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阅读的质量:理解、记忆、忘记、积累

从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了,语文是我及其不擅长的科目。理由主要有:背诵记忆、理解分析两个难点。背诵一篇五言绝句或者七言诗,花费好几个小时也记不住,何况是当着组长或者老师或者其他任何人,难度相当高,常常班级都是最后一个背完,甚至可能因为他们也不耐心,可能罚抄多少遍来解决问题,其实到底以前有没有这样的事情,都记不清了,就可以知道背诵记忆对于我是多么的高难度;语文考试题,分数高的题目,大部分都是分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分析,那就要理解文章,找到里边的核心思想或者一些句子的语法结构,现在看我说写的文章,相信你也明了,谈语法,还真不好弄,理解文章更是难度颇高,比如我写这篇文章,标题是这个,但是内容写的不是这个,因为我也不知道要写的中心思想是哪方面的,即使想写标题的思想,但是内容阐述却完全偏离了。

想到这个主题,因为在看叔本华的哲学方面的书,但是忘记书名了。看不记书名,问题不大吧,还真怕得罪作者。叔本华的哲学里边,说到了勇敢这个不能当作道德,还有刚刚我看到的什么呢,现在立刻打开电子书看看,我的记忆还真的,无语。

刚翻阅了,在勇敢之前说的是名声与荣誉,之后说的是贪欲与贪婪。就是看到这些的时候,想到了写一下这个关于阅读的质量问题。

就本人来说,阅读质量是相当的低,多数都是很过目就忘,所以我这里说到了,阅读质量的三个档次,我这一档次,算是“积累”,属于最低档次,也算是认字,也算重复的温故一些词汇,不断的积累,因为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重复次数越多,在将来的各方面都会用得上;其次通过词汇的积累,也是培养语感或者语法感觉,也是慢慢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方式;这种方式大家也不要小看,所谓勤能补拙,就是这么来的,就算记忆和理解天才,在勤奋坚持的人面前,也不一定占有优势。要举成功的案例,不好意思,因为阅读量少,有可能以前看到过,但是记不住,所以案例就不举了。(不好意思,本来想说四种:理解、记忆、忘记、积累,但是发觉“忘记”似乎不能纳入,忘记跟积累相差应该不太大。)

有一种人,过目不忘,这样的人,实在是恐怖。当然在于生活中,这类人相信过的不错,因为花费很少时间在阅读上,因此增加了更多阅读之外的时间,可以去体验其他方面的生活。不仅仅增加了知识面,还增加了见识,甚至增加了实践,那比阅读困难的人来说,多了一层幸福感。

能够理解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相信这类人大多数都掌握了生活的真谛。他们比仅仅记住了句子,要高级得多。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多数人,现在看到的各类优质文字和书籍,都是这类高级人所留下的智慧结晶。

要想从积累阶段到记忆阶段再到理解阶段,应该是有方法可循的。不过这里又要分三类:天才、爱好者、从众者(其实还有一类,盲目者,我算其中之一,为什么会关注阅读和写作,其实是带有功利性的。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名利、荣誉、声望,才想着,将来自己离开这个世界,能够留下一本传世经典,不管是小说、理论、还是重大科技,都是很需要形成文字的,与其让后世的研究者代写传记,我想不如我自己来写,所以才有了这个想法。)。

其实这三类主要是针对起点来说的。从众者,大多数的世人,他们读书,一方面是打发时间,一方面是装逼,一方面是提高修养,一方面是为了与别人争强,一方面也是提高自信心……反正是很多理由,但是为了传世经典的人,相信比例不多,但是他们的阅读能力,不见得很低,也不见得有多高,尤其是在他们生活中,读书也仅仅跟理想是一个样的,不得当真,回到生活中,还是老样子。

阅读爱好者,相信是真的喜欢阅读,而且会把书中的精华运用到生活着。其实就是他们就是真的造梦者,他们不仅仅有梦,而且要实现梦,实现梦以后,他们还会总结自己的亲身经验,出自传,出心得,就算不是自己出,也有人帮他们出。这类人的阅读质量,也是有高有低,当然也有多数人,不会真正的实现梦想,只是成为了先烈。都说了是爱好者,有这个爱好,不见得真有这个能力来做这个事情,所以提不出什么有高度或者新的思想、理论、新的高科技,但是他们是这个阅读市场的真正主力,也是优质作品的传播者。

天才的阅读能力就可以一步到位,那就是看了书,不仅仅容易记忆,还容易理解,最关键的还是容易结合自身的天才基因,产生出传世经典、新理论,还有新技术。有可能会有人举出反例,来说明很多经典、理论、技术都是很愚蠢的人创造的。其实天才不天才,根本不是真的所谓从出生就表现出来的,真正的天才,是说的能够善于发现、总结和思考的人,他们能够记忆和理解,都是跟他们基因,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相结合产生的。

其实从众者、阅读爱好者他们也有称为天才的基因,只是他们发现、总结、思考,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如意,错过了,甚至还有可能,他或她的发现,有人已经做了,只是他或她没看到过这个发现的消息。所以最终没被人大家说认可,因为大家只认先出来的。

有点乱了,我说的三个能力和三个阅读者,本来是想说到三个能力在三个不同阅读者之间的转换问题,但是似乎又跑偏了。现在似乎发觉有点问题,三个能力的转换跟阅读者似乎没关系。但是要真的出传世经典,是真的需要理解能力吗?比如我看的叔本华哲学,说希腊、中国、佛学、玄学,难道他真的看了这么多书,他真的有时间去看?况且这么多的理论,他真的记得住,真的能够理解?还有就是花了这么多时间做研究,吃饭呢?我现在才想出,真正的关键点在哪里?那就是传世经典人物花了这么多心血,出书立传,他们的正常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目前知道的大多数经典人物,似乎在生前,都过得不怎么样。就拿我现在的状态来说,每天要上班工作,每天还都在担忧梦想实现和生活的问题,还要安排时间看书,看节目,还有聊天,逛贴吧,甚至可能还要恋爱、家庭、养育子女,还有联系亲戚、朋友、同事等……这些都在分心,要我这样的人来弄一个传世经典,可能性有多大?那些经典人物都是怎么处理这样的事物的?处理了后,还能够传世经典……这是我想知道的答案或者是方法吧!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