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陆军军官学院:画好新一代军校学员的标准像

陆军军官学院:画好新一代军校学员的标准像

不久前,一场关于“新型陆军初级指挥人才标准”的大讨论,正在陆军军官学院学员们的头脑中掀起一场思想风暴。一个个问题像一面面镜子,照清楚学员思想中的误区,照明白学员该有的样子。

陆军军官学院党委深刻认识到,只有把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立起来,画好军校学员的标准像,才能打通主题教育“最后一公里”,培育更多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栋梁之材。

青年代表着军队的未来,青年强则军队强。在蓬勃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陆军军官学院的学员们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他们、属于未来的答案,昂首阔步地行进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

梯级提升通过思想“船闸”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前,一场涉及1600多名学员的思想问卷调查,问出了学员思想的实情、问出了思想教育的薄弱环节、问出了让政治工作者脸红冒汗的真实状态。

展开调查问卷,记者看到,诸如“怎么看待党内腐败问题”“对整风肃纪有哪些忧虑”“怎样看待社会上对军人的负面评价”,这样尖锐敏感的问题比比皆是。

“真实、客观地了解学员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知‘水位’,是我们树好 ‘靶标’、有的放矢地开展好主题教育的前提。”该院政治部领导告诉记者,“发现认知上存在的偏差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

翻阅问卷分析报告,一些学员的答案令人深思。比如,有个别学员对我党我军的历史了解不够,兴趣不浓,对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的认知认同和尊重敬仰不够不觉;8%的学员认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没有宣传的那么严重;2%的学员表示灰色段子、小道消息自己不传不信就行了,有人作为茶余饭后谈资危害不大;4%的学员认为“腐败问题属于市场经济的产物,见多不怪”。

这些人数尽管不多,且多在低年级,但却是思想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的观点从何而来?

在学员思想调查座谈会上,大一学员王亚博直言不讳:“比起教员‘高大上’的理论灌输,我更愿意上网听听‘罗辑思维’,喜欢他的观点表达方式。”这番话,引起了该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吕杰主任的深思。

“罗辑思维”为何物?何以具有如此魅力?听完几期节目后,吕主任明白了其中的原由:“‘罗辑思维’是一档网络视频节目,它以独特的观点、新锐的视角,传播人文社科领域的相关知识。这档节目把姿态放低,把用户捧高,受众的兴趣点就是引爆点,在互联网上人气‘爆棚’。而我们恰恰总是调门过高,没有考虑学员思想水平的参差不齐,总想把先进理论一蹴而就注入每个学员头脑。”

新一批“95后”学员,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撞上他们的互联网思维,引发了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旋风。

学院专门邀请全军政工网负责人给政工干部授课,阐释大数据时代用户思维给政治教育带来的深度改变;选派政治理论教员到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旁听传播学课程,深度了解受众心理。

这不仅是眼界的拓宽,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我讲你听”的宣讲课少了,“你讲我导”的研讨课多了。

从知识背记到溯源寻根,学院充分发掘大别山红色研究所的教育资源,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大蜀山烈士陵园开展现地教学,让学员们在红色现场触摸历史、感悟责任。

学员喜欢有问题问百度,但百度出来的信息一定真实吗?教导员俞波,一堂“教你如何火眼金睛百度淘‘真金’”的网络信息教育课,让学员学会如何辨析网络信息真伪。

学员喜欢议论时事热点,但网络“大V”们的观点一定正确吗?学院基层党的创新理论辅导专家工作站成员汪庆明副教授,在授课辅导时,经常主动引入热点话题、引导学员如何辨析正误。他说,议热点就像打“疫苗”,议明白才能有“抗体”。

有了“抗体”,学员在“带菌”的社会环境中能否做出免疫反应?假期里,学员初正的微信“朋友圈”里出现了一条“关于军人生理学”的段子,他以“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三进火场被重度烧伤的现实事例,有力反驳了这一谬论。

