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揭秘:青岛栈桥回澜阁曾叫“海栏亭”?

众所周知,栈桥尽头的飞檐式八角仿古亭榭一直被称作“回澜阁”,可它还有一个名字,就鲜为人知了。

揭秘:青岛栈桥回澜阁曾叫“海栏亭”?

笔者父亲遗留的旧物中,有一张距今约70年或更久远的老地图,记载了这一名称。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先父于1939年至1943年,曾在吴淞路日本人开设的“嘉户”商店工作。因通日语,常去东京、大阪、横滨订购图书、日货。这张地图即为那时获得。

该地图的大题头为《最新青岛市街一览图》,缩尺:六千七百五十分之一,左上右下角为小题头,分别是“四方沧口地图”、“湛山地图”、缩尺:二万六千分之一。发行元(者):青岛山东路“博文堂”(今高密路西向末端即是):印刷:大阪市天王寺区大道壹丁目五十番地“十字屋”(甚为遗憾,地图末注出版、印刷年代和日期)。

揭秘:青岛栈桥回澜阁曾叫“海栏亭”?

图中,前海栈桥尽头的那座建筑分明标注为“海栏亭”三字而非“回澜阁”。那么,同一建筑出现两个名称,谁在先?谁在后?何时被改?何时传开?不得而知。

另外,现在的第六海水浴场,那时标为“太平海水浴场”,小港一路沿标着“三月滨海水浴场”———即早已消失的第五海水浴场。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老年人经常说:“上前海沿凉亭子耍耍。”这种说法看来是有道理的,字典里解“栏”字:遮栏的东西,木栏、花栏、栏杆,用竹、木、金属或石头等制成的遮栏物,也作“阑干”,如桥栏干。

又及,中苏关系亲密的1953年,回澜阁曾被改名为“中苏友好阁”,由时任“保卫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郭沫若亲笔题写竖匾,悬挂于亭门之上,“文革”期间被强行拆除,也不知如今失落何处。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