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中医路漫漫,经典伴我行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1

事亲不可不知医

幼时体弱,感冒发热打点滴已是家常便饭,诊所里的医生护士也已习惯我三天两头的造访,或者可以说,诊所对我有着非同寻常的亲切感,仿若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一般。每次生病照顾我为我忙前忙后的,便是我的外婆。而自打我有印象起,生命中陪伴我最多的就是我的外婆。晚上自习回来阳台上永远亮着的那盏灯,走夜路时永远能感受到那束温柔凝视的目光,每次口渴都可以找到温度适宜的饮用水……点点滴滴构成了我童年最温馨的回忆。

记得是高一暑假的时候,我跟着父亲去了乡下做实践调查,却接到了被告知外婆住院的电话。赶到省会医院,看到病床上外婆虚弱仍试图安慰我的笑容,我的眼泪滚滚而下。原来外婆已如此苍老,阑尾炎就轻而易举地击倒了她。当得知因为是周末没有安排手术,外婆被疼痛整整折磨两天后才被抬上手术台时,我内心十分愤怒而不甘。如果说学医以前是心中隐隐约约的念头,从那以后便是我心中坚定的信念。我没有“宁愿架上药生尘,不愿世人疾临身”的宏愿,只盼望自己能在家人被病痛折磨时不用束手无策。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将所有志愿填报为医学院校,最终被长春中医药大学录取。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中医路漫漫,经典伴我行

2

拔剑四顾心茫然

如愿考入中医药大学,我的习医生涯便正式开始。跟自己期望不一样的大学生活,西医课程的开设,却打了我个措手不及。解剖学是最让我痛苦的课程,没有之一。每次上课上到一半,总会有一个人冲出去撕心裂肺地呕吐,甚至看到肉都觉得肠胃在翻滚,变成了一只彻彻底底的素食动物。自然而然,我的解剖挂科了。回到家,看到父母失望的目光,我的信念动摇了,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而因熬药时不慎将药炙焦,被父亲叱责“在学校没有学过么”时,这种痛苦与怀疑深深加剧。

返回学校,每学期仅开设一两门中医课程,而西医课程却是好几门,中医被肢解的支离破碎,西医冷漠粗暴地分离人体。我在西医与中医间疲于奔命,在两者的夹缝中艰难挣扎,甚至为了成绩溺于背题刷题中无法脱身。也许获得奖学金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但是却让我陷入了更深的迷惑。我们学完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以及方剂,却还不会开方抓药治病,只是学会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标准答案,背一大串所谓的简答论述答案,拿到高分后洋洋得意,然后美其名曰学霸。曾经亲眼目睹,一位多次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在一名上吐下泻的同学来求助时,犹犹豫豫地说出了“生姜能止呕,干姜也能止呕吧”之类的疑问句。学医一场,难道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结果么?扪心自问,如果20年后我们去医院时,见到的医生是这样的水平,那我们还敢活下去么?

中医走西医的路是走不通的,纯中医的路子也是走不通的,当今西医被人普遍接受,中医势微,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该如何选择,前途渺茫,又何去何从?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中医路漫漫,经典伴我行

3

幸得《内经》指迷津

大二第一学期,我们开设了《内经》选读课程,更有幸遇到了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敬爱的李老师。李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课前原文背诵,课堂随机提问,更让我们深深折服的,却是中西医扎实雄厚的学术功底,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艰涩难懂的医理文句,在李老师深入浅出的剖析、缜密犀利的中医思维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下,一败涂地。可以说,李老师是我中医路上真正的引路人。是她,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我们明白,中医还可以这样学,中西医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在中西医之间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让西医为中医所用。

2014年对我来说,既是幸运的一年,又是悲伤的一年。幸得恩师,学医路上解迷惑;悲伤母病,慈萱婴疾病缠身。母亲在2014年四月份查出脑瘤,权衡利弊后选择了中医草药疗法进行治疗,而服汤药一年半却无明显效果。无奈之下,只能采取西医治疗方案,手术取出脑部的瘤块。值得庆幸的是,手术十分成功,母亲苏醒的很快,失去的听觉和视力也慢慢在恢复。可在快要出院时,母亲不明原因低热,出院的日子一再拖后。当时母亲每日中午便开始发热,温度慢慢升高直至夜间,天亮后恢复正常,到第二日午间又是如此。西医检查未果,只能使用退烧药缓解发热。当父亲打来电话时,我百思不得其解,遂去请教了老师。老师翻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给我十六字—“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于是恍然大悟,再虑及术后母亲体重减轻20余斤,遂辨为气虚发热,药予补中益气丸,食予乌鸡汤,并嘱可多食饴糖。不得不说,服用后效果很不错,热势缓降恢复正常,两周后母亲出院返家,父亲打来电话里对我表示满意和赞许。

电话挂断后,我百感交集。终于有了家人被疾痛折磨时伸手相助的能力,顿时对学医经历的种种委屈和痛苦释然,而读经典上临床做明医的信念更加坚定。如果说以前学经典是在老师的鞭策下学习,真真切切感受到经典的魅力后,学习经典被我明确为以后努力的方向,阅读经典变成了自发的学习习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一个中医学习小组,月潭传统医学社。在这里,我有幸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学习经典,阅读中医古籍,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想,互相切磋勉励,并且坚持晨读。也许一个人会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更远。中医路上,我们同行。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中医路漫漫,经典伴我行

4

而今漫步从头越

大三这一学年里,我们又开设了《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等医学经典课程,我又一次深深地折服在经典的魅力下。“桂枝十八变,姜枣有奇功;一证换一味,经方效力宏。”仲景“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总是慨然叹其才秀”我每次读到《伤寒杂病论》时,恨不能与仲景同一年代,愿为仲景门下一“门生”。于是私刻小印一枚,镌一生俯首拜仲景七字。

寒假回家,也许是地域气候的差异太大,我感冒了,高烧咳嗽,浑身酸疼,胸中闷痛。思来想去,斗胆投小青龙一剂,闷痛缓解咳嗽减轻,继服麻黄加术汤两剂,汗出病解,神清气爽。三剂而病瘳,果真见识到了什么叫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父亲嘴里说着嫌弃的话,我却能看出,他的眼里满满是骄傲。

仲景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为的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常全,以养其生。我也许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却能鞭策自己努力做到爱人知人,爱身知己。

五月底,我们的医院见习便会开始,真正走上临床,可以见到患者,有了在临床中践行理论的机会。而大四后还有经典原文四六级考试,执业医师的第一阶段考试,紧接着便是紧锣密鼓准备考研。要想当一名合格的医生,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甚至不知何处是尽头。但是我坚信,有了经典伴我们同行,能更快地走到目的地,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中医。

(作者学校:长春中医药大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