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校长天大聚焦“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中外大学校长天大聚焦“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李家俊

中外大学校长天大聚焦“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龚克

中外大学校长天大聚焦“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Peter Hфj

中外大学校长天大聚焦“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Bertil Andersson

中外大学校长天大聚焦“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吴朝晖

中外大学校长天大聚焦“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Ramon Wyss

中外大学校长天大聚焦“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郭东明

中外大学校长天大聚焦“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朱崇实

为了纪念建校120周年,天津大学于2015年10月1日主办了“2015中外大学校长圆桌会议”。汇聚海内外知名大学校长、顶尖教育专家,共商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享治学育人理念,共同研讨“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李家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天津大学校长。英国威尔士斯旺西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现在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能力。扎根中国大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天津大学完成“兴学强国”使命的新任务和新征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在选择性学习和借鉴西方大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国情进行创新实践。在中国,大学与社会紧密结合,把知识创造和服务国家有机统一,应该是大学的价值目标和创建世界一流的必然路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最关键的要素,是提高创新能力,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下进行探索和实践。中国大学,必须自觉担当起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使命,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方法,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合作,聚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与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学、科研团队交流与合作,在对真理的争论中,在与世界的竞争中,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郭东明:大学精神与使命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我们探讨大学精神与使命这个命题,常谈常新。我认为重点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应对时代变化,二是如何传承大学精神。

我认为,大学精神应该以不变应万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内涵,但基本的理念不该改变。120年前,“兴学强国”是中华民族、也是现代大学的首要任务;120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发扬新时代大学精神。大学应该培养具有胸怀、品格、使命、理想的人,成大事者必须要具备这些素质,我们办学、教书育人就应该注意从这些方面培养。

竺可桢认为“大学是社会之光”,即大学要坚守内在的品格。大学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要担当时代的使命,为国家、为时代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大学还应拥有追求卓越的理想:站位高、目光远、行动实。

Peter Hфj:关于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问题

昆士兰大学校长。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化学和化学专业。拥有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科学硕士学位,光合作用博士学位,哥本哈根大学荣誉博士,南澳大学荣誉博士;澳大利亚研究所理事,加强出口管理指导小组副主席,edX大学顾问委员会委员,2014年,被任命为大洋洲地区汉办高级顾问。

知识产权对于大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科学研究不应该受到纯利益的驱动,通过良好的法律方法和现有实践,把知识产权建立起来,实现良好的法律结构。而且我们还可以采用更多的方式,而不只是知识产权一种方式。

我们在处理技术转移问题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把大学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是伙伴关系的一个层面,比如联合发表论文,这可加速研究工作。2.联邦政府拨款萎缩,带来了挑战,我们制定了目标,与产业合作,创收,目标是翻番。需要对合作进行合作伙伴管理,需要既懂学术又懂管理,大家要一起合作,否则大家都没有光明的前景。合作关系可以是多个层面的。

确实,很多企业没有非常专业的基础知识,大学关注的是上游的,公司关注的是短期的,大学关注的是长期的。我们需要关注企业的繁荣,他们交税给大学作支撑,否则两败俱伤。大学和企业需要实现一种平衡关系。

Bertil Andersson:大学治理核心在于自治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国际知名植物化学家,曾发表300多篇研究论文,其中包括植物光合作用、生物薄膜及弱光逆境的研究。他在奥地利的维也纳荣获“威廉·埃斯内”奖章(Wilhelm Exner Medal),同荣膺此殊荣的杰出科学家齐名,其中包括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他也荣获超过12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

南洋理工大学是从工科大学转型成为综合性大学的。如何转型?大学就像万吨巨轮,船大不好调头。但是,新加坡的大学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都进行了全面改革。以前我们的教育部门管得很细,现在逐渐放宽,大学的独立性越来越强。

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我们的管理权在校董会。而校董会的组成人员,有企业家,也有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学者,人员组成丰富,且具有全球视野,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同时,校董会也适度放权,使教务长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大学校长的决定很重要,如果校董会争执不下,就由校长来做决定。

