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贵州省“文朝荣式好支书”风采录

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党支部书记

王玉和

把小鸟笼做成大产业

细致的竹片在村民们手中来回穿梭,一个个制作精致的鸟笼随风轻轻摆动。这是有“鸟笼村”之称的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特色景致。

“我和妻子制作好鸟笼就交给合作社统一销售,我们一年能收入5万多元嘞。”村民杨昌锦告诉记者,卡拉村能有今天的光景,多亏了村支书王玉和的努力。

养鸟、逗鸟是苗家人闲暇时一大爱好。在卡拉村,许多村民从小就会制作鸟笼。在杨昌锦看来,2004年上任卡拉村党支部书记的王玉和独具“慧眼”。“不是王支书决定把我们用来‘玩’的鸟笼作为一项产业来培育,哪有今天的‘鸟笼村’哦。”

为了提高加工鸟笼的技术,王玉和将自己积攒的钱购买了30台台钻,自制80把手式打孔机分发给农户。同时,还买了一台价值5万多元的大型鸟笼加工机,从事鸟笼生产。

在王玉和带动下,该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和“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生产鸟笼,经过10多年努力,使之成为了卡拉村的“金饭碗”。

贵州省“文朝荣式好支书”风采录

王玉和(右二)向游客介绍卡拉村的鸟笼。本报记者熊诚摄

目前,卡拉村共成立鸟笼制作合作社2个,社员300余户,农户年均纯收入50335元,占家庭总收入的93.5%,鸟笼年产量达到10万只,光淘宝网销售点就有6家,年产值约650万元。

与此同时,该村通过支部带动、党员参与,积极开展“双培双带”活动,注重将党员培养成发展能手、致富能人、技术人才和带领群众发展增收的“金种子”;并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村干部。目前,卡拉村有18名党员被培养成致富能人,9名致富能人被培养为党员,党员队伍带富能力得到增强。

村民生活好了,王玉和又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上来。他把改善村风民风、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作为工作突破口,结合“五户联保”工作,采取群防群治、联户联防措施,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治安防范体系。

同时,积极开展“农民文化家园”、“美德在农家”、“文明生态富裕村”等创建活动。去年,该村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6户、科技示范户6户、“五好”家庭4户;组建了一支32人的文艺表演队。

近年来,卡拉村党支部和卡拉村先后被黔东南州、丹寨县以及龙泉镇评为“红旗”村党支部、“五好”村党支部、先进村党支部和“文明村寨”。

新蒲新区礼仪社区礼仪村党总支书记

唐昌琪

女支书冲在前

衣着简朴却不失大方,纯朴的眼神,略带腼腆的笑容,记者眼前的这位中年女子,就是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新蒲新区礼仪社区礼仪村党总支书记唐昌琪。

1997年,唐昌琪进入礼仪村村委工作,从计生专干到村委会副主任、主任、村党总支书记。她回忆,1997年刚进入村委工作时,村委是借钱发工资,一直持续到2005年。那时,她已是村委会副主任。

当年,遵义市原黔北禽苗交易市场搬迁需要找地方落户。唐昌琪积极争取项目落地到礼仪村,又动员村组干部用自家房屋向银行作抵押申请贷款100余万元,让群众用土地入股,建起了8000余平方米、黔北最大的禽苗交易市场。市场投入运行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村民分红了,收入增加了。

贵州省“文朝荣式好支书”风采录

唐昌琪(右二)走访群众。通讯员刘娜娜摄

她先后带领群众建成占地60余亩的礼仪煤矿经营市场,引进占地70余亩的礼仪钢材市场和遵义“恒聚和”商混企业。到2013年,礼仪片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征地拆迁时,礼仪村已积累村级集体经济2600余万元,人均收入达16500元。

自征地搬迁工作开始以来,唐昌琪天天早上7时出门,连午饭都在工地上吃,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办公室,召集各组碰头,汇总白天的情况,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回到家几乎都在晚上10时以后。每天的工作都在不断重复,相同的话一天之中可能会说上百次,有的人家跑了一次不行跑两次,个别的要跑几十次。

唐昌琪说,要以心换心,你对老百姓实心,老百姓才会对你真心。要凭良心来做事,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从2010年开始,在唐昌琪的带领下,礼仪村共计征地1850亩,拆迁房屋250余栋。保障了辖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顺利推进,为辖区筹建项目、招商引资等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唐昌琪在礼仪村工作近20年,村民们谈起这个看起来有些大大咧咧的领头人,纷纷说:“这个人很好,耐烦、仔细,嘴巴甜,干事总冲在最前面。”

记者与唐昌琪交谈,听到最多却是“工作都是大家做的”、“理解”、“将心比心”这样的字眼。说起自己,她平淡地说:“作为总支书记,就应该冲在最前面,只有这样,干部们才能被你带动,群众才会信任你。”

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党总支书记

杨再炼

十年辛苦为村民

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是远近闻名的产业村,去年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而说起鱼良溪,就不得不提杨再炼。

