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汉朝倾天下之力开拓河西四郡。其中,有帝王的庙堂决策,有良将的沙场搏击,有信使的万里远行,更有无数普通士卒的辛苦劳作。他们或高屋建瓴、或慷慨激昂、或坚毅刚卓,或默默无闻的力量和生命,将这片土地牢牢与华夏故土绾合在了一起。

讲述者 | 曹玉骞

微信号 : dongxi99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引子

“戊子冬,余发自西安,沿陇海线,经宝鸡、天水,抵兰州,旋越乌鞘岭而西,履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之地。 因想汉唐先烈,披荆棘,沐风雨,拓边万里,遂以保全我华夏。今日虽曰承平,然居安思危,本志士之职守;夙兴夜寐,亦君子之用心。况西北边陲,时染尘氛;疆独小丑,每欲跳梁。弱冠请缨,终军既辞汉塞;投笔从戎,班超还定朔方。左文襄之志业,良有以也;陈校尉之壮语,岂徒为哉。故为词以记之。”

这是2008年末,我独自穿越河西走廊,考察河西地区汉代边塞遗址时写的一篇诗序。出发之前,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里,搜集了许多地图,复印出来带在身上。与这些地图一同陪伴我踏上旅程的,还有王昌龄的一首诗: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就让我们从玉门关开始说起。

序言

玉门关与河西四郡

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唐代乐府,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关塞。比如杨家将血染黄沙的雁门关,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宋、金两国交界地标大散关,孙中山亲自点燃反清炮火的镇南关。此外,还有萧关、武关、潼关、函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等。但是,没有哪一座关隘比玉门关更能引人遐想,也没有哪一座关隘能像玉门关这样牵动诗人的情思,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了。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李昂《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第四首。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之秋歌

我想,玉门关之所以千百年来歌咏不衰,应该是两个原因:

一、是玉门关的名字,和他背后的故事太浪漫了

在茫茫大漠、千里戈壁之上,一座孤独的关隘,却以温润的玉来命名,本就很能温暖戍边将士或往来商旅的心。而玉门关的来历,最有名的一个故事是:汉武帝征服西域以后,诏令于阗国进贡当地盛产的美玉,但是驮运玉石的骆驼,一到玉门关就口吐白沫,卧地不起。后来人们发现,是玉石在作祟。因为玉门关是西域与汉朝的分界线,一过关口就不再是西域了。玉石不愿远离故土,所以作祟令骆驼生病。于是,人们将同样产自于阗的美玉镶嵌在关隘四周,这样,玉石出关时见到自己的同伴,以为还在故土,心安了,也就不再作祟了。从此,也就有了玉门关这个名字。

二、是因为玉门关的地理位置

这里是汉地与西域的分界线,就像《西游记》里的“两界山”一样,过了玉门关就再不是汉人熟悉的故土了。那里有千里沙碛,有漫天飞雪,有几天几夜走不出的白龙堆,也有让人呼吸艰难的头痛山。从上文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对于汉朝还是西域,玉门关都象征着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与自己的故土语言不通、风俗各异,甚至人种都迥然不同。玉石不愿进入玉门关的故事,折射出的是当日民众对这道边界的印象。

但就是这道边界,对于中原的文人和战士,同时代表了立功异域的豪情和魂归故土的思恋。年轻时,挥戈跃马,投笔从戎,扬威万里,立功绝域,既能封妻荫子,也可青史留名。等到英雄迟暮,便盼着回到熟悉的家乡了。即便像班超这样的壮士,晚年也向汉和帝上疏说“臣不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小方盘城—推测为汉代玉门关遗址>

这里,就是考古资料指向的玉门关遗址。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小方盘城”,因为在这里出土的许多汉简上记有“玉门都尉”的字样,所以考古学家判定这里就是汉代玉门关遗址。

许多人看到这张照片,都表示非常失望,因为与历史和诗歌中玉门关的形象差距太大。其实,唐诗中的玉门关只是一个代称,代表着对异域的遐想和豪情。但即便根据史籍中的描述,作为汉代西部边界最重要的关隘,小方盘城还是显得太小了。因此,也有许多学者怀疑,这里并不是真正的玉门关遗址。另外,请大家注意,我刚刚说,小方盘城被认定是汉代玉门关遗址,为什么特别加上汉代,因为唐代的玉门关已经不在这里了,而是向东移了几百里。

