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抗战老兵讲述浴血奋战的故事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潜江,无数的水乡儿女也投入到了抗战之中,近期,本报推出一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记者走访我市的抗战老兵们,由他们来讲述那些战火纷飞年代的往事,以此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时提醒后人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张志民:设埋伏 拔据点 打死打伤日本兵

记者 谢承威

听抗战老兵讲述浴血奋战的故事图为张志民近照。

6日上午,记者乘车来到潜江东南边陲的老新镇,该镇是有名的革命老区镇,土地革命时期就涌现出刘赤生夫妇等许多英烈。在镇民政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集镇文安村二组的张志民家里。

现年90岁的张志民老人,年老体衰,步履蹒跚,听力和思维开始下降。当他得知记者的来意后,热情地拿出自己珍藏了70多年的一支日本钢笔,并告诉记者它是当年一次战斗中从日本鬼子身上缴获的战利品。

张志民一生酷爱读书,至今每天仍伏在小书桌上抄写、阅读,书桌上堆放着一大摞历史书籍、一本《古文观止》、老字典等。张志民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父亲张和甫创办了老新学校并任校长,他从父亲订阅的期刊杂志中接触到了许多爱国进步思想。

30年代初,老新镇的土地革命风起云涌。张志民的父亲排行老四,老三、老四均在土地革命中参加工作,三伯父张仁焘先后在县农民协会和洪湖苏区苏维埃政府负责财经工作,后来不幸牺牲。父亲以教书为掩护,才逃过了一劫。

在家庭的熏陶和影响下,张志民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他小时候最喜欢看《八路军7将领》。小学读完后,张志民随老新街20多人来到监利余家埠在游击纵队金亦吾部的学生队学习了一年。

回到家不久,全面抗战爆发,潜江城沦陷。1939年,张志民加入了张绍书领导的江陵县地下党。张绍书原为土地革命时期江陵县游击支队长,大革命陷入低潮之后,便以开茶馆为掩护,抗战初期又开始出来活动。1943年,经游击支队长张绍书介绍,张志民进入洪山公学学习并兼任青训班区队长。

“洪山公学是鄂豫边区培养抗日干部的一所抗大式学校,当时我们是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学习,主要在潜西的阳马场、周矶、高场、蚌湖、太和场、钟滚垱等地来回活动。”那个时候,校址经常转移,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学习,天天行军走路条件艰苦,张志民对当年在洪公的学习、生活记忆犹新。

从洪公毕业后,张志民先后担任了江陵县游击大队长、民运工作队长等职。日本人在离家乡不远的监利新沟镇东荆河畔的化家沟,驻扎了一个“宣抚班”,并经常出来进行骚扰活动,闹得民不聊生。一年春天,张志民率领游击大队和附近民兵200多人连夜摸到敌人的据点旁埋伏,先以小队诱敌出击,打死8人活捉2人,缴获枪支、手榴弹和1支日本钢笔。

1945年7月,新四军五师四十五团包围了驻扎在监利汪家桥的敌伪李升坤部,张志民奉命赶到严市中心乡迅速完成抢征(公粮)任务。张志民时任民运工作队长,带上十余人,立即从龙湾出发,连夜奔赴40余里外的严市中心乡。他们经过十余天的日夜奋战,排除万难,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完成了抢征任务,但是有一个叫易春荣的19岁小同志却牺牲了。

易春荣是监利余家埠人,熟悉地形,故分在距汪家桥较近的一个保里。正在开群众大会时,谁知被包围在汪家桥的敌人溜了一股出来,易春荣也混在人群中跑,由于他背着尖壳斗笠,与群众不同,引起敌人疯狂追赶,被捉住后,敌人惨无人道地用手枪将他活活打死。后来,张志民落实了“中原突围”政策,找当地负责民政工作的同志讲明情况,易春荣被追认为烈士。

