,大东区、和平区、沈河区、辽中县、沈北新区、浑南区为医联体试点区县。2016年还将组建9个医联体,每个区、县(市)至少实现1个医联体签约运行。在2017年会组建10个医联体,每个区、县(市)2—3个医联体签约运行。

“医联体内转院治疗视为同一次住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东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参保患者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因病情治疗需要,从低级别医院转向高级别医院住院,或病情稳定需要从高级别医院转向低级别医院住院,视为同一次住院,只收取一个住院起付标准的费用。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