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海外投资野蛮生长 中企走出去九死一生?

近年来,面对国内投资环境转趋恶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关注长期以来陌生的海外投资市场。相较于以往大型国有企业热衷于海外投资,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私营企业对海外开展企业“第二春”表现出极大的热忱。然而,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实际情况却极为严峻。根据中国经贸促进会在2015年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已突破20,000家,其中逾90%投资案例处于亏损状态。

投资质量有待提升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在国外的投资项目面临着“验证程序”与“可行性分析”不完善的通病。以近期中国中车集团获得印尼雅万高铁项目订单来看,外界盛传中国企业在未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便擅自决定参与项目竞标。姑且不论这项指控的真实性,但中车集团仓促决定参与雅万高铁竞标案却是不争的事实。相较于日本企业自2010年起便同印尼各级政府就雅万高铁展开“可行性调查”,我方则是在2015年3月佐科访华期间才临时决定参与印尼高铁项目竞标。缺乏完备的验证程序以及不计成本的抢标行为给中国基建企业落下了为我国政府战略利益服务的口实。

然而,根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基建企业越来越致力于海外投资风险控制,也在风险规避与分担上做了不少制度设计,这些改革措施的普及都有效反驳了外界对于中国基建企业服务我国政府海外战略利益的指控。

海外投资野蛮生长 中企走出去九死一生?

印尼总统佐科视察雅万高铁施工基地

自本世纪初,我国基建企业开始积极向海外输出普通基础设施产能(轨道交通、桥梁、道路),由于对外部风险环境缺乏完整认识,我国基建企业经常面临对方片面变更条约却求偿无门的困境。

面对外部投资环境水平不一,除了对投资目的地进行更加审慎的鉴别外,我国基建企业也通过“抱团”外出投资的方式规避投资风险并提升同当地政府议价空间;此外,更加广泛地同当地各界势力交往,更加全面地认识当地投资环境也有效降低了海外投资失败率。近年来,在坚持回避风险热点区域的原则下,我国基建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质量出现显著提升,这给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充足底气。

政府亟需整合企业需求

本届政府上台后,面对国内产能与资金过剩的经济困境,企业向海外输出产能似乎成了无需鉴别的“政治正确”。虽然前些年沉痛的海外投资经验让企业避险意识趋于浓厚,但一股脑的将资金投向“相对安全的”投资目的地却给中国企业造成新的问题。过低的投资回报率只是确保了银行贷款安全无虞,但缺乏显著的投资回报并未给我国企业的投资项目带来显著收益。

以当前我国基建企业的热门投资目的地巴基斯坦为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政府试图同巴基斯坦政府合作打通一条连接孟加拉的中巴经济走廊;此外,政府也将规划已久的瓜达尔港视为连结我国西南地方的境外出海口。

这些极富远见的战略规划似乎都暗示着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将带来极佳的投资收益,然而,玫瑰色的想象空间与冰冷的现实总是有着显著的差距。面对瓜达尔所在的俾路支省与在巴基斯坦占统治地位的旁遮普省间并未缩小的政治纷争,我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便蒙上了一层不可控阴影。此外,当地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不免让人担忧在瓜达尔的大规模投资是否能够负载起国人的殷切期盼。

除此之外,面对当前全球迈入新一轮地缘政治震荡周期,我国政府同投资目的地政府间是否已就如何保障我国企业合法利益达成共识,这些投资项目以外的“柔性配套措施”都是政府亟需完成的工作,而这些内容都与“一带一路”的成败息息相关。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