无论关于玉门关的确切位置有多少争论,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已是河西走廊的西界,同时也是汉魏时代中国疆域的西界。从这里向西,是依违在大汉与匈奴之间的数十个绿洲小国;掉头东向,则是汉武帝出击匈奴后开拓的河西四郡。

关于中国古代王朝的疆域,有两种界定方法。一种是将相关朝代的势力所及之处,都算作其疆域。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另外一种比较严格的界定方式,只将中央王朝能够进行实际有效控制的地区算作其疆域。我们现在看到的汉代疆域图大都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所以包含了整个西域。但严格说来,在汉代,广大的西域地区并不属于内地。因为这里王国密布,汉政府并未派遣官吏直接进行统治;而且在汉人的思想观念里,出了玉门关就是异域了。因此,说玉门关是当时中国疆域的西界是准确的。

河西四郡的名字,还保留在中国今天的地名中。这四个郡,从东到西分别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汉代凉州刺史部>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汉代凉州刺史部与今日甘肃省行政区划范围比较>

今天我们从兰州向西翻过乌鞘岭,还能见到这些地名。其中,武威、张掖、酒泉都是地级市,而敦煌则被划为酒泉市下面的一个县级市了。

今天的中国人对这些名字耳熟能详,这片广阔的国土早已成为华夏腹地。但是,两千年前的汉代,这里则是不折不扣的“新疆”(新开拓的疆土)。

为了开拓这片土地,汉武帝倾尽天下物力;而这片土地,由不为中国人所知,到逐渐变成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再成为捍守西部边疆的千里沃野,也经历了相当艰苦的转变过程。

这其中,有帝王天子的庙堂决策,有良将如霍去病的沙场搏击,有信使张骞的万里远行,当然更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士卒日复一日的简单劳作。他们或高屋建瓴、或慷慨激昂、或坚毅刚卓,或默默无闻的力量和生命,汇聚成了滔滔江海,将这片土地牢牢与华夏故土绾合在了一起,才有了后世许许多多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第一部分

河西地区的开拓与河西四郡的设立

让我们从河西四郡的设立开始说起,先来看王维的一首出塞诗: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这首诗写的就是西北边塞征战的场景。最后一句提到霍嫖姚,就是汉代最杰出的军事天才霍去病。之所以称为霍嫖姚,是因为霍去病十七岁时曾被封为嫖姚校尉。河西四郡的开拓就源于他在汉武帝元狩二年的一次极其辉煌的军事行动。

我们先看看史书中的记录:

“去病侯三岁,元狩二年春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上曰:“票骑将军率戎士逾乌盩,讨速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摄詟者弗取,几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

“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上曰:“票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觻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可谓能舍服知成而止矣。”

这两段话同出自《汉书•霍去病传》,分别详细描述了公元前121年春夏之间,汉朝与匈奴在河西地区两次大规模战役的情况。

这两次大战,相隔时间不到半年。已经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冠军侯的霍去病分别从陇西和北地两个方向出击匈奴。两次战役中,霍去病辗转经过河西走廊臣服于匈奴的五个小王国,越过焉支山与祁连山,也经过古老的居延泽,摧毁了匈奴在河西的几乎全部军事力量。将折兰王和卢侯王斩杀,抓获浑邪王子和大量匈奴贵族,并虏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其后,休屠王和浑邪王同单于产生矛盾,准备投降汉朝。休屠王中途变卦,在汉军的强大军事压力下,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领四万部众跟随霍去病投降汉朝。

至此,匈奴在河西走廊的军事存在基本被肃清。这次大战的意义,史书中的记载是“断匈奴右臂”。

但是,胜仗过后,怎么来打理这片新开拓的疆域呢?

当时的大汉朝廷,有足够的把握将这里纳入自己的有效统治范围么?

答案是:没有。

我们看秦代统一后的地图,中国的西部边界只到临洮。也就是历史书中记载的秦长城最西端。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秦代疆域图>

汉代初年,因为中原的长期战乱和匈奴在冒顿单于领导下的骤然勃兴,汉代西、北两条边境线向内地退缩了不少。汉初,匈奴骑兵经常从北方直逼首都长安。而河西之战,以及在此前后卫青、霍去病多次对匈战争的胜利,不但收复了秦朝以来的国土,同时还将边界向此前茫然未知的空间扩展出去上千里。

这上千里,曾经是大月氏人的国土。汉初,大月氏败给匈奴,被迫西迁,这片土地也就变成了匈奴的势力范围。在肃清了匈奴的势力后,汉武帝的第一个想法是请回与汉朝友好的大月氏人,让他们重返故地,与汉军一起夹击匈奴。但是,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变成现实。

为什么?因为大月氏人已经习惯了新的生活环境,不愿意再回来了;那怎么办?是否就此任这片土地空置?空置下去会不会让匈奴的势力死灰复燃?