2004年12月,杨再炼当选为村支书,扛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担。

当时的鱼良溪,交通条件差,没有产业支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而杨再炼已买了辆中巴跑客运,还经营了一家预制板厂,年收入不下10万元,生活有滋有味。

“一个人富不算什么,要让整村人富起来,心里才踏实。”杨再炼抱着这样的信念,卖掉客运车,将预制板厂交给他人打理,拿着微薄的村干部报酬,全身心带领群众发展特色种植。

2006年,浙江农民来鱼良溪租地种起大棚西瓜。很多村民不以为然,杨再炼却主动讨教种植技术,跟着试种了几亩。一年下来,效益明显。

在杨再炼的动员下,村民们纷纷发展西瓜产业。第二年,该村西瓜种植达800多亩,收入上万的群众有40多户。

经过几年发展,西瓜已成为当地一张响亮名片。杨再炼却意识到,只发展西瓜,产业结构单一,受市场等因素制约较大,必须拓展新的增收渠道。

他先后引导村民发展草莓、葡萄等产业。去年,杨再炼还带着20多户种植户发展猕猴桃产业,在该村流转1500亩土地建起了猕猴桃发展基地。

很多村民依靠发展特色种植业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杨再炼又打起了新算盘,除了促进产业增效,还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

目前,该村依托全省“5个100”工程的江口县闵孝现代高效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区,农旅结合,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区。此外,该村投入50万元修建可容纳60多人的培训中心已投入使用。投资100万元的鱼良溪农业公园休闲度假酒店正在建设中。

对群众而言,杨再炼不仅是致富路上的“领头雁”,更是生活中的“贴心人”。逢年过节,杨再炼都会自掏腰包,为村里的孤寡老人、残疾群众购置礼物,发放慰问金。

“除了让他们享受低保,我们还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杨再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村里有17名残疾群众,杨再炼优先把他们安排到村里的猕猴桃基地上班。他还计划建生态养猪场,让残疾群众管理,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2010年,杨再炼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去年4月,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10年时间,杨再炼从“小老板”变成了“老村干”,每天为群众忙忙碌碌,有人说他不值得,而他却说:“只要群众富裕了,什么都值得!”

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桐木村党支部书记

唐文成

种养并举山村变样

桐木村位于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全村人口776人。以前,村里大部分人外出务工,小部分在家从事传统农业,年人均收入常年在2000至3000元之间。

今年41岁的唐文成,2012年10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改变桐木村,让老百姓有更多收入。”唐文成说,从2012年开始,桐木村引进两家公司,发展油茶和生猪养殖两大产业,开始了让村子改变的历程。

桐木村原有油茶树1000余亩。然而树龄老、挂果少,老百姓从油茶树获取的收益越来越少。

2012年,村支“两委”不断奔走,引来江西缘河公司,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新建了1000亩油茶基地,3年挂果产生效益后,村民和公司以三七比例分配收益。

同时,对全村老油茶树进行“高接换冠”,增加全村油茶产量。油茶改造后,亩产可提高50公斤左右。

种植初具规模,唐文成又把眼光放到养殖上。

通过驻村干部和镇政府大力支持,桐木村成功引进温氏集团,在村里建起温氏养殖小区。

养殖小区占地50亩,总投资360万,建设标准化圈舍10个。每个圈舍600平方米,可养殖生猪300头。

今年4月底,该基地已陆续投苗2389头。“养殖小区的猪苗、饲料、技术都由温氏公司提供,每头猪以每斤7.1元的价格保底收购。”唐文成说,这最大限度降低了村民风险,保障村民利益。

两个产业让全村发展有了起色,如何改变村集体经济“空壳”的状态又成了唐文成最头疼的问题。

“经过反复讨论,村里决定‘三条线’并举,壮大集体经济。”唐文成口中的“三条线”指的是三个壮大集体经济的方法。

首先,把村里闲置的三间村级活动室出租给村民开设农家乐,每年可收入租金1万余元;

对村里建设的养殖小区,村支“两委”协助解决路、电、水,每出栏一头生猪,收取2元钱管理费;

此外,村委会通过努力,从当地农信社贷款30万元,成立面条加工厂。6月初,面条厂正式开业,每天生产面条2000斤,销售到玉屏县内的各大农贸市场。

2014年,桐木村人均年收入已达5500元,比上年增加了1200元。

收入增加了,文化生活也不能落下。

“去年,我们请了一个舞蹈老师,成立了两支舞蹈队。”唐文成说,现在村里每天都能看到跳广场舞的村民。去年,村里还组织举办了一台“农民春晚”。

“我们村位于茶花泉景区的核心区,发展乡村旅游前景良好。”唐文成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2家农家乐,接下来将鼓励更多农户开设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黔西县永燊乡复兴村党支部书记

龙明举

脱贫路上主心骨

“你们村的贷款全部还完了。”听到乡信用社的这个消息,黔西县永燊乡复兴村支书龙明举长长舒了口气,全村120余万元的贷款压在他头上整整7年,终于可以睡个安生觉了。

2008年,复兴村得到危房改造项目,需要村民出部分钱,复兴村群众穷,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咋办?龙明举跑到乡信用社沟通,用自己在永燊街上的资产做抵押担保,让村民们到信用社贷款。

