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厕所里的文明

厕所里的文明

汉代陶厕

俗话说“人有三急,如厕第一”,上厕所是我们每天必须要干的事儿,大概因为这个话题不那么令人愉快,以至于说起来都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其实,看似污秽不堪的厕所不仅为中国的农耕文明贡献着力量,其方位设置也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深奥的五行思想。

我们的老祖先究竟是怎样解决这一人生大事的呢?先来看看《左传·成公十年》里的一个离奇故事。话说晋景公“将食,涨,如厕,陷而卒”。短短的八个字就讲述了历史上死的最离奇的一位君主。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先秦时期,厕所的设置还是相当不合理的,要不堂堂国君怎么就能掉进去呢?

2014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入藏了两件汉代陶厕,使我们有机会能够深入了解汉代的厕所文化。第一件陶厕通高 21厘米,直径 36厘米,为长方形,分上下两层,整体结构像现在农村盖的起脊瓦房。上层两侧对角分建两座厕所,大小基本相等。厕所屋顶为四面攒尖的形式,厕门是打开的,每个厕内的地面正中都有一个长方形的蹲坑,厕所墙壁上开有小窗以方便透气,两厕之间设有五级台阶。中间部分为猪圈,圈后墙一圈搭有檐棚,设计很是人性化。猪圈内正躺着一只酣睡的母猪,肥头大耳,膘肥体壮,母猪周围有四只小猪正在觅食,憨态可掬。圈内还有一个长方形的猪槽,盛放饲料或水供他们享用。与陶厕同出的还有两只陶鸡、两只陶羊和一只陶狗。陶鸡一公一母,公鸡趾高气扬,母鸡肥硕温顺。最令人叫绝的是,房顶上还蜷缩着一只老鼠,拖着长长的尾巴,肥大的肚子贴合着房顶,像小偷似的,贼头贼脑地四处张望。整器放在一起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当时汉代人浓浓的生活气息。

另一件陶厕体量较小,通高 16厘米,直径 21.5厘米,为正方形,它是一个单厕与猪圈结合的形式。厕所是由长方形围墙构成的猪圈,架筑于猪圈之上,厕所屋顶与前一件相同,厕门外有便于人上下的斜坡道,厕门打开,厕内开有长方形便坑,厕所与猪圈相通。猪圈内表现的也是母猪哺育小猪的题材。

从以上两件文物可知,自汉代开始,厕所基本上就和猪圈建在一起了。厕所在秦汉时被称为“厕”“溷”,最初专指猪圈,后来才有了猪圈与厕所双重含义。为什么汉代的厕所要和猪圈建在一起呢?西汉初年,农学家泛胜之发现,鲜人粪不如“美粪”好使。美粪,就是掺入植物梗叶、猪粪尿、人粪尿、饲料残屑和猪圈里的泥,充分混合发酵的肥料。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农家肥是中国农业的基础营养,那么厕所也就成了资源循环利用的中转站。

与早期的“坑厕”相比,汉代的厕所更加人性化。厕所往往建在高处,墙壁上开有窗户透风。厕坑旁边有脚踏,可以防止污秽物弄脏鞋履。看到这件大陶厕,我们禁不住会想,那个时候讲究的大户人家会不会划分男女厕了呢?

我们今天总习惯说“上厕所,下厨房”,为什么没有人颠倒过来说呢?实际上这句俗语和汉代厕所的位置有极大关系。汉代的厕所一般建在院子北面偏东的地方,因为北是水位,东是木位,五行相生,水生木,木位还有耕种的意思,考虑到积肥的特点,厕所就建在这儿了。同理,东为木,南为火,木生火,所以厨房要建在南面偏东的地方。根据古代地图的画法,有上北下南的规定,“上厕所,下厨房”就这样叫开了。

习总书记曾经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物是历史最好的见证,博物馆工作的乐趣就在于抽丝剥茧,东翻西找,寻觅历史的线索,还原古人的生活。愿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收藏历史,陈列未来。(贾婉清)

编辑: 谢蕊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