从今天的角度看,我们当然会说:那怎么可以?一定要快速建立有效统治啊!

但事实是,根据近代学者的考证,霍去病出击匈奴之后的几年之内,汉朝并未在河西地区建立有效统治。

为什么呢?因为成本太大。

河西地区是一条狭长的走廊,南边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向北则与匈奴腹地接壤。这样的地形相当不易防守,对于当时的中国还是一片空白。在这里建立有效统治,成本高、危险系数大,而且能否成功,谁也没有把握。所以这件事也就被暂时搁置了。

河西四郡设立的真正契机,是霍去病那次辉煌战役的两年之后。在汉武帝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这一次的出使,同二十年前的那次出使相比,形势已大不相同。那时,整个河西地区都是匈奴的直接势力范围,张骞在出使和返回途中两次被匈奴扣押,前后长达十一年之久。但是这次,匈奴已经一败再败,西域各国也都早已风闻大汉声威。此时,张骞带着汉武帝赐予的旌节,还有给西域各国的礼物,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西域。

四年后,当张骞回朝复命时,除了更为丰富的见闻资料,还带回来西域各国前来朝贡的使臣。正是这些使臣,让汉武帝看到了联络西域,共同抵抗匈奴的可能性。而联络西域,首先必须保证河西地区的交通安全。

从这时起,汉廷的决策者们开始认真考虑在河西地区建立郡县的可能性。

关于河西四郡的建立的具体时间,学者们有许多观点。我先给大家简单看一下各派观点的异同。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河西四郡建置年代学说汇总>

从中可见,虽然各家学说互有出入。但是基本认定河西四郡的设立时间是汉武帝元鼎六年以后,也就是霍去病河西大捷的十年之后。其中,最晚设立的武威郡,甚至可能是汉宣帝时期才出现的。

那河西四郡的建立顺序呢?

首先,为了联络西域,汉朝在河西走廊的西端设立了酒泉郡。接着在设立酒泉郡的同年或稍后,在东边设立了张掖郡。之后,随着与西域联络的进一步加深,又将酒泉郡的西部地区划出,设立了敦煌郡。最后,分张掖郡东部设立了武威郡。

另外补充一句,与河西四郡设立同时,汉政府为了防范羌人,又在今天兰州的位置,设立了金城郡。所以也有河西五郡的说法。

关于河西四郡或河西五郡的设立过程,请看下列一组图片。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河西四郡设立过程示意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河西四郡的设立,是由西向东逐步展开的过程,有别于我们习惯的由近及远的顺序。汉代河西地区的边郡,是由远及近逐步设立的。这里面有交通的需要,更有军事的考虑。大汉军队挟百战余威,由难而易,在河西地区逐渐开拓出了一片崭新的国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河西四郡也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汉代又是怎么从无到有,一步步把这里开拓出来的呢?史书中语焉不详。但是,二十世纪出土的大批汉简给我们提供了真实的细节。

第二部分

汉简、烽燧与河西地区的军事开拓

汉代要实现对河西地区的开发,首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答案是唯一的:确保这一地区的军事安全。

为什么?因为这里不是内地,匈奴虽然远遁,但并未根除。小股的匈奴骑兵势力仍时时骚扰这一地区,而且由于地广人稀,防守极为不易。如果不能根除匈奴的军事侵扰,河西四郡必将得而复失。

那么汉朝是如何确保河西走廊的军事安全呢?修建边塞、构筑军事堡垒。

从此,我们便可知道,河西四郡建立伊始,军事职能远大于行政职能,也就是说民政是附属于军政的。与此相适应的是,早期河西地区的居民主要是军事屯垦的戍卒。

那么汉代边塞的庐山真面目究竟如何呢?这是一个亭障、烽燧、关隘和各种军事防御设施的复合体。

这种军事复合体,跟我们司空见惯的万里长城一样么?组织原理一样,而外在形式差异巨大。

在进一步介绍之前,先给大家看几张汉代烽燧的照片。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河西地区的汉代烽燧遗址>