村民们一贷就是120多万元。当年,这个彝族布依族山寨的房子就全部变成青瓦白墙的黔西北民居。

此时的龙明举已在复兴村担任了四年村干部(两年村主任,两年村支书)。四年了,复兴村百姓还是如此贫穷,龙明举心里很不是滋味。

复兴村三面环山,村民们散居在山坳里。2004年以前,村里不通公路,全村只有4间瓦房,其余全是草房,人均收入不上500元。在外打工多年有了积蓄的龙明举不愿再回到复兴,在永燊街上买地基修了房子,开铺子烤烧酒搞养殖,日子很殷实。

乡领导找到龙明举,要他发挥自己的致富才能,带领乡亲们发展。龙明举先有些犹豫,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责任,让他最终选择了担当。

出任村主任后,龙明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一年时间,龙明举带领乡亲们打通了复兴出山的公路。2006年,龙明举支书、主任一肩挑,他把接通村里水电作为第一件大事,马不停蹄跑县委政府、跑部门,组织乡亲们投工投劳。两年后,村里的电灯亮了,自来水流进了水缸。

水电路通了,抓经济发展是头等大事。这些年,复兴村村民们已经穷得没了志气,没了信心,整天喝酒。恰巧此时,复兴村成为了乡里危房改造重点村,村民们拿不出钱。龙明举决定冒险,用自己的资产作抵押,为村民贷款修房子,希望借此把村民们脱贫的志气扶起来、致富的信心提起来。

房子修好后,寨子里的年轻人纷纷背着行囊去了远方,他们要打工挣钱还贷款。全村1166人,一下子外出480人。有了盼头,有了希望,有了责任的外出打工者汇回了一笔笔钱,还了贷款,有了积蓄,复兴村依靠劳务经济逐渐摆脱贫困。

为让外出的打工者安心务工,2014年,龙明举在村子里成立了和谐互助协会,每个村民组成立了和谐互助小组,动员有条件的打工者捐钱成立互助基金,对村里老弱病残丧失劳动力的群众进行帮扶。

互助小组每天抽出两个组员,轮流接送读书的孩子,并轮流巡夜,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里坐坐,聊聊天,看看有什么困难。农忙季节,劳动力跟不上的,就组织互助小组集中力量帮助。

劳务经济让复兴走出困境,可打工终究不是长久之策。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发展产业,才是复兴村的小康之路。2010年,龙明举带领村民种了320亩豇豆,2011年种了300亩辣椒,2012年种了800亩制种玉米,皆因天旱没有成功。

种植走不通,就走养殖。龙明举带领村民们绿化荒山,种上750亩核桃,计划再种上石榴、刺梨,然后发展养牛和养羊。

“复兴摆脱贫困奔向小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一直带领村民们奋斗,直到实现小康。”龙明举语气坚定。

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党支部书记

朱昌国

倾情浇灌石头开花

走进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金银花爬满山坡,田地里庄稼长势良好,漂亮的布依族民居错落其间。从昔日“石旮旯”,到今天的“米粮川、金银山”。这些变化,离不开党支部书记朱昌国的倾情付出。

冷洞村属典型喀斯特山区,过去被称作“贵州沙石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我们没有放弃。”朱昌国说,全村人都没有屈服,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团结,只要吃苦耐劳,凭冷洞人民的智慧和双手,一定能过上幸福生活。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和特色养殖,群众收入快速增长。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00元。

早在1996年,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还是村统计员的朱昌国就因地制宜提出了“地改田”与“坡改梯”。他把自家坡地改出了1亩多水田,秋收时节每亩收获1000多斤谷子,比种玉米划算得多。“大伙一看可行,都愿意上,可是没钱修水窖。”朱昌国积极向上级反映,全村修建了30多口水浇池,接着又投工投劳改出40余亩水田。在朱昌国的带领下,现在全村已“地变田”近400亩。

饭吃“饱”了,如何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又成为朱昌国思考的问题。“不种粮不得了,光种粮富不了!”善于学习的朱昌国积极外出“取经”,最终选定金银花作为全村致富项目。由于是新生产业,朱昌国担心村民们利益受损,先自家种植20余亩,3年后收入3万元。随后朱昌国动员全村种植,并请来技术人员,组织群众学习技术。目前,冷洞村已成立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种植金银花3200亩,建成了金银花加工厂,还注册了“冷洞”、“万峰林”两个金银花商标,群众收入翻番,全村生态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

2010年,因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在金银花面临大面积枯死的紧要关头,朱昌国和村党支部又组织全村群众一起采用“滴灌”土办法,挽救了三分之二的金银花,保住了全村群众的“钱袋子”,“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由此诞生。

这些年,冷洞村引来络绎不绝的“取经者”。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如何在石旮旯里刨出了财富。

“凭着艰苦努力,我们让石头开了花。”朱昌国告诉记者,下一步要重点打造中草药村,带领村民走上同步小康的大道。“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有梦想、理想和信念,一代接着一代干,乡亲们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