循序渐进的精确引导,去伪存真的讨论辨析,情感体验的沉浸效应,使学员的观念“水位”不断提升。而要保持“水位”不回落,需要长效巩固不断线。

该院领导向记者介绍到,学院按照奠基、提升、巩固、强化四个阶段,通过“铸魂工程”对不同年级、不同观念水平的学员实行阶梯式引导。以学员为主体,引导学员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形成了知识奠基、情感引领、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了学员可感可触、乐于接受的“营养套餐” ,使广大学员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中,把有灵魂作为立身做人、履职尽责的根本,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决听从党指挥,切实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对接战场突破本领“隘口”

手榴弹明明精准地投进了目标区域却被判定成绩作废!这让学员钟道飞心生委屈,全班战友更是愤愤不平。

“刚才投弹口令已明确‘前方30米处,有敌接近’,但钟道飞却没有采取任何隐蔽动作,而是直接投弹。如果这是真实的战场,他早已牺牲了。”现场监考教员唐彬的一席话,让大家哑口无言。

事情已过去一段时间,但钟道飞依然印象深刻。主题教育活动对照检查中,他主动揭短,查找了自己在实战意识不强,训练标准不高等方面存在的4个问题。

学员朱军军也曾对教员的一些做法不解:往帐篷里扔催泪瓦斯检验学员戴防毒面具的速度和质量、把学员“扔”到山野里进行定向越野、下雨天仍然继续组织战术考核……

训练场边,学员四旅政委侯怀兵对照“有本事”的标准,组织学员对比反思:从单兵素质到团队协作,从基础体能到战斗技能,从强调分数、秒数、环数、米数到实战应用,到底自身还存在哪些差距?

思想在讨论中升华,认识在对比中提高。学员们找问题、列清单、知不足、明方向。

学员何泽然凭借过硬的射击技能被战友称为“神枪手”。但在4月初该旅组织的营际军事技能对抗赛中,面对射击教员临时设置的团体协作射击科目,作为班长的他配置人员火力不当,导致全班总体射击成绩丢分严重。赛后复盘,何泽然对自己战场临机指挥能力不足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在该院实施的“日养成、周集中、年综合”的三级训练体系中,科目设置向实战聚焦,训练标准与战场对表,训练条件向部队靠拢,学员们在近似野战化的训练环境中,对决能力、比拼意志、砥砺胆气、锤炼谋略。

“军事院校是培养打仗人才的,要像打仗一样训练,让军校大门直接对接战场!”该院领导介绍说,学院结合承担总部教学改革试点任务,重新规划设计了学员成长“路线图”。利用四年时间,让学员逐步完成从一名地方青年向合格士兵、合格战斗员、合格班长、预任排长的转变,配套构建了“科学文化、军官素质、兵种专业”三大基础核心课程体系。

培养路径已然明确,但部分学员的认识却没有跟上,认为:军事素质过硬到部队能够服众、便于树立威信,而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派不上用场。

军事运筹学课上,张庆捷教授谈起了兵棋专家张国春的故事:“张国春副教授曾是空军电讯工程学院的一名学员,毕业第二年,考入国防大学攻读军事运筹学。他运用所学的知识,与团队一起成功研发出我国首个实战化大型兵棋演习系统,给我军军事训练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今天,你们同样在学习军事运筹学,你们能像他一样为强军兴军作出更大贡献吗?”一番话,说得学员心潮澎湃,加深了学好科学文化也是打仗本领的认识。

曾被选派赴土耳其参加国际学员周的学员李承耀,走上旅里的主题教育“强军论坛”,讲述了他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成为10名外军学员的组长,带领团队完成船只机动、模拟战斗对抗等竞赛科目,并取得了第一名优异成绩的过程。李承耀说:“外军学员实战意识非常强,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在处理实战化科目中表现出很强的综合素质。”

主题教育活动的落地生根,使学员深化了学习力就是战斗力,就是军队活力和生命力的认识。课堂上,学员们更加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力量;训练场上,学员们提高打赢本领、制胜未来战场的愿望更加澎湃。

开办《陆军大讲堂》,让学员与军事名家“面对面”。当军事科学院杜文龙研究员一出场,便引爆全场,而他所做的陆军发展的专题报告,更是让学员们直呼“过瘾”。

组织《军校男子汉》真人秀活动,让正在学院学习的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孪生兄弟祖国强、祖国昌;全军特种兵狙击手比武第一名宁存灿等精武标兵来到训练场,与大家来一场军事技能的“巅峰对决”,比一比谁是“真正男子汉”。

组建运行33个人文实践与科技创新类俱乐部、22个军事实践技能与竞技体育类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员参与其中,在开拓视野、拓展思维、提升素质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承升级攀登精神“尖峰”

有人质疑,沉浸于和平的环境,沐浴着温暖的呵护,敢打必胜的血性豪情在军校学员身上还有多浓?

