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谁动了古稀老人的血汗钱?

谁动了古稀老人的血汗钱?

辛勤劳作、省吃俭用,4年多时间攒下50张百元币“压箱底”,可存银行时竟发现,其中7张是假币——谁动了古稀老人的血汗钱?

8月19日上午,王鲍镇的陈女士来到市邮政局聚南支局柜面,要求办理5000元的存款业务。柜面工作人员接过陈女士递过来的50张百元大钞,放入点钞机清点,发现竟有7张假币,其中3张百元纸币的代码相同,均为NW28587386,另4张代码亦相同,为NW28675368。

“怎么会有这么多张假币?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女士顿时傻了眼。市邮政局聚南支局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王鲍派出所报警。

民警随后赶到现场了解情况。陈女士告诉民警,当天她去探望独居的老母亲时,母亲拿出5000元,让她帮忙代存。“姆妈说这钱她已经攒了4年多了,谁能想到里面竟有7张假币?!”陈女士表示,她和母亲对这几张假币毫不知情。

陈女士说,母亲七十多了,一个人生活多年。因为身体还算硬朗,老人在自家田里零星种植了黄豆、蚕豆、花生等农作物,靠此维持生计。省吃俭用4年多,老人好不容易才攒下这5000元。

对于这几张假币的来源,陈女士猜测,很有可能是母亲从小贩手中换到的。“老人年纪大了,为图省事,每年都把收获的农作物卖给走村串埭的小贩。”陈女士无奈地说。为了不让母亲伤心,她自掏腰包偷偷地补上了700元。

记者从市公安部门获悉,今年以来,全市涉及假币的案件共发生35起,其中农村收购粮食类假币案为4起,相比前几年已经明显减少。民警告诉记者,跟陈女士的母亲一样,在农村,不少老人为图方便,习惯将收获的农作物卖给走村串埭的小贩。在此前调查的类似案件中,一些不良外地商贩专门瞄准独居老人,以高价收购农作物为幌子,实则用假币兑付。

“很多老人根本不会辨别钱币真伪,加上部分假币仿真度高,他们更加无法识破,导致血汗钱被骗。”民警提醒,老人在与他人进行钱货交易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切莫轻信他人,尽量在家人或邻居的陪同下进行,确保辛苦得来的血汗钱稳妥收入囊中。

(启东日报 张春柳 姜新春 张士达)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