大学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使我们的教师资格体系融合了国际标准和作风,不断提升标准。当我们提升标准的时候,学校内部也会产生紧张态势,我们制定了十年路线图,不断引进同行评价内部委员会等最佳实践,很多教师因此离职。我们需要塑造大学全新的形象,必须有所割舍。以往,国内许多优秀人才被美国招聘,现在风向在转变,国外最优秀的教授更愿意来到新加坡,这得益于我们开放的态度。我们不去看排名,但是我们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学科布局都很出色。学生有很强的个性化,国际化程度很高。

龚克:大学精神之我见

南开大学校长。获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博士学位,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科学咨询委员会”(SAB)成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副主席以及WFEO信息与通信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常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委,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我认为,办学校还是要讲一点精神的,大学在社会上应该是最讲精神和理想的地方。大学精神不能只放在嘴上,要真的去做,如果说一套做一套还不如不说。具体而言,大学精神应体现在独立负责、求真务实、守正创新、面向未来上。

天南大共同建立了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其重要意义不仅是两校合作,而是真正承担了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很多人都害怕化工。希望化工厂越远越好。我们的协同创新中心要解决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大学在现实中面临的压力是不得不面对的。如果学校需要得到支持,首先就要得到认可。大学排名并非不重要,但不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唯一标准。

吴朝晖:大学治理创新

浙江大学校长。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十五”“863”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十一五”“863”信息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现代服务业支撑计划专家组副组长。主要从事智能技术、软件平台技术与实时嵌入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我认为,大学治理创新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现代大学治理的结构和职能不断变化。德国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出现后,任务更加多,结构更加复杂。高校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不断演变。

二、全球化和信息化。大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呈现国际化和本土国际化。而信息化包括网络化和扁平化。网络化外部环境和其他组织的互联,在获取资源的同时改变治理结构。扁平化缩短了权力运行的链条,聚焦到学校和院系的两个方面。

三、向开放式治理结构发展,扎根中国办一流大学,办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浙大有近300个二级学科,是C9大学中最全的。我们去年竞争性经费30亿,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0,7个进入前100,18个进入前1%。

我们目前正在努力做的事情,一是依法治校、依规治校,二是简政放权,把权力放到院系。这就是浙江大学综合改革的内容和要点。

Ramon Wyss:利用大学的资源为社会带来解决方案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副校长。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理论核物理教授,1995年3月获得由皇家瑞典科学学院颁发的Edlundska奖。2006-2010于CLUSTER (12所欧洲高校科技联盟)任秘书长。与中国的大学合建了联合研究中心,开发了上海佳通瑞典中心,开展了与清华大学的校园合作项目。

120多年前,我祖父曾经来过中国,当时在上海从事技术的传播工作。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坐落在斯德哥尔摩,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大学,拥有170000多名学生,为瑞典培养了30%的工程师,约900万人。学校独立筹资,受政府的影响较小,相对而言政府给予资助也较少,主要用于科研工作。学校得到产业界的资助和支持,而大学的科技成果对产业界的贡献也很大。

我认为,工科大学发展的趋势是朝着计算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引导学生利用好这种趋势。有的大学提出,要充分利用数据库、结构化的工具,我们做的是如何用计算机来辅助工程的发展。我们不研究计算机本身,却用它来辅助工程,并让学生也拥有这种能力。比如,联合国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中的饮用水目标,例如坦桑尼亚,没有办法获得清洁水,当地老百姓只能去水沟,使用脏水。我们做出了解决方案,希望给所有人清洁的水。今年,我们开启了开放实验室项目,把实验室的大门打开,让斯德哥尔摩其他大学来我校做实验。很多人被吸引,包括学生团队,每个团队试图用工程方法来解决社会上的现实问题。我认为,把问题变成机遇,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朱崇实: 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厦门大学校长。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个人独著 1部,合著8部。曾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等多个奖项。

我们处在一个令人激动而又令人迷茫的时代。一方面是科技的飞速发展、财富的急剧爆炸;另一方面是贫富差距的鸿沟越来越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到现在13亿人口中,还有4亿多无法用普通话交流。他们势必越来越和时代脱钩。

这就是一流大学的神圣使命,一流大学应当植根于社会但又高于社会;要融入社会,但更要引领社会。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在科技上引领社会,在经济上引领社会,更要在思想上、文化上、人文精神上引领社会。

当今的一流大学毫无疑问要不断保持科技的创新,但是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塑造,一流的大学不仅要加强科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样要重视人文与社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