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户县钟楼的前世今生!

户县钟楼的前世今生!

户县中楼,对每个户县人来说,都有特别的感情,作为户县的标志性、代表性建筑, 中楼有什么样的历史,它曾经有好几个名字:文昌阁、大观楼,又被称中楼;为什么现在被称为钟楼,作为户县人都应该了解的!

户县中楼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知县张宗孟在重修县城并新建四门城楼时,言其“城楼列峙,中心无主,必致地脉散也,人文不振,议建文昌阁于城之中,以镇之。供奉文昌,故始名文昌阁。楼上曾塑有文昌帝君塑像一尊,朝夕供奉。因矗于县城中心,俗称“中楼”,又“仿西安钟楼之制”故称钟楼。

户县钟楼的前世今生!

乾隆十年(1745)重修后称大观楼。又以位居四街中心,群众习惯称中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修东北角台座;1957年大修,亮椽揭瓦并油漆;1980年加固重修楼座;1981年彩绘外部。大观楼基座一层,楼阁二层。结构为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总高24.55米,基座高6.40米。四周洞口题字东“迎旭”、南“览胜”、西“瞻紫”、北“拱极”。现存清乾隆李文汉《重修大观楼记》石碑一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楼基座高6.4米,每边约21—22米,上有楼阁二层,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楼上初置铜钟一个,钟小声小,远处不易听到。抗战初期换大钟一个,凡有日本飞机到户县境内即鸣钟发空袭警报,人们闻钟声即疏散躲避。飞机离境,亦鸣钟解除警报。1958年,铁钟被毁。楼上二层八角,悬吊铁铃12个,夜阑人静,风吹叮当响,别有一番雅趣。全楼高24.5米,底座四洞门外上方嵌有匾额,东为“迎旭”,西为“瞻紫”,南为“览胜”,北为“拱极”。过去由东边南面,单梯上楼。砖砌围墙,朱栏回廊,精刻彩绘,外观庄严宏伟。

户县钟楼的前世今生!

在户县钟楼背面二楼上,悬挂着一块黑色的匾额,上边有苍劲地“大观楼留念 渭水晴光 (大字) 张晴光(晴光两字为红色)书”几个金色于体大字,这是我县北街的抗日常胜将军张晴光题写的。

户县钟楼的前世今生!

登楼远眺,南有终南如屏,北有渭水似带,沣河绕东,涝水环西。俯览四郊,稻畦莲荷,碧波荡漾,麦垄翻滚,一片丰收景象。村堡栉比依稀可辩,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堪称户县十二景之首:“中楼远眺"。清诗人李雪木登楼后,作登大观楼诗曰:“渺渺终南此共齐,层楼天半锁丹梯,卷帘眼底乾坤小,开牖空中日月低”,户县群众也以“户县有座钟鼓楼,半截插在天里头”而自豪。

户县钟楼的前世今生!

建国前的中楼,是户县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民国十八年(1927)前后,曾是城防局的驻地,负责城防治安,兼管驻军和过境军队的粮草供应。首任局长是王庭瑞(县南王家庄人),继任陈风南(中班竹园人),后任李陶安(西伦村人)等都曾住在中楼。抗战时期还驻过社会军训总队,教官余仲芬(湖南人),后又易佘颙若。民国二十八(1939),户县行政体制由联保改乡、镇,县镇公所设在中楼。镇长乔文哲、李明轩、杨依农、王济民等亦都在此办公。民国三十三年(1944)户县临时参议会成立,陈昆山(晋候村人)为议长,也驻此。户县戡乱建国委员会的牌子,就挂在参议会内,直到解放。建国后,城关区政府先在景家巷阎王庙办公,后与妇联一并迁中楼办公。

户县钟楼的前世今生!

中楼下曾是户县劳务市场。每年夏忙季节,商州农民(户县人称商州客)到户县割麦,锄秋时也有很多闲散劳力,为挣钱糊口,每天清晨天未亮就在中楼出集等候叫“顶楼”。经日工和雇主双方商议当日的工资,到雇主地里劳动,可获得微薄工资收入。

中楼下的小摊贩:底层东面洞口内是忠娃的油酥馍;北面是卖皮子的;南面是卖炒米饭的,卖荞粉的;西面是卖干果的。在靠中楼外的各商号门前都有小吃摊,如西北萦樛昌门前有风味小吃姬家长娃的辣子圪塔,西南肉架子门前摆着忍娃的皮子摊等。这些摊前都放着低矮的长板凳四、五条,乡下赶集人卖完自己农产品后,不由得坐到小板凳上一饱口福。女儿在月子,元宵节给外孙送灯,外公外婆总要在中楼买些圆圆枣、柿饼,洞内十分拥挤、热闹。

中楼是县域的交通枢纽。中楼四面,都是作生意的商号铺面。东街路北是东架子、茶馆,张公祠(户县人为纪念张宗孟所修的祠堂)。西街路南是伯娃老五以后是三保子的肉架子,也称西架子;路北是萦樛昌点心铺(也叫昌号,是闻名西安、周至、户县的糕点铺,尤以水晶饼享誉)。北街路东是孟大面店子;路西是蓝田人开的摆汤面馆。南街路西是单吉庆的摆汤面馆,也称南店子,很有名气;路东是福善堂,它自制的“五子回春丸”享誉西北。

这些街房铺面和中楼相距一米左右,不能当通道。街道仅有6米左右宽,接送客人和货物的骡车(那时都是铁轮),县城拉粪装土的牛车,娶媳妇、送女儿走亲访友挂着门帘的轿车,都要经过中楼洞内。车过洞时,吃饭的、买物的,都自动靠墙站,候车过去再吃饭、买物。

民国三十六年(1947)春,将中楼四周的铺面拆除。从此来往车辆可以不进中楼洞内,从外面绕环形道通过,缓解了县城交通困状。

建国后,中楼作为珍贵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国家数次拨款进行修葺,特别是1986年大动土木,使之更加坚实雄伟,庄严凝重,内部陈列历代文物名人字画及闻名于世的雁字回文诗碑数十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