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情洒沂蒙 记人民教师楷模李振华

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到那些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身上时,来自沂源县退休教师李振华的先进事迹再一次感动着我们。

1953年,年仅17岁的李振华从南京师大来到沂蒙山区支教,扎根沂源教育60余载。60多年来,他无怨无悔、默默耕耘,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为改变山区教育面貌倾尽了全力。他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就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60多年捐献资金近百万,资助贫困学生2000余名。退休后又将大半生积蓄献出,在他工作过的学校建立了三个基金会,奖掖后学。

情洒沂蒙 记人民教师楷模李振华

人民教师楷模李振华

1959年,他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接见。他先后8次进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李振华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感天动地天下父母情全国十佳人物”、“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首届感动山东十佳人物”、“十大山东好人”、“山东省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人大代表”、“山东省模范教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特级教师”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86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连续4届当选山东省人大代表。

为表示对他的崇仰与感念,沂源的乡亲们自发捐款为他立了一座汉白玉半身雕像和“振华基金纪念碑”,建立了李振华事迹展室,并将他最早工作过的韩旺学校改名为淄博市振华学校。淄博市教育系统集中开展了向李振华同志学习和大讨论活动,邀请李振华老师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做事迹报告3000余场。

情洒沂蒙 记人民教师楷模李振华

沂源的乡亲们自发捐款为李振华老师立的汉白玉雕像。 王占波/摄

近年来,中央及省市媒体通过报告文学、人物通讯、影视片等形式对李振华事迹进行了持续宣传报道,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数十家媒体都多次对李老师的事迹进行报道。以他事迹为原型的高清数字电影《留住青山》在全国上映,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师德教育的生动教材。

附:李振华事迹

情 洒 沂 蒙

——记人民教师楷模李振华

62年前,风华正茂的他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南京城来到沂蒙山区,成为偏僻山沟的一名小学教师,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

从参加工作开始,每月捐出四分之一的工资,到今天滚动到290多万元的“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他倾其所有,资助数千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

他以炽热的情怀、博大的胸怀,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在当年这片奉献的土地上,用心血和汗水,续写着令人仰视的两个大字:奉献!

他就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沂源县退休教师李振华。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风华正茂的他,毅然踏上那片向往已久的热土。

1953年正月的一个早晨,在通往山东省沂源县的崎岖山路上,一位肩背铺盖卷的小伙子,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行走着。他就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志愿到沂蒙山区支教的南京青年李振华。

那一年,他刚满17岁。

从书本上读到的战争年代发生在沂蒙山的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激励着他,那首优美动听的《沂蒙山小调》感染着他,他对沂蒙山怀着一种敬仰和憧憬之情。

山东省教育厅原本安排他去条件较好的昌潍地区(今潍坊市),李振华却选择了沂蒙山最偏僻的沂源县韩旺村。

走进半山腰的学校,他的心头掠过一丝悲凉:破庙改成的三间教室四处透风,大大小小的石头有规则的排列着——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凳子。墙角放着一张旧床,一个墨水瓶做的煤油灯挂在床头,一个黑乎乎的泥巴炉子和盛水的瓦罐。这,就是他的岗位兼宿舍了。

晚上,到处漆黑一片,屋子里冷得似冰窖。呼啸的山风夹杂着一声声狼嚎,令他毛骨悚然。从墙缝里钻进来的山风,吹得煤油灯飘忽不定,恰如他此时的心情。他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曾经心驰神往的地方?美好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就在这里实现?

他几乎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晨,附近十几个自然村的38名学生早早来到学校。原来的老师因为年老多病,学校已经停课半年多了。得知从大城市来了个新老师,孩子们格外高兴。

李振华在忐忑不安中,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可是,他的一口南方话,引来了阵阵骚动和议论。望着学生们茫然的目光,李振华心里针扎似的。

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饮食习惯。习惯了吃大米饭的他,这里黑乎乎、散发着苦涩味道的窝窝头,还有那地瓜干掺着树叶烙的煎饼,泛着青色,硬邦邦,嚼不烂,难以下咽。

十六七岁,本应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李振华却在体验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

回忆起这段经历,李振华感慨万千:“初到山区的艰难,是我始料不及的,不知道自己能够坚持多久。有时做梦也哭,早晨醒来,枕头经常湿漉漉的一片……”

