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牌电动三轮车载客乱象调查


现象:客源争夺白热化

“刚刚有两个客人要坐我的车,我这10块钱是最低价了,旁边一个电动三轮车8块钱把他们拉走了,再这样下去,我们也没什么生意可做了。”说话的是程林发,一位普通的人力载客三轮车师傅。记者看到他时,他正和其他三轮车师傅一起,在老街口等待客人,很显然生意并不好。另一位人力三轮车师傅黄忠告诉记者:“现在电动三轮车数量太多了,随处可见,他们价格比我们便宜,速度又比我们快,所以大家都愿意坐他们的车,我现在每天只有五六十块钱的收入,跟以前相比差太多了。”

记者就这一现象采访了几位乘坐电动三轮车的市民,选择电动三轮车的原因除了价格便宜,快捷之外,来自屯溪的90后大学生刘文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我看他们踩三轮车的师傅挺辛苦的,有时候我也不忍心坐,所以我会选择坐电动三轮车。”记者发现,正是由于电动三轮车有其特有的实用性,载客现象才会愈演愈烈,屡禁不止。

此外,记者还从人力三轮车师傅的口中得知,电动三轮车聚集比较多的地方除了老街口外,还有汽车站、火车站、屯光转盘等几处人流量密集的地方。

9月3日晚,记者在中心城区老大桥附近的老街口处看见有5辆电动三轮车正在等客,由于是假期,游客多,这些三轮车师傅一看见从老街口出来的行人,就马上骑着车上前问道:“要坐车吗?去市中心还是火车站?很快的!”记者观察到,这些电动三轮车样式不同,大小也不同,有的“豪华”一些,有的“简陋”一些,但都没有牌照。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汽车站、火车站及屯光转盘几处,发现情况与老街口大同小异,这些车辆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肆意停放在街边,随叫随停,在马路上任意行驶。

调查:电动三轮车市场火爆

3日晚,记者在老街口询问一位人力三轮车师傅去百大要多少钱?这位师傅告诉记者最少要6块钱,这时旁边的一位电动三轮车师傅冲记者喊道:“坐我车吧,我5块钱带你!”于是,记者假装是游客上了这辆电动三轮车。

在乘坐的过程当中,这位电动三轮车师傅告诉记者:“我们最低是5块钱起价的,但是砍价空间比较大,因为我们跟人力三轮车不一样,我们不怎么费力的。”记者又询问到车上没有牌照交警是否会查处,这位师傅说:“偶尔会查,如果逮到的话要罚款200,还会把我们这个车给拆了,我们又得重新买,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很小心,尽量避开他们。”10分钟左右,记者在百大附近提前下了车,因为这位师傅告诉记者那里有交警的岗亭他不方便停车。

之后,记者以自己也想要买此类车辆为由询问了另一位电动三轮车师傅,这位师傅告诉记者:“我这个车买来3000多,生意好的话基本上一个月就可以回本了。而且这个车容易上手啊,买完稍微改装一下就可以上路了。”但是在聊天的过程中这位师傅也坦言,这种电动三轮车比较危险,如果技术不过硬的话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在延安路上,记者观察到大部分电动车专卖店里都在售卖着这种电动三轮车。其中一家专卖店的老板洪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店内的电动三轮车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且品种繁多。洪女士指着其中一辆对记者说:“我们这个车卖的很好,这个月我已经接了六七个订单了。”随后记者又走进了另一家专卖店,这家店里的“金彭”电动三轮车可谓是“销量之王”,据老板介绍,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可以卖出100多辆。这位老板告诉记者:“我们卖的比较多的是3000块钱左右的,如果你是拉人的话,这个价位的车差不多就够用了,我们会再给你装个雨棚,这个雨棚价格是300块钱左右,装完之后我们再帮你检查一下刹车啊什么的,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你买完就可以直接上路行驶了。”

问题:“超标”车成“马路杀手”

记者观察到,这些行驶在道路上的电动三轮车多属于无牌照、无驾驶证、无合格证的“三无产品”。非机动车管理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街上的这种电动三轮车是不给上牌照的,因为这种车属于“超标车”,即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生产的车。根据《安徽省非机动车登记和核发临时通行标志工作规范》,“超标车”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因此相关部门是不予以登记挂牌的。”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大队副大队长李鑫介绍说,由于电动三轮车没有牌照,因此要确切地统计它的数量很难,但经过摸底排查,整个屯溪区的电动三轮车大概有6000多辆。“由于电动三轮车无规范的安全标准,所以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比如2012年在屯溪资口亭路口,一位村民就因无证驾驶电动载货三轮车运载超宽、超长货物而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李鑫说。此外,李鑫还介绍道:“这种电动三轮车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五点。一是它的安全系数低,车辆制动、灯光、后视等安全设施大多存在安全隐患或缺失,并且车速过快;二是改装现象严重,使得电动三轮车种类繁多,没有统一的规范;三是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差,他们很多都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如遇险情控制不当,则很容易发生交通意外,造成人员伤亡;四是这些电动三轮车是没有保险的,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赔偿没有保障,而且驾驶人一旦逃逸,会给我们的侦查带来很大难度;五是这些电动三轮车经常乱窜乱行,肆意停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旅游城市的形象。”

对策:处罚教育 规范秩序

电动三轮车管理难一直是一个让执勤民警头疼的问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六中队民警程航说:“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取证难,现在道路上有乘客乘坐的电动三轮车其中有一部分确实是营运载客的,但是还有一部分是家庭用车,专门接送孩子或老人的,我们有时候无法判断,所以我们只有在巡逻的时候对那些经常出现的比较可疑的车辆进行处罚。但是单靠我们个人劝导或是处罚,不仅难度大,效果也不尽理想。”

“广大电动载货三轮车主、驾驶人朋友:你们好!……根据规定,驾驶电动载货三轮车要做到……”这是黄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2012年5月编写的一份宣传材料《致广大电动载货三轮车主、驾驶人的一封信》,信中包括对电动载货三轮车驾驶员的行驶要求、相应的处罚条例和相关的整治活动,旨在增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交通意识,自觉遵守道路安全法规,文明出行。李鑫介绍说,从2006年起,电动三轮车就开始呈现泛滥之势,当时他们就已经开始对已购买的电动三轮车进行摸底,2007年开始进行规范化管理。从2013年至今,他们已经组织了十余次集中整治行动,处罚电动三轮车违法行为2257起,拆除非法安装雨篷298个。李鑫说:“由于电动三轮车的数量太多,源头管理的难度太大,因此我们现在是处罚和教育相结合,主要是规范电动三轮车的行驶秩序。”

记者后记:电动载客三轮车不但影响道路通行秩序,也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但由于其数量大、监管难、部分企业为迎合消费者需求致使其不按标准生产,使得大量超标电动三轮车上路行驶。记者认为,除了交警部门加大管理和处罚力度外,其生产和销售的源头控制非常重要,交通运管部门也应对电动三轮车非法载客拉客的行为进行打击。与此同时,广大市民和游客也应有防范意识,莫坐“超标车”,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