在陆军军官学院,大二学员杨根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

该院实战化旅际联赛开赛前,在一次障碍训练中,杨根庆胸口受到撞击隐隐作痛,一心想着比武的他并没在意。比赛当天,在最后一项6公里武装奔袭科目中,他强忍56斤重负荷带来的胸口剧痛,坚持与战友一起完成了比赛。赛后经医院检查,他左胸第六根肋骨骨折竟然超过了一个星期。

前不久,在该院学员三旅组织的“谁是你身边最有血性的人”的评选中,杨根庆高票当选,成为学员争相学习的先进典型。

在陆军军官学院,像这样的血性学员还有很多。

“铁人”马兵打着钢板单手做俯卧撑,以全优成绩通过总部毕业联考,当时留下来的照片被收藏在该院院史馆;“硬汉”赵文举强忍双肾结石的疼痛,与队友勇夺陆军学历教育院校军事技能比武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他们的血性故事成为了主题教育活动中的鲜活教材。

然而,该院学员三旅政委路群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员对信息化战争中血性标准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的认为训练场上掉皮掉肉不掉队才是血性,有的认为信息化战争的技术比拼中血性已不再重要。

“从钢少到钢多,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制胜密码代代相传,从集团冲锋拼刺刀到超视距作战指键间的搏杀,我们的血性标准有没有与时俱进?”在该旅组织的“有血性”专题微讨论中,路政委开门见山抛出的这个问题,打开了学员们关于血性新标准思考的另一扇门。

航模队员王在宇痴心航模,苦练飞行技巧,先后摔坏了35架航模。在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面对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百余所院校200多名选手,沉着冷静、不畏强敌,以稳定的技术发挥站上了最高领奖台。这算不算有血性?

学员段永飞、王森弘、孟伟组成的数学建模小组,在“高教社杯”全国大赛上,他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72小时连续奋战,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完成了高质量论文和程序代码,赢得了本科组一等奖。这算不算有血性?

学员周子翔带领的智能车电磁组,半年时间,查阅近4000份技术资料,仅为实现一个传感器功能,反复编写了几千行程序代码;为了得到最佳转弯参数,一个弯道往往需要试验上百次。他们还首次给智能车安上超声波模块,大大提高了智能车检测障碍的灵敏度,并代表安徽高校取得了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二等奖。这算不算有血性?

一番讨论过后,学员王宝龙感慨道:“现在我才认识到,有血性不一定只是在训练场上流血流汗,课堂上奋发学习、实验室里钻研课题同样彰显血性胆气。”

翻阅该院党委一号文件《关于加强青年学员战斗精神培养意见》,记者看到,该院坚持对接训练搭建平台、创设条件强固体验、遂行任务多维磨练“三位一体”的训练融入式培育模式,提高青年学员参加重大军事任务、科研攻关的涉及面和参与度,不断强化并升级学员的制胜密码和精神利刃。

走进该院院史馆,记者看到,一座座国家级、军队级奖杯上方,都配有全体参赛学员的合影,更在显著的地方标注了姓名。“急难任务最有冲击力,让每一次攻艰克难成为血性培育的磨刀石,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学院政治部领导这样介绍到。

漫步校园,从学员宿舍大楼“我们要准备打仗”的醒目标语,到各学员旅“野狼”“猛虎”“雪豹”“雄鹰”的血性文化;从砺剑亭、将帅廊,到“四有”主题宣传栏;从政工网的专题访谈,到校园广播里的血性故事;从舞台上的强军文艺演出,到广场中的军事体育活动,处处都能感受到承载浓郁血性培育氛围的武化环境。

久久为功积累道德“跬步”

学员白奥宇曾一度认为,报效祖国才算真正的有品德,助人为乐的小事根本不屑于去做。但如今,每当别人有需要,他总是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转变源自主题教育期间开展的帮扶活动。白奥宇随队去给一位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虽然心中不乐意,但他还是完成了任务。返回登车前,老人的一句话拨动了他的心弦,“好孩子,谢谢你!我什么时候还能再见到你啊?”

