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老张的“头上功夫”,了得

老张的“头上功夫”,了得

张际礼在为村民刮脸。

上犹县东山镇元鱼村有一位78岁的剃头匠张际礼,他是祖传的“头上功夫”,从15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徒,至今已有60余年了,乡亲们对他的称呼也从“小张”变成了“老张”。

张际礼的剃头技艺颇得乡邻们的认可。大凡婴儿满月时,大人就会选个暖洋洋的日子,抱着孩子让张际礼剃胎毛。这时,张际礼犹如农民耕种土地时一样精细、耐心。

张际礼家门前那条路是唯一通往集镇和县城的大道,所以,每逢圩日的清晨,张际礼就会给炭炉子点上火,烧上一壶水,等待着赴圩歇脚的人们,喝杯茶,聊会天,剃个头。

张际礼不但在自家设点为村民理发,还走村串户,周而复始地在方圆几公里的地盘上为乡邻们提供服务。他肩挎小皮囊, 囊里装着手推飞剪、刮脸刀、剪子、刷子、挖耳勺等工具,拖着特有的音调一边走一边吆喝。若有哪个村子里的人闻声出来把他招呼进院子,这周围的人便会过来围观,此时,院子里一片热闹。

周末的一天,阳光明媚,为了体验老张的手艺,笔者光顾了他的理发摊。见有客人来了,张际礼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接着递烟、泡茶,很是热情。他搬了张凳子让我坐好,轻手轻脚地给我系上围裙,和气地问我想剃什么样式。他虽然没有城里理发店的装备和装修档次,但理起发来却一点都不马虎,一点都不急躁,手轻似燕、技法娴熟。理好发后,他用刷子把我头颈里的碎头发刷得干干净净。

“再喝杯茶吧。”张际礼一边整理工具,一边招呼着。我品着绿茶,不由自主地抚摸自己光滑而舒适的下巴,顿觉如沐春风、神清气爽。

张际礼说,旧时剃头匠应该具备的梳、剃、刮、捏、拿、捶、按、掏、剪等技艺,他样样精通,收费也便宜:剃头5元、刮脸2元、洗头1元。

时过境迁,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去了,张际礼的理发生意也逐渐冷清,客人除了一些老人就是小孩。“我有3个儿子,但没有一个人愿意传承我的手艺。”张际礼说这句话时,略显无奈。“在农村,剃头匠越来越少了,会剪头发的年轻小伙子都到镇上开店去了。”

即便如此,老张依旧喜欢背着皮囊走村入户,给一些岁数大的、不能出门的老人上门服务。92岁的村民赖爷爷腿脚不便,他的头发一直都是张际礼理的。“我一年剪6次头,不知道老张还能帮我剪几次哦!”赖爷爷拄着拐杖走了几步,继续说道,张际礼50多年前给他的爷爷、父亲和他理发、修面,后来又给他的儿子和孙子理发,一辈子竟然服务了他家五代人。老张的“头上功夫”,了得!说完,赖爷爷呵呵笑个不停。(朱立煌)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