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援疆干部人才不忘职责 展现吉林人风采


地处西北边陲的阿勒泰,是一片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沃土,但优秀人才资源的缺乏,却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牧业、教育、医疗、产业,“缺人才”的声音来自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给当地各族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

缺人才,吉林可以输送。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共选派了2批319名计划内援疆干部人才,他们跨越万里,为阿勒泰送去了技术和经验,帮助各族群众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这些援疆干部人才就如同冬去春来时的新雨一般,滋润了阿勒泰这片土地,让当地百姓对新生活有了更多憧憬。

传道授业解惑 培育未来希望

刚进阿勒泰市第三中学的正门,刻着“吉林学校”四个大字的石碑就映入了眼帘,这让我们这些远来的客人感到格外亲切。

这所学校的教学楼、教学设施,很大一部分都是吉林援建的。现在,这所学校中仍有22名来自吉林市的援疆教师在校任教。他们用一年多的时间,让这所学校的学习成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阿勒泰地区6县1市各中学排名倒数第一,到获得9 个学科中的6个第一。

援疆教师董正夫现在担任着阿勒泰市第三中学教学副校长一职,来疆前,董正夫任教于吉林市第十八中学。他说:“传授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但这里的生活节奏、作息时间都跟吉林不同,援疆教师的一个重大职责就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高效地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注重和本地的老师交流经验,想方设法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这样即使我们的援疆使命结束了,也能把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来。”

吉林一中的政治教师卢宝庆今年已经51岁了,是这批援疆教师中的老大哥。我们见到他时,他刚从医院赶回来上课。“是结直肠癌,现在是早期,正在观察。”听说卢老师的病情,我们心头一紧,可卢老师却轻松地说:“有病要治,但是给孩子们上课不能耽误。”

卢老师这次援疆,是顶着家人的反对来的。“他们说我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就别折腾了。我说,我教书已经34年了,退休前,我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援疆,在我看来就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阿勒泰市第三中学少数民族学生多,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上课时,卢宝庆总是会把语速放得很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理解课程的内容。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卢宝庆授课班级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几项指标在阿勒泰地区所有中学班级中都排名第一。

学校非常珍视卢宝庆在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特别安排了五位年轻教师,跟他学习教学方法。“他们也都是很好的老师,教学成绩也很好。”卢宝庆说:“我希望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多留下点教学心得、教学思想,让我们的吉林学校在阿勒泰越办越好。”

在阿勒泰地区第二高中一间教研室里,9名年轻的女教师正在讨论着有关家庭作业的问题。她们都是来自吉林的援疆教师,在这所阿勒泰地区最好的高中任教,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

援疆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组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们,今年起,我省的援疆工作开始实施“50名援疆支教支医人才专项工程”,调配50个援疆事业编制,选派50名支教支医人员赴阿勒泰开展为期3年服务。“这9位女老师就是今年通过考试选拔,从吉林选派来支教的。”

9名年轻女教师的到来,受到了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同志们的欢迎,同志们都把她们亲切地称为“九朵金花”。苗壮就是“九朵金花”之一。她说:“我们也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长时间的年轻老师,也希望在学校中能和同学们教学相长,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别看“九朵金花”都很年轻,但却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高学历人才。阿勒泰地区第二高中副校长程显宗说:“吉林援派的9位老师素质很好,业务能力也很强,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给她们布置工作,她们承担了很多教学任务,这也给我们减轻了不少工作压力。”

传播时代精神 记录社会发展

在哈巴河县广播电视台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史建国。援疆之前,他是辽源市东丰县广播电视台的主任记者。他对我们说:“干的都是新闻工作,只是地点换了下罢了。”

当地广播电视台的同志说,哈巴河县地域广阔,台里记者人数少,而且多为年轻记者,经验不多,史建国来到台里工作,为台里解了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

史建国进入角色非常快,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参与完成专题片录制8部,编审新闻节目40余期。领导交给他的采编任务,他总是能又快又好地完成。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访,语言不通、交流不便是个大难题。史建国在采访过程中经常是手口并用,靠说不行就打手势,采访一次没说明白,就多采访几次。凭着这股劲头,史建国完成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在自治区评比的新闻奖项中也多有斩获。