为了适应河西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这一带的亭障烽燧普遍较为低矮。我们今天在北京和南方常见的明长城,多为砖石结构,而到了西北,便由砖石向夯土转变了。

即便到了明代,像嘉峪关这样重要的关隘,其城墙也多用夯土筑成。而在两千年前的汉代,那时的城墙基本都是由夯土建造的。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嘉峪关明长城>

如果我们自驾,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穿行,那么映入眼帘的,左边是祁连山的雪峰簇簇,右边便是汉长城的雉堞隐隐。汉长城的遗迹,基本与今天的兰新公路平行,虽然经历了两千年的风吹日晒,还依然默默地守护着他曾经的荣光。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河西走廊的汉代长城遗址>

上图即汉代修筑的长城,它的材料是沙地特有的芨芨草、芦苇、红柳等植物。修筑时,先平整的铺一层植物枝条,上面再铺上土和砂砾石,层层夹筑。这样一层一层垒起来,非常坚固。

据我在河西地区的实地考察,汉长城最高可达十二层,高度大约2.5米-3米。这样的军事建构,足可以防范几十人到上百人的匈奴小股骑兵。

那么,这么长的边境线如何防御呢?这就要依靠亭障烽燧了。

,是汉代常见的防卫建筑,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碉楼。而在汉代,亭也是一级行政单位,比乡要小。汉代的封爵就有一级叫做“亭侯”。

汉代的爵位,大体是王、侯两等。汉高祖曾经斩白马与大臣盟誓“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因此,王只用来分封同姓诸侯王,而侯大致可分为关内侯与列侯两等。关内侯的地位较低,而列侯地位高低的判断依据则是封地的大小。这其中又可分为三级,由大到小依次是:县侯、乡侯和亭侯。《三国演义》里汉献帝封关羽的就是汉寿亭侯。

,则是边塞上起到防御作用的堡垒。

烽燧,有两个意思。一是边关报警用的烽烟/烽火,二是点燃烽烟的地方,也就是最基层的军事防御设施。烽燧也简称“燧”,规模相当小。上文插图中的汉代烽燧,其实就是一个“燧”的遗址。

亭障烽燧,正是一组由大到小排序的军事防御设施。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河西地区的汉代烽燧遗址>

这些烽燧就建在汉长城附近。戍卒每日要定点巡逻,将情况随时记录。如果发现异常,则要逐级向上汇报。要是碰到紧急情况,比如匈奴骑兵前来骚扰,则必须根据军情的紧迫程度点燃烽燧报警。

对于点燃烽燧的形式和数量,汉代也是有具体规定的。首先是白天点烟,晚上点火。因为白天连云直上的青烟和晚上映照夜空的火光,最能将军事信号清楚明白地传到远方。其次,根据军情的紧迫程度,点燃“积薪”(柴火堆)的数量也有所不同。根据居延地区出土的汉简《塞上烽火品约》,匈奴人入塞,不满一千骑,烧一堆积薪,超过一千骑,烧两堆积薪,超过两千骑,烧三堆积薪。这样其他烽燧就可以根据烟或火的大小判断入侵敌人的数量了。

在长城的外面,还有一片铺得非常平整的沙子,叫做“天田”。天田的样貌现在已经无法完全复原。但是,根据汉简资料的记载和实地的考古勘测,我们还可以对其原状做出一定的推测。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汉代“天田”遐想>

长城外面的较为平整的沙地,就可以看作“天田”。天田是做什么用处呢?这其实是汉代的自动化侦查机关。

靠人巡逻,总不能保证时时处处都无有缺漏。而在长城外几米乃至十几米的范围内,用沙土平整的铺上一片天田,任何时候,只要有生物从上面经过,就必然留下印迹。

根据印迹,就可以判明有无匈奴骑兵经过。而且,敌方有多少人马,从何方来向何方去,也是一清二楚。是不是很像今天的电子监控设备?