续:解放战争时期,张志民跟随新四军五师“中原突围”,任营级干部。解放初期,他又继承父业创办了老新小学并任校长。

张凤林: 睡地洞 淌冰河 历尽艰辛送情报

记者 谢白蓉 实习生 陈圆清

听抗战老兵讲述浴血奋战的故事图为张凤林近照。

“1940年10月,我14岁,济南军分区27团的一名侦查员到我们村,用自行车将我拖到团部。”4日上午,记者来到张凤林家中,这位抗战老兵将七十多年前的事情娓娓道来。

张老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均乡人,跟着这位侦查员,他到团部后从事后勤工作,打水、送信等等,但这段时间并不长。那时的环境不停地在发生变化,部队每天都要行军几十里路,考虑到张凤林年纪小,怕体力跟不上,一天晚上,部队过了铁路,将张凤林留在一个卫生处,此后的几年时间,张凤林一直在埠东县小汉庄一带活动。

照顾伤兵、送信、收情报等等,虽然不再跟着大部队,但张凤林身上的任务一点也没减少。留下来需要照看的伤兵大多伤重,而且又不敢住在村里,因为敌人经常来村里扫荡,所以都是在附近挖上一个洞,全部在洞里修养。

为了方便照顾伤兵,张凤林睡在两名伤兵中间,睡着睡着,突然身上如同压了大石,一睁眼,发现两名伤兵压在了自己身上,动都动不了,一名昏迷,还有一名已经去世。怕晚上村里有敌人,张凤林不敢大声呼救,就这样睁着眼直等到天亮,溜到村里没有发现敌人的踪影,才叫来村民帮忙把死者抬走。

“我还要拿情报,送信。距离村子几里路外有座庙,庙中间的雕像后面有块砖,情报就放在里面,要是没有就说明情报还没送来,我就扒在墙壁上等着,直到将情报拿走。”张凤林告诉记者,拿情报主要是避开敌人,让他记忆犹新的还是1942年的一次送信经历。

那是冬天,组织交代下来任务,务必要将信送到。而那年那里恰好发大水,有一里多的地全部淹了,还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船划不过去,冰的厚度又不足以承载行人的重量。为了完成任务,张凤林咬咬牙,将棉布绑在腿上,顶着刺骨的寒风,淌着冰冷的河水,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去。完成任务后,整个腿部都冻伤了。

“那时候天天睡在田里、山洞里,身上到处都长着脓包,没有哪里不受伤的。”张凤林指着左边小腿上的伤疤告诉记者,这就是当时冻伤留下的痕迹。

“不过群众都很支持我们,群众与部队是一家,敌人经常来回扫荡,我们就躲在洞里,村民们把洞堵上,敌人走了再送信让我们出来。”张凤林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脸上挂起微笑,“我在小汉村住的几个月,晚上睡在田里,白天没地方吃饭,村里四十几户人家,我就挨家挨户的吃,一天吃一家。每到吃饭的点,村里人就会喊‘小鬼快来吃饭’,大家一起吃饭特别热闹。”

1943年,张凤林被调到第五军分区卫生三所,隶属于第二野战军第二总队野战医院,工作几年后,1947年随着部队南下到大别山。

张凤林随着部队过了黄河、沙河、红河,头顶上,敌人的飞机不停地投下炮弹轰炸。部队白天不敢行动,晚上一走就是一整夜,一路上非常疲劳。到大别山后,在安徽省金在县刚冲,这是一个大山沟,部队交给了张凤林30名不能动弹的伤员和五六个护士。

“有一两个团的敌人要围剿部队,所以部队将伤员交给我后就连夜撤离了。”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地洞,洞里装着粮食等生活用品,为了妥善安置好伤员,张凤林连夜将群众召集起来,和护士们一起,将伤员分散转移到各村民家地洞里,此后一直在这里照看伤员,直到1948年武汉解放,他们从安徽来到湖北军区。

“1956年退伍,1957年我们一家人坐船走汉江从武汉来到潜江。”张凤林感慨,“我现在能坐在这里回忆过去,要感谢党和人民。现在没有危险,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不容易,我对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