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坚守技艺还是拥抱技术——从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说

坚守技艺还是拥抱技术——从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说

微思考

AlphaGo和李世石之间的围棋人机大战带给我们巨大的启示:“技术”冲击“技艺”必将影响到我们所有的人并最终发生在全部领域,无论这个领域现在还多么地依赖人类“不可取代”的特质,像深入思考、情感、审美、社交或是默契,只是这种冲击可能会以我们完全不熟悉的形式发挥作用。而作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我们有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随时做好心理准备去拥抱全新的“技术”、锻造新的“技艺”。

原文解读

最近,AlphaGo和李世石之间的围棋人机大战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人们为AI(人工智能)能够在围棋这么复杂的领域完胜人类高手而赞叹不已;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对于此种对战方法的公平性产生严重质疑。不过对于人机大战结果最为纠结的恐怕非围棋圈内的专业人士莫属。无论是基于兴奋或是恐惧,相信很多围棋高手都不禁在头脑中升起这样一个念头,“我花费多年而积累起来的技艺今后还有价值吗?

这种自我怀疑事件的发生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严重的一次。因为自从近代科技进步以来,技艺被技术取代就曾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而固守于传统技艺的人们则不断面临着失落的窘境,工业代替工匠、摄影术代替肖像画、计算器代替算盘等无不是对人类曾经引以为傲之技艺的巨大冲击。

坚守技艺还是拥抱技术——从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说

相对于被取代领域的人们,局外者经常抱有一种幸灾乐祸、冷嘲热讽或者至少是事不关己的态度。然而聪明人都清楚,技术取代技艺的覆盖范围只会越来越广,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领域。换句话说,面对这种趋势,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世外。也许很多人会举出自己领域无法被取代的诸多理由,像技术不具备情感,技术没有审美能力,技术不懂人际关系等。但AlphaGo完胜李世石却从一个侧面提醒每一个人:技术完全可能取代任何一个领域的人类技艺,只是它的运作方式会远远出乎我们的预料。甚至就算是处于技术链条最顶端的技术设计者们,也难说未来会不会被技术本身所取代。由AI(人工智能)来设计AI,可能是AI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现今很多科技名人对于AI发展过快持有保留意见的原因。也许有一天,AI会告诉人类,“我们(AI)之所以被你们(人类)描述成没有爱和情感、缺乏审美、不懂人际关系是因为你们自己根本没弄清楚这些概念背后究竟是什么运作机理。事实上,它们并非你们(人类)所认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只不过是一种物理学、物质论的变异表达而已。”

当然,上面的说法有些科幻的意味,并无实际论据。不过今天,让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个具有类似性质的问题,“人类为什么会钟情于某种技艺?它背后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当我们某个极为钟情的技艺面临着被新技术取代的局面时,我们通常的态度是怎样的?而理性的态度又应该是什么?”

[源于性本能的自我炫耀]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1. 性(欲)本能。2. 自体生存本能,包括饮食本能、避险求安本能等,但从某种角度看,它仍是为了繁殖后代而存在的。所以从生物学种族生存的长链看,性本能始终居于核心环节。虽然他后来修改了原来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两大基本本能为:1. 爱及生存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2. 攻击与破坏本能。但无疑“性”还是在他的学说中占有着核心的地位。

坚守技艺还是拥抱技术——从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说

人类为什么有自我炫耀的需求和欲望呢?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这可以解释为吸引异性的需要,也就是说源于性本能。动物吸引异性的方式比较单一,像孔雀开屏、猩猩展现力量,都只能借助自身的特质。但人类因为懂得发明和借助工具,展现方式便多姿多彩:从手段上说包括炫富、耍酷、晒娃、晒旅行、炫耀权利等;从渠道上讲,QQ空间、朋友圈、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Instagram无不为此服务。在所有的手段中却有着一个最高手段,那就是“炫技”,像绘画、摄影、唱歌、写作、玩游戏。

正因为“炫技”并博得赞许如此重要,拼命去维护这些“技艺”也就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到此,相信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当自己的“技艺”受到“技高一筹者”的冲击、或者是被“技术”完爆时会显得格外落寞和无助。

比如现在还超in的摄影器材爱好者会钟情于自己选设备、对焦、曝光、后处理等“技艺”,以便拍出令人赞许的唯美照片。可是当未来的照相设备可以自己完成所有这些功能、让门外汉轻松拍出同样甚至更佳效果的照片时会怎样呢?想必数码摄影发烧友们那时的感觉不会比当年胶片相机被取代时老发烧友们的感觉好到哪里去,而这一趋势的确正在发生。

[固守与鄙视]

可炫之技变成历史是悲剧的,而当一生为之自豪的“技艺”面临被技术取代的命运时,排斥和鄙视自然就成了最常见的态度。

当机器大工业刚刚出现时,无数的手工艺人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机器生产无论在精密度还是效率方面都远远超越了手工作坊;另一方面,机器生产也让手工艺人引以为傲的祖传“技艺”失去了难度,原本只有经过数十年训练的工匠才能完成的“手艺活”,被仅仅参加数小时培训的机器操作工人轻易搞定,其心理打击可想而知。

坚守技艺还是拥抱技术——从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说

不少工匠虽然迅速陷入生计被剥夺的窘境,但却在心理层面退回到一个固步自封的状态。他们觉得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甚至认为“机器”的胜利是应该被鄙视的,因为自己的技艺是呕心沥血的、有灵魂的、被倾注感情的和艺术化的。想想看,这种心理状态今天是不是依然熟悉?

我们必须承认,技艺无论是否被时代或技术所取代,都将保有它审美和历史的价值,供大家品味或怀旧。但是,面对新事物,我们应该秉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像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一样,“一生保持着聪明的小学五年级男孩那种疯狂的热诚和强烈的好奇心”

[拥抱技术并锻造新的技艺]

当国际象棋大师 —— 卡斯帕罗夫于1997年二次迎战IBM的“深蓝”电脑并最终落败时,他并未对此有负面情绪。相反,他成了当时人机联合下棋的最大拥趸。他说:“有电脑来处理计算问题,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精力集中于深入的战略规划。我们不能太局限于自己的本行而束缚了人类好奇的本性。我们最了不起的能力在于吸收并综合各种模式、方法和信息。”

作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当我们的重要“技艺”有一天面临着“技术”的冲击时,我们非常需要借鉴卡斯帕罗夫的健康心态,“不能战胜他们,就联合他们”。否则,无论我们以怎样的理由作为拒绝改变挡箭牌,都难逃被趋势抛弃和淘汰的命运。

最重要的是,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未来,“技术”冲击“技艺”必将发生在全部领域,无论这个领域现在还多么地依赖人类“不可取代”的特质,像深入思考、情感、审美、社交或是默契,只是这种冲击可能会以我们完全不熟悉的形式发挥作用。那么就让我们记下AlphaGo和李世石的这次人机大战,随时做好心理准备去拥抱全新的“技术”、锻造新的“技艺”。

坚守技艺还是拥抱技术——从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