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武汉东西湖发放积分卡 居民将垃圾分类可换商品

武汉东西湖发放积分卡 居民将垃圾分类可换商品

近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街西湖庭院小区的每户居民,免费领取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厨余垃圾专用垃圾桶,正式开始垃圾分类处理。这也意味着,在东西湖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启动2年之际,覆盖小区增至11个,惠及万余户居民。

从1996年以来,武汉市垃圾分类试点已探索20年。2013年8月,武汉市第四度启动垃圾分类,并首次以行政区为范围进行试点,经过2年的探索,东西湖区的试点情况如何?楚天金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试点

厨余垃圾单独放获积分换取礼品

昨日一早,家住东西湖区博大城市星座小区的李婆婆,将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装进一个贴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后,下楼扔进了标有“厨余垃圾”字样的绿色垃圾箱内。中午时分,前来回收垃圾的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枪识别二维码后,为李婆婆家的垃圾分类账户记下1分。

东西湖区城管委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张亮告诉记者,去年8月,博大城市星座启动垃圾分类,并首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武汉暄洁再生资源公司提供推广、收运、处置全链条服务。在此之前,金银湖街万科高尔夫、四季花城依托小区物业,已开始试点。

全链条的第一步是垃圾分类容器的设置。启动之初,每户居民都领到一个新垃圾桶,要求专门用来存放厨余垃圾。而楼下的垃圾箱从一种增加到三种,绿色的是厨余垃圾箱,灰色的是其它垃圾箱,蓝色的则是可回收物箱。

将厨余垃圾分开虽然麻烦,但李婆婆一直坚持下来,因为分出来的垃圾能在小区的垃圾分类服务站里兑换礼品。服务站站长黄兴介绍,参与积分的垃圾主要是可回收垃圾,分为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和织物类等5大类21个品种,对应积分从1分至140分不等。一袋厨余垃圾积1分,一公斤废报纸积6分。

黄兴说,通过信息编排,每户居民都有一个对应的二维码。居民只要到服务站领取自家的二维码不干胶纸,并贴在垃圾袋上,对垃圾分类投放即可。工作人员每天定时回收垃圾时扫码,居民就能获得对应积分,这也是武汉推广垃圾分类的新办法。“15分换一袋盐、100分可换一把伞,虽不贵重,但能鼓励街坊养成分类习惯。”

经过一年累积,李婆婆家的账户已有1064分。“之前兑换过酱油、抽纸还有盐,挺方便的。”而积分最多的一户家庭,一年的积分已有2643分,平均每天积了7分。截至目前,该区垃圾分类试点已覆盖社区居民1万余户,累计积分达到10万分,其中近5万分已兑换。

推广

密集宣传手把手指导

“让居民参与并不难,最难的还是坚持。”昨日,武汉暄洁再生资源公司总经理李彬告诉记者,经过一年试点,目前博大城市星座垃圾分类投放参与率达到90%。但像李婆婆这样能每天坚持分类的居民仅占30%左右。这样的情况,在其它试点小区同样存在。

根据该公司的垃圾分类工作程序表,在进入每个试点小区之前,工作人员都会进行长达一个月的密集宣传。启动后3个月内,垃圾分类指导员会入户跟踪培训。同时,每天上午7时—9时、下午5时—7时的垃圾定点投放时段,指导员还会在垃圾箱旁“站岗”,手把手教居民进行分类。李彬说:“因为厨余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比约50%,不把厨余分开,后端处理就是空谈。”

“以前都是一个垃圾袋一扔完事,现在要分得清清楚楚,肯定有些不适应。”李婆婆说,一开始弄不清什么叫“厨余”,只是将厨房垃圾和其它垃圾分出来。后来垃圾分类指导员上门“一对一”示范,才让她明白原来菜梗菜叶、果壳果皮、剩菜剩饭这些“湿”垃圾,才算是厨余。

虽然参与的居民不算多,但一些居民的热情让李彬看到希望。有一次他正在小区巡查,看到一位居民先将垃圾袋里的垃圾倒进绿色垃圾箱,然后将黑色垃圾袋放入其它垃圾箱内。等他上前一看,这位居民的垃圾袋上并没有贴二维码。“他认真干这件事,并不是为了积分奖励,而是自觉行为。”

现场观摩后端处理站

垃圾分类试点中,一些居民对垃圾的后端处理提出疑问。“那会大伙儿担心好不容易分开了,后来回收是不是又乱成一锅粥?”为打消居民们的顾虑,李彬邀请部分代表走进位于吴中路的厨余垃圾处理站。

在这里,通过集中回收的厨余垃圾被倒入密封的处理机中,经过24小时高温发酵后形成颗粒状的有机肥料。“每投入2吨厨余垃圾,经过处理能有1吨出料。”这些肥料除免费送给居民养花种草,还会被统一运送至有机肥试验基地培育花卉苗木。

此外,回收垃圾中的有害垃圾,由指定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机构进行收运处理;废报纸、旧书刊、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与辖区内324家再生资源回收站对接;旧衣物等则被投入专用衣物收集箱定点投放,专车收运,集中处理。

李彬说,这一次集中参观,让居民们明白自己的辛苦并不会白费,提升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不过他也表示,要让居民持之以恒地坚持进行垃圾分类,还要通过“人带人”的逐步引导。

调查

垃圾分类推广需双管齐下

其实,武汉垃圾分类此前已经有三次探索。早在1996年,武汉市引进2000余个垃圾分类箱推广垃圾分类,但因“水土不服”于 2001年取消;2005年、2008年,武汉又先后在青山区绿景苑和钢都花园启动垃圾分类社区试点,此后也难见踪影。

缘何此前启动的垃圾分类试点都没有成功?对此,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敬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试点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卡在“两头”:一头是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另一头则是后端处理的市场效益。

周敬宣分析,在绿景苑和钢都花园两次社区试点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试点的规模太小,难以支撑后端处理。“由于试点小区覆盖面有限,垃圾总量偏小。如果让企业为一个小区开动一条垃圾分拣、处理的生产线,肯定是‘吃不饱’的。”正因如此,这两次试点到后期都面临“前面分、后面合”的尴尬,严重挫伤居民的积极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让分类链断裂。

周敬宣认为,东西湖区级试点的人口覆盖约50万人,已达到一定规模。加上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让专业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将成为垃圾分类试点的一条有效途径。而这一模式,也有望成为武汉市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的基础。

记者从东西湖区城管委获悉,该区今年已投入200余万元添置7台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未来还将增设4台。同时加紧推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日处理100吨的垃圾分拣线建设。预计到今年底,该区垃圾分类试点可覆盖社区居民1.5万余户,垃圾减量率达到20%。 (记者 叶纯)

凡是发生在您身边的趣事、囧事、新鲜事儿、不平事儿等适宜报料、曝光的现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今日报料APP,向我们报料吧!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