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

8月18日,正午时分,上海虹桥机场。

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一支身穿迷彩、佩戴“红十字”臂章的队伍,吸引了过往旅客的目光——

这一天,赴海南文昌开展医疗服务的第二军医大学“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凯旋返校。

卸下行囊,博士团团长、针灸专家周爽小心翼翼地展开一面锦旗。“为民祛病博士团,妙手仁心百姓传”,阳光下,锦旗上的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此次义诊,周爽与战友巡诊7000余人次,发放药品价值10万余元。

自2000年开始,博士团连续16年参加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发起的百支博士团“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足迹遍及新疆、西藏、青海、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边远地区,累计行程30多万公里。

16年跋山涉水,16载真情为民。16年酿成的大爱,又有着怎样的漫长与执著?

■一诺十六年——

“医者,救死扶伤是天职”

时隔16年,如今已是153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的李永生,仍然忘不了在新疆结识的那对维吾尔族夫妻。

那年暑假,正在第二军医大学读博士的李永生,作为第一批“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队员,来到新疆和田开展义诊。

刚到和田第二天,一对维吾尔族夫妻急匆匆赶来求救——他们出生11个月的女儿阿依木汗已昏迷3天3夜,当地几个卫生所都毫无办法……

降颅压、抗惊厥、保脏器……李永生和战友立即展开抢救。一天半后,小阿依木汗得救了。睁开双眼那一刻,孩子发出了清脆的啼哭声。维吾尔族夫妻紧紧握住李永生的手,泪流满面……

“医者,救死扶伤是天职。”第一批博士团团长陶斌义说,尽管16年过去了,但当年擎起的那面“红十字方队”博士团旗帜,却依然在一茬又一茬队员中接力传递。16年间,他们为数不清的患者重新点燃了“生命之火”。

海拔3700米的拉萨,一直被视作心脏手术的禁区。

2000年,博士王志农在这里创造了一系列生命奇迹:为患有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的11岁男孩邓志康,成功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为患肺叶包囊虫病的4岁藏族女童洛曲,成功进行根治手术……此行,他填补了多项高原心血管外科领域手术空白。

“雪域高原的精神洗礼,让我更加深刻感悟到人民军医的使命担当。”今年元旦,为抢救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伤员,已是博士生导师的王志农连续奋战3昼夜,硬是将3名重伤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博士朱莹心中,也珍藏着一段难忘记忆——

2013年暑假,朱莹跟随博士团来到广西兴安义诊。踏入一间昏暗的矮草屋,她听到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循声望去,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婆被疾病折磨得面容憔悴。

看到这一幕,朱莹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她发誓要用自己的所学,为老人解除痛苦。

“姑娘,谢谢你的好心,我已经没救了……”面对老人的无奈,朱莹没有放弃。经过认真检查,她确诊老人患有重度肺部感染。经过10多天精心治疗,阿婆痊愈了。

博士团返校前,阿婆步履蹒跚地找到朱莹,硬要塞给她一个包裹:“自家地里产的,你们带在路上吃!”打开一看,煮成金黄色的玉米还在冒着热气……

那一刻,朱莹禁不住热泪盈眶。

“病痛不仅是一个人的事,病人连着家庭,家庭连着社会,好医生应该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回忆起当年那一幕,朱莹感慨万千。

2015-08-29 02:050

■一心为病患——

“留下‘永远不走’的博士团”

整整15年,博士团队员杜奕奇一直开通着相隔2400多公里的“热线电话”——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帮带。

15年前,他随博士团义诊期间发现,这所医院的胃镜设备因无人会操作而长期闲置。随即,杜奕奇利用一周时间,开展了20多例胃镜示范教学,帮助医院建起了胃镜室。从此,他们之间的“热线电话”就从未中断……

“留下‘永远不走’的博士团,是我们的最大心愿。”如今已是博士生导师的杜奕奇,给记者翻出一首当年写下的小诗——

“年轻的博士团/像是草原雨后的一抹新绿/带来的是勃勃生机/带不走的是永驻高原的希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6年来,博士团的一茬茬队员,针对胃病、白内障、妇科疾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等边远艰苦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手把手帮教当地医务人员掌握前沿医疗技术,培养出一支支“常驻博士团”。

腹腔镜作为现代外科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2005年,博士团捐赠给云南省鲁甸县人民医院一套腹腔镜设备,并派出腹腔镜外科专业博士,在当地开展了29台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填补了该县医疗史上的空白。

鲁甸县委副书记、县长石邦云动情地说:“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团传技术、帮专业、带发展,真正做到‘帮扶一科、辐射一院,帮扶一院、惠及一片’。”

2014年7月,博士团在广西兴安开展医疗帮扶时,遇到一名右髋臼严重骨折的患者。常规手术治疗这种骨折,时间长、出血多、复位固定失败率高。为确保救治万无一失,骨科博士杨鹏决定采用3D医疗打印技术实施手术。

这是全国县级医院开展的首例该类型手术。借助专业化软件,杨鹏打印出患者骨折部位1∶1的3D模型,这台原本需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复杂手术,仅用3个小时就顺利完成。

随后几天,杨鹏专门对该院骨科医生进行3D医疗打印技术培训,使这项前沿医疗技术在革命老区“落地生根”。

■一身忠勇胆——

“危难之际,彰显军人血性担当”

2004年8月10日,云南鲁甸。

黄昏时分,已在这里开展医疗帮扶1个多月的博士团9名队员,正在收拾返回学校的行李。突然,窗外传来一阵惊呼:“快跑啊,地震了!”

一场里氏5.6级的地震突袭乌蒙大地,整个鲁甸剧烈晃动,村民土坯房上的杂草瓦砾散落在地……

“灾情就是号令,时间就是生命!受伤的老百姓现在最需要我们!”看到一位苗族妇女抱着被砸伤的孩子伤心啜泣,博士团临时党支部书记桑延智立即向学校报告,推迟了返程计划。

一场应急攻坚战迅疾展开——

博士团启动野战医疗救援机制,将现场划分为颅脑外伤、胸腹外伤、四肢创伤和危重伤4个病区,将医护人员分为5个小组。送来的272名伤员全部得到及时施救,没有出现1例死亡……

“危难之际,彰显军人血性担当。”目睹救治过程的鲁甸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感慨万千。

对此,博士团成员、长海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王家林也深有同感:“作为人民军医,当人民群众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就应该冲得上、展得开、救得好!”

2014年8月2日早晨,一场猝不及防的灾难骤然降临——江苏昆山发生特大铝粉尘爆炸事故。

救人!救人!救人!生命的呼唤,就是进军的命令。

“让我去吧!”刚刚走下夜班岗位的王家林,顾不上休息就主动请缨。

同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面对重度烧伤患者,手术室里的每一次冲锋,都是战斗意志的考验;病房里的每一分钟坚持,都是战斗作风的淬炼。

液体复苏、气管切开、焦痂减压、心电监护、抗感染、抗休克、预防脏器功能衰竭……抢救伤员的日日夜夜里,王家林始终坚守在一线。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博士团的12位战友。

(《解放军报》2015年08月29日 06版)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