史建国经常驱车下到乡镇、村里,观察记录基层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情况。有一次,他到库勒拜乡塔斯喀拉村去采访,偶然间得知村里来了一位支教的老师。他敏感地把握住了这条线索,找到了这位名叫烁立盼的哈萨克族志愿者。为了采访她的故事,史建国前后去了四次塔斯喀拉村,有一次还是骑着自行车去的。根据这个女孩儿的故事,史建国完成了报道《村里来了“编外教师”》,获得了各界的好评。

在新疆采访,民族团结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史建国说:“阿勒泰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团结在我们笔下、在我们的镜头里,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四个字,而应该是更具体的场景和故事。”

史建国说,在哈巴河县,民族团结的故事随处可见。有一次,他到萨尔塔木乡去采访,就遇到了一位哈族老人无偿帮助汉族和回族邻居放牧的故事。“在这里,民族团结就表现在生活中的这些细微处。作为新闻工作者,来到新疆工作,就要用心挖掘这些细微处的新闻,把我们在这里看到的、知道的,传播给全国人民看。”

深入村镇基层 服务各族群众

同样是援疆干部,同样在广播电视台工作,来自白山市江源广播电视台的李峻却不在采编一线,他主要负责台里的技术维护工作。

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是李峻从事的主要技术工作之一,他对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都非常熟悉。刚到布尔津县,台里领导就告诉李峻,冲呼尔和也拉曼两个基站辖区内的群众已经三个多月无法正常收看地面数字电视了。当地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是本地16套电视节目,包括几套哈萨克族语言的节目,对于少数民族牧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几套节目。得知这一消息,李峻便每天乘车上百公里,往返机房与基站间查找故障点,通过三天的测试调整,使这两个基站信号恢复正常,又用一周时间对全县地面数字电视链路进行测试调整,并绘制了布尔津县地面数字电视光链路图,确保了本地的16套节目能够安全优质地传输到每户农牧民家中。

李峻平时话不多,但是踏实肯干,台里的领导和同事都很喜欢他。同事李涛说:“李峻在工作上一丝不苟,每一项工作都做的仔细到位,在生活中,他跟我们走得很近,平时也跟我们一起搭火吃饭,把台里技术圈子的氛围搞得非常热闹。”布尔津县广播电视局局长鲜武德说:“李峻工作非常扎实,经常深入一线,到村里,到牧民家里去服务,让我们看到了援疆干部务实的一面。”

李兵是现任吉木乃县公安局副局长,援疆前,在四平市铁东区公安分局任副局长。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让他熟悉了吉木乃县的工作环境。“吉木乃县的少数民族牧民比较多,我们每次去巡访,他们总是对我们非常热情,像一家人一样。”

李兵目前在局里分管刑侦工作,吉木乃县牲畜盗窃案件比较多。为了保护广大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年来,李兵经常带领刑警大队民警在戈壁滩上连续蹲守、围堵,他们冒着严寒、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在大漠牧场间穿行,辗转行程上千里。经过几次行动,他们打掉了多个盗窃牲畜的团伙,破获了盗窃牲畜案件28起,为广大牧民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

今年8月的一天夜里,一位哈萨克族牧民到公安局报案,说自己14岁的女儿离家出走了,女孩儿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现在已经失踪18个小时了,家里人非常着急。

女孩儿走失的地方叫北沙窝,地域广阔,风沙大,女孩儿可能是迷失了方向。得知消息,李兵马上带领两名民警,进入到了当地人称为“死亡之海”的北沙窝沙漠地带。经过5个小时的搜寻,他们终于在一处沙窝中找到了已经快被风沙掩埋的女孩儿,李兵把女孩儿背回家的时候,孩子的母亲高兴得哭了。

虽然远离家乡,但是我省援疆干部人才却始终不忘职责,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着这片美丽的土地,付出了真心,同时,也收获了受援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真挚情谊。

记者 黄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