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你可能知道《孙子兵法》,但古者兵法远不止于此

你可能知道《孙子兵法》,但古者兵法远不止于此NO.1战国时期吴起的着作——《吴子》

《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

《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

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

《吴子》是在奴隶制崩溃后封建制度确立,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充分展示了新的战争形势下的战争艺术。

其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

你可能知道《孙子兵法》,但古者兵法远不止于此

NO.2传说中姜太公的着作——《六韬》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黄老道家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韬》

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

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你可能知道《孙子兵法》,但古者兵法远不止于此

NO.3 秦国军事家尉缭的着作——《尉缭子》

此书开始是由尉缭的太爷爷担任魏国国尉时写的,当时此书没完成。然后由尉缭的爷爷担任魏国国尉时继续补充,此书也未完成。

再然后由尉缭的父亲担任魏国国尉时再继续补充,此书仍然未完成。最后由我们大名鼎鼎的秦国国尉尉缭进行最后的完善修订,经过了尉缭四代人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此书。

尉缭子隐居前将此书最后献给了秦始皇,然后隐居去了,尉缭子后来收了个徒弟叫韩信! 而张良的师傅是黄石公,就是商山四皓里的夏黄公,他们是同一个人。

当时秦汉五大隐士除了商山四皓,另一位是五大隐士里排名第一并教授韩信鬼谷九兵的尉缭子!

作为鬼谷派军事爱好者来说,《尉缭子》甚是不错而且让人非常有研究兴趣,此书您若收藏了是绝对值得的!

NO.4唐代兵书——《太白阴经》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军事著作。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称《太白阴经》。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作者为唐朝的李荃。

此书内容丰富,这部兵书本于君王昌明,国家富强,内外兼修之旨,论次军事攻守战取之法,颇含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

李荃在进书表中称:“人谋、筹策、攻城、器械、屯田、战马、营垒、阵图、囊括无遗,秋毫毕录。其阴阳天道,风云向背,虽远人事,亦存而不忘。”,后人非常重视。

NO.5论述实际用兵的问题的兵书——《虎钤经》

《虎钤经》是中国宋代著名兵书。“虎”为“虎符”,即“兵符”,“钤”即“锁钥”,《虎钤经》即为开启兵符锁钥之书,掌兵权者应备之经。

许洞撰。共二十卷、二百一十论。该书始撰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完成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

现存有明嘉靖刊本及清《四库全书》等刊刻本。

《虎钤经》吸收了《孙子》和《太白阴经》的精华,使之更加通俗易懂;根据天时人事的变化加以推衍,既祖述古人,又有作者的见解。

其中奇谋诡道,凡适于兵家需要,就广为搜罗,不受“六经”的束缚。该书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

NO.6、7 戚继光练兵时的着作——《练兵实纪》《纪效新书》

戚继光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作为其军事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教育思想,也同样为后人所瞩目。

他的军事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了为谁而战、爱护士卒、“实战”训练、严肃军纪和尊师重教等五个方面。这些思想对我军的发展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NO.8 齐威王时期——《司马法》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一百五十五卷。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

晋唐之间,杜预、贾公彦、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立说的根据。可见《司马法》当时仍具有军事权威著作的声誉。

《司马法》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

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NO.9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

《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隋书·经籍志》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概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

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

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共收竹简 孙膑兵法

364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下篇内容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也存在着编撰体例上的不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

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收入《孙膑兵法》凡16篇,系原上编诸篇加上下篇中的《五教法》而成,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

NO.10最早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

《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定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

《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

《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 :“形”指具有客观 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斗的物资准备;“势”指主观易见,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配置,士气勇怯。

《虚实》主要讲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的敌弱我强,最后以多胜少。

《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

《九变》讲的是 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战略战术。

《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和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依“主客”形式和深入敌方的程序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此书影响。

编辑;袁载誉

微信号/QQ号:3108286070

欢迎加好友一起交流学习指正,一起读史,一起成长。

版权申明:若您觉得我们侵犯您的权利,评论留言即可,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