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乾隆皇帝,真的懂茶么?

写作茶诗四百首

说来也奇怪,清朝虽然是满族统治,但对于茶文化的热爱甚至超过了大明。尤其是乾隆皇帝,一生可以说嗜茶如命。晚年退位之时,大臣挽留他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则回答道:“君不可一日无茶”。虽是笑谈,但也从客观上证明了乾隆对茶的痴迷。

乾隆有多喜欢茶呢?我们看看他的诗词便见分晓。乾隆皇帝一生,写作诗词四万余首。这其中,专门写茶的诗就超过了四百首。这里面还不包括涉及茶字的诗,也不包括乾隆皇帝登基前所写的茶诗。放眼古今,能和乾隆皇帝比肩的诗人就只有陆游了。陆游一生也写作诗词四万余首,但茶诗只有三百余首。乾隆比陆游,还多写了一百多首茶诗。清代,几乎一半的茶诗皆出自他的手笔。乾隆皇帝,真的懂茶么?

有人说乾隆皇帝写诗,多是附庸风雅。其实,对于古人写诗也不必过分认真。看到了美景、吃到了美食、或是品到了好茶,总是要有一番感慨。除此之外,再加上几分炫耀之情。现代人有智能手机,可以拍照发朋友圈。古人没有微博微信,自然就要赋诗一首了。诗文即是博文,只是无图无真相罢了。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可以重新定义乾隆的茶诗。终其一生,弘历共发送与茶相关的朋友圈四百余次。若是这么看,他绝对算是发烧级的茶友了。估计今天朋友圈里,也就只有卖茶叶的才有这个发送频率了。比起当今朋友圈的文字,乾隆茶诗的含金量就算很高了。他的四百余首茶诗,文采确实乏善可陈。但客观上为我们研究清代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没读过乾隆茶诗,也就难以理解清代茶文化了。乾隆皇帝,真的懂茶么?

用水问题是专家

乾隆皇帝不光爱茶,而且对于水颇有研究。宋徽宗也是爱茶的皇帝,但其著作《大观茶论》中并未提及水的话题。水对于茶的意义,就相当于宣纸对于中国书画一样。单从这一点上讲,宋徽宗都要略逊一筹了。

中国古代茶人,对于用水一向考究。陆羽《茶经》中,就专门论述过相关问题。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中,有了非常详细的水质排名: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

扬州大明寺水第五;

吴松江水第六;

淮水最下,第七。

此后,宋代欧阳修《大明水记》、明代叶清臣《述煮泉小品》、徐献忠《水平》、田艺衡《煮泉小品》等书籍,都在反复论述泡茶用水的事情。乾隆皇帝,真的懂茶么?

乾隆皇帝,深知水对于茶的重要性。不仅如此,他在识水、择水、用水上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乾隆曾经制作银斗,考量天下之水。在他认为,同体积(同银斗)之下质量越轻,证明水中杂质越少。他在《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中写道:

“水之德在养人,其味贵甘,其质量贵轻,然三者正相资,质轻行味必甘,饮之而蠲疴益寿,故辨水者恒于其质之轻重,分泉之高下焉。”

在称量天下名水之后,乾隆皇帝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敢和茶圣唱反调

他认为,京西玉泉山和塞上伊逊泉水质最佳。唐宋名家多推崇南方之水,而乾隆皇帝则对北方水大加赞赏。这个结论,是具有颠覆性的。乾隆皇帝对水的见解,起码构成了一家之言。比一些人云亦云的茶人,真是要强之百倍了。

除去北方水胜于南方水,乾隆对于雪水也有自己的看法。陆羽将雪水,列为了二十品之末。而乾隆皇帝在称量之后,发现雪水和荷露比玉泉山的水还轻。按照他“质轻行味必甘”的原则,其实雪水和荷露才是冠军。乾隆皇帝身体力行,经常用雪水泡茶。如《雪水茶》中写道:

山中雪水煮三清,大邑瓷瓯入手轻。

屏去姜盐嫌杂和,招来风月试闲评。

适添今夕灯前趣,宛忆当年霁后程。

只有一端差觉逊,三希即景对时晴。

当年还没有雾霾,想必雪水确实是甘甜好喝吧。如今空气质量太差,雪水烹茶已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乾隆皇帝,真的懂茶么?

雪水,是茶圣陆羽笔下的末位,在大清朝倒成了水质评选的冠军。乾隆虽是茶人,但更是一位皇帝。他的气魄和手笔,远非是书斋中文人可比。因此,他虽然尊古崇古,但却不被古人禁锢。在饮茶用水的问题上,理所当然的提出了提出了不同于古人的看法。甚至说,是和茶圣陆羽唱起了反调。但他也并非标新立异,也算是实践出真知。乾隆皇帝不仅是爱茶人,更是一位懂茶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