在天田上,有时还会放置一些暗器,叫做蒺藜,通常用铁做成。王维有一首《老将行》,其中两句:“汉军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说的就是这种武器。

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对河西地区的军事驻守情况,有这么清楚和直观的了解,则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开始,敦煌和居延地区出土了大量汉简。

汉简的发现,起源于二十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和瑞典人斯文•赫定在中亚及中国新疆、甘肃等地的地理大探险。1900年,首枚木简在新疆境内出土,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以北的烽燧遗址内发掘出700余枚汉简,从此揭开了河西地区汉简大发现的序幕。

在汉简刚刚被发现的时候,王国维先生就根据当时仅见的数百枚简牍,写就《流沙坠简》一书,对敦煌一带的军事分布进行了颇为详尽的考证。

其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两次大规模考古活动中,在张掖郡的居延地区出土了总计三万余枚汉简。根据出土的地点,这批汉简被分别命名为“甲渠候官简”和“肩水金关简”。

这批汉简,大部分是汉代张掖郡居延地区军事人员日常活动和生活情况的记录。有像《塞上烽火品约》这样的边关军事条例,有戍卒的每日巡视、值班日志,有每月对戍卒及其家属的粮食(就是工资)发放底单,也有黄历和占卜的活动。当然,更少不了防范、抵御匈奴入侵的军事行动的记载。

从这批居延汉简中,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真正看到了两千年前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原貌,也看到了他们当年是怎样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平凡劳动,让中国的军事力量深深扎根在这河西走廊。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汉代简牍>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出现了一次汉简发现的高潮。这次汉简出土的地点在敦煌,离蜚声海内外的莫高窟很近,这个地方叫悬泉置。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这里是汉代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一座驿站。在这里一次性出土了两万多枚汉简,记载的资料极其丰富,也特别翔实。

举个例子:悬泉置出土的许多简牍上,都记载着一个名字——常惠。

这个常惠是何许人也?他就是苏武出使匈奴的副使。当苏武拿着已经磨秃的节杖在北海牧羊时,常惠也被监押在匈奴。而苏武能够归汉,也是拜常惠所赐。当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谎称苏武已死时,就是这个常惠偷偷告诉汉使苏武仍然活着的消息,并教汉使说年轻的汉昭帝在上林苑打猎,从射落的大雁脚上看到了苏武寄来的书信。

常惠归汉后,被封为长罗侯。悬泉置出土的汉简就记载了他率领使团前往乌孙时,经过敦煌的情况。里面的记载详细到什么程度呢?不但有长罗侯一行人的数量,连他们的菜单,和在这座驿站吃了多少枚鸡蛋都写得一清二楚。

看着这些汉简,会让人觉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一点也不遥远。

这几批汉简,让我们了解了两千年前人们在河西地区活动的大致情况。但更重要的,通过汉简上的信息,人们逐渐还原出了汉代河西四郡的军事分布与组织架构。

具体的考证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即便简单看看考证后的结果,我相信对大多数朋友而言,都是乏味且不知所云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妨删繁就简,择其大要。但在删繁就简之前,我先给大家看两张图,以便对这门学科的考证过程有所了解。

<敦煌郡军事结构表—王国维先生考证>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张掖郡军事结构表—劳榦先生考证>

近代以来,王国维、劳榦、陈梦家、吴礽骧这些学者,就是这样一点一滴、聚沙成塔,慢慢搭建起了汉代在河西走廊的军事存在。把前辈学人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总结,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汉代在河西地区的军事架构自上而下依次为:郡—都尉—侯官—部—燧。

<汉代河西地区军事架构示意图:其中红色五边形代表地方最高一级军政机构—郡,蓝色三角形代表隶属于郡的都尉,浅蓝色的圆形则代表都尉下辖的部,而黑色三角就是最基层的军事单位—烽燧。>

那么,河西地区的各级军事组织又是如何分布的呢?我们继续删繁就简,用一组图片来向大家介绍。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张掖郡居延都尉辖下军事要塞分布图>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张掖郡肩水都尉辖下军事要塞分布图>

在这些烽燧中,有一类很特别,除了担任防卫的基本职责外,还要负起邮驿的功能。在下面的这张图里,绿色标出的就是兼有邮政功能的烽燧。

<河西地区邮驿烽燧分布示意图>

顺着图中绿色三角所代表的烽燧一路看去,横贯河西走廊的邮驿大道呼之欲出。就这样层层相扣地,河西地区的军事组织建立了起来。

从这时开始,河西走廊慢慢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也成为横亘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第三部分

丝绸之路与立功西域

汉代的封侯,非常朴实。一般就以食邑所在地作为名称。比如汉初的萧何被封“酂侯”,张良被封“留侯”,都是这样。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皇帝会为了受封人而特别创造“侯”的名称。