“城里来了个洋学生”,这消息传遍了山村。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来了一拨又一拨。那关切的话语、期待的目光,令他难忘。乡亲们从怀里掏出还带着体温的鸡蛋,——那是连老人和孩子都舍不得吃的稀罕物,还有一瓢一袋的谷子等各种杂粮、山果,递到李振华的手里。

乡亲们发自内心感激李振华:一个大城市的孩子,在咱们最需要的时候来到这里。在乡亲们眼里,李振华就是山村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

怕他受冻,村里的大婶大妈像当年“支前”,用自家种的棉花、自家织的粗布,为李振华做了一件件厚实暖和的棉袄、棉裤、棉鞋。一针一线,饱含浓情。

知道他不会做饭,人们轮流请李振华去自己家吃饭。平时吃糠咽菜的乡亲们总是倾其所有,把家里最好的饭菜给他吃,甚至是包水饺……李振华后来才知道,当时,人们一年也就吃两三顿面食,每年收成的麦子,装不满一个瓦罐。他至今记忆犹新,每次吃饭时,家长们总是把孩子哄到门外,担心孩子馋嘴围观,李老师吃不下……

来山村的第一个节日是清明节。乡亲们都想请李振华去家里吃饭。这一家才吃了一口,就被簇拥到另一家。这一顿饭,他记不清吃了多少家。当他回到学校时,一下子呆住了:门口石头台子上摆满了水饺,他数了数,18碗!

李振华的眼睛湿润了。

一天,村干部带来一个纯朴憨厚、农民打扮的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车上还绑着一把镰刀。村干部说,这是咱们县委书记张奇,骑了一百多里路的车,来看你呢。张书记紧紧握着他的手,一再感谢他来到这山沟“支教”,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说沂蒙山的老百姓会永远记住他。

李振华渐渐知道,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这里的乡亲们作出巨大牺牲。在孟良崮和莱芜战役中,韩旺村曾经有70多人组成担架队,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有8位乡亲牺牲在战场上。

然而,这里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落后,让他忧心。每当看到那些翻山越岭、背着干粮或冰凉的地瓜来上学的孩子,每当触及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在他心头升腾:宁可一辈子留在这里,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让他们有一天能够走出大山,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

这沉甸甸的使命感,从此伴随了他的一生。

山里人听不懂他的南京话,他让家人寄来了一台收音机,每天跟播音员练习普通话。练了一段时间效果不佳,他就干脆学说当地话。

今天,这位里里外外透着朴实和慈祥的长者,从外表上看,与沂蒙山人没有任何区别:一身半旧的中山装,脚上永远是粗布鞋,态度谦和,话语不多,口音依稀尚存南方人特有的轻柔,却是地道的沂源腔。

李振华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他千方百计地改进教学,自制了地球仪、识字卡片等20多种教具。白天,他给孩子们上课;晚上,这里成为夜校,他教村民们识字。

1955年,全县初级中学的升学率为10∶1,而他教的班,全部升入了初中,引起轰动。

也是这一年,山东省教育厅对前来“支教”的45名外省市的青年教师追踪调查,37人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而返回原籍,其他人则回到县以上城市。唯有李振华,留在了山村小学。

1958年,工作成绩突出的李振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一年,他刚刚21岁。他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话:一个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要映红一片蓝天!从那一刻起,李振华更加勤奋的工作、学习、奉献。

1959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群英会”,与董加耕、邢燕子等优秀青年代表一起,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此时,李振华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借这次参加全国“群英会”的殊荣,调到大城市;二是继续留在山沟里,践行自己的诺言。

回忆起这件往事,李振华依然很激动:那时国家正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各行各业缺乏人才,加强基础教育更是迫在眉睫。响应党和国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施展自己的抱负,是我们那一代青年人的共同理想。先进“一辈子”,还是先进“一阵子”,考验着每一个人。

他至今忘不了去北京开会前的情景:乡亲们送了他一程又一程。从那期待的目光中,他读出了挚爱和信任;他更忘不了刘少奇、周总理接见他们时的殷切期望和教导。

“群英会”后,他义无反顾地回到学校。

李振华在韩旺小学工作了12年。其间,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多次催促他调回南京完婚,工作单位都为他联系好了。李振华怎么忍心离开这里?反倒希望女朋友也来沂蒙山工作。僵持中,女朋友选择了分手……

1958年,李振华与当地一位姑娘、同为小学教师的杨朝清在一间简陋的茅草房里结了婚。这就意味着,他把“根”扎在了沂蒙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