此后,白奥宇主动要求对口帮扶这位老人,他的内心也在一次次帮扶中实现转变。

学员二旅一份学员思想情况动态分析显示,部分学员对品德的认识持有与白奥宇类似的观点,总感到干些轰轰烈烈、影响面大的事情才有价值,才能体现品德。

针对这一现实思想状况,该旅依托青年军官志愿者服务队这一平台,定期组织学员参加常态化的社会公益活动。免费维修家电,看望孤寡老人,开展国防教育……一项项活动,让雷锋精神的旗帜始终飘扬,学员也在实践中感知到道德的力量。

该院志愿者受邀参加安徽卫视“男生女生向前冲”节目,获得六台冰箱奖励,最后全部无偿捐给对口帮扶的蜀山区南七街道贫困家庭。参与活动的学员甘立诚告诉记者,当他看到受捐家庭感激的目光,更加懂得了军人品德的内涵。

该院学员一旅政委袁运明告诉记者,知易行难!品德的培育是一门大功课,需要从平时的小作业做起。口号人人会喊,但是如果不能让学员在平时积累起“小德”,那么“大德”的培育很可能流于形式主义。

除了在实践中让学员躬身笃行,该院还通过人物评选活动来引导学员纠正认识偏差。

记者看到,在406营“年度十佳人物”名单中,获奖人员既有“学霸”,又有训练尖子,还有一些成绩比较突出的学员。然而,一名学员的获奖原因却让人感到一丝“意外”。

学员魏军进认真负责地保管理疗器,腾出自己下铺的床为全营伤员提供治疗服务,还用自己的津贴购买拔罐器为伤员治疗。最终该学员以98.6%的得票率当选该营年度十佳人物,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理疗师”。

看似意外,深思起来却合情合理。学员吴昊告诉记者,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把小事都能做得很精彩的人。不起眼的小事,坚持不懈地去做,也能成就自我。

前不久,在该院校园网上,一篇讲述学员陶昱和父亲之间亲情故事的报道,感动了全院官兵。

陶昱的父亲曾是一名老兵,因突发脑溢血入院抢救,医院七下病危通知书,但家人一直对陶昱隐瞒病情。气管被切开后,父亲自感时日无多在纸上写下:“告诉儿子,我为他骄傲”。最终得知实情的陶昱赶到医院时,度过危险期的父亲开口第一句话竟是“你回来干嘛?我没事,赶紧回部队,别耽误工作!”

在父亲的一再催促下,陶昱第二天含泪踏上了返校的列车。回到学校后,陶昱继续奋发学习,立志不辜负组织和父亲的培养。

记者在该院了解到,家风传承的动人故事还有很多。学员张振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多年来她坚持用日记记录与儿子的点滴交流,鼓励儿子一心报党恩,走好从军路。张振读后,含泪写下《那些年的不容易——读<妈妈未装订成册的书>感悟》,获得学院主题教育征文比赛二等奖。他在文中写到:妈妈身上坚强、勇敢、不服输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给予我不竭的力量源泉,让我有勇气在荆棘崎岖的军旅路上一路前行。

学员自发成立的“绿飘带”环保小组,发起了“珍惜一粒粮、节约一滴水、省下一度电”的“节约在校园”行动;针对部分学员大手大脚、过度消费的现象,学员罗浩发起“少淘一次宝,多买一本书”活动,受到学员的广泛响应。

多年来,每到假期,该院都会在学员中开展以“读一本好书,提高品德修养;写一篇好文,经常自省自悟;做一件好事,在行动中修炼自己”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活动,并通过讨论交流、征文评比、文艺创演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学员二旅政委陈国胜告诉记者,培养初级指挥军官必备的道德素质,要让学员从个人的“私德”做起,积累身边“小德”,成就人生“大德”,在扎根基层、献身使命、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放飞青春梦想。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