汉武帝时代,就有两个人享受过这种优待。一个是我们上文提到的霍去病,他因为战绩卓异被封“冠军侯”,意为全军之冠。

另一个人就是张骞了,他因为长期出使异域,熟稔西域和匈奴习俗,以全军向导的身份作战有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而博望侯三个字,确实只有张骞当得。

在张骞之前,中国的史籍中,除了传说般的《穆天子传》和《山海经》,对甘肃以西是缺乏翔实记载的。而张骞的远行,不单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也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东西方交通路线的贯通。

在张骞远行大约200年前,也就是孟子和苏秦张仪活跃的年代。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向东北方向一直打到波斯帝国的最东端—帕克特里亚,并在此留下了希腊化的王国。

这个帕克特里亚,就是张骞出使途中的“大夏”。时人对张骞出使,给予了极高评价。史书中有一个词“凿空西域”。就是说中国对于西域的空白是由张骞填充的。

那么,张骞出使,是怎么从长安抵达西域的呢?张骞以后的使节和商人,又是沿着什么样的路径来往于西域与长安呢?是否像今天一样,沿陇海、兰新铁路的走向行进呢?

答案并非如此。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丝绸之路示意图:途中紫色箭头代表丝绸之路南线,浅蓝色箭头代表丝绸之路中线,绿色箭头代表丝绸之路北线,而蓝色箭头则是三段汇合后的路线>

张骞出使西域,大体是沿着丝绸之路南线行进的。也就是说从长安出发后,经过甘肃南部的定西和陇南,进入临夏,再从这里渡过黄河,沿湟水一路行进到西宁,继而向北,翻越祁连山垭口到达张掖,从此一路向西,经敦煌出玉门关,进入茫茫西域。

这条线路,张骞走过,后世许许多多壮士和商旅走过,直到七百年后隋炀帝西巡张掖大会西域三十六国首领,走的也是这样一条线路。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路线呢?为了躲避匈奴的追击,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这条路线沿水流而行,既可以保证旅途中最重要的淡水供应,也有利于根据河流走势判明方向。今天的陇海、兰新铁路,沿途荒凉,乘坐列车自然可以一日千里,却并不适于古代商旅的徒步跋涉。

就是经过这样一条路线,西域的苜蓿、葡萄、石榴以及种种器物和作物传来了中国;也是沿着这一条路线,陈汤、傅介子和班超走马扬鞭,立功绝域。

这些年,在各大强国、军事论坛上常流行这么一句豪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其作者便是西汉元帝时的护西域副校尉陈汤。写下这句话时,陈汤刚刚完成了对匈奴郅支单于的一次长距离奔袭。奔袭路径,从今天的新疆东部一直到中亚,结果则是将郅支单于的首级和这句话一起送到了大汉的首都长安。

为什么陈汤有如此底气,又有如此手段,能够调发西域各国兵马,追斩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单于。就是因为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大规模作战,以及其后在河西四郡辛苦坚韧的屯垦与开拓。

依据《资治通鉴》,陈汤、甘延寿给汉元帝上疏的全文如下: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於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展拓华夏:汉简与唐诗中的西北边塞 | 精彩讲述

<铜奔马: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分享的最后,我想到唐人李颀的一首《古从军行》,很适合作为今晚的总结: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不过,这首诗的主基调有些悲凉,而在河西走廊上纵马奔驰而去的历史,应该是雄浑悲壮却又慷慨激昂的。

嘉宾声明曹玉骞

嘉宾:燕京土著,半只海龟。孤身远游之地,既有繁花似锦,也经冷月荒丘。寻常日用之际,好为不古不今之学;立身处世之道,在于不夷不惠之间。尝自谓: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平生之志足矣。回顾曹玉骞先生以往精彩讲述,请关注“東西”(dongxi99)。后台回复“曹玉骞”或“cyq”。

版权声明:本文经嘉宾授权发布。内容著作权归属讲述者,活动组织及版式设计由東西堂完成。如希望转载请取得授权。用作商业用途,请与原作者联络。否则,请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本文所有图片,除“秦代疆域图”外,均为曹玉骞本人拍摄或绘制,其本人对全部相关图片享有完整的著作权。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或进行以商业为目的之使用。

编审:谭太(周子琪)、Amana

排版:Amana

主持:林花谢

東西堂出品

微信号:dongxi9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