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巴西16岁少女遭30余人轮奸,犯罪行为背后隐藏怎样的心理?

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其残酷、变态的程度恐怕比美剧《犯罪心理》里的故事还要厉害。

巴西16岁少女遭30余人轮奸,犯罪行为背后隐藏怎样的心理?图片来自新华网

巴西一位16岁少女去男友家,醒来后发现自己遍体是伤。过了一段时间,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在互联网上“炫耀”轮奸照片和视频,才惊觉自己被轮奸,于是报警。通过这个40秒的视频,警方锁定33人并对其中4人发布逮捕令。得知消息的巴西民众大为震惊,数千人走上街头抗议暴行。

这样的事情令人发指,但与印度曾经发生的事情相比,小巫见大巫了。2012年的时候,印度一位女大学生在“黑公交”上被多人强暴,事情被曝光后,民众群情激愤,引发了大规模的暴力,造成多名人员伤亡。而另有报道,一位印度北方邦少女报案后竟被两名警察再次强暴。

在中国,这样的事情当然也有发生。不必多说。

究竟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导致这些人如此丧心病狂、泯灭人性?翻了几本《犯罪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没找到相关的解释。检索网络,也只是强调性教育的缺失,然而,只是性教育的问题吗?这里试着从心理层面做一些分析,希望能找到一些预防措施。

  1. 强奸犯是最不招人待见、最被其他罪犯看不起的罪犯,在这全世界应该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因为强奸一般是男人侵犯女人,而这是一种倚强凌弱的行为,所以受人鄙视。如果用进化心理学来解释的话,大约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男人如果想与女人发生关系,必定要付出其他代价,如果采取强制行为,就等于破坏了等价交换的规则,就会破坏群体的稳定性,要受到其他所有人的谴责。

  2. 既然强奸是被普遍鄙视的行为,为什么还会有人有这样的行为?这便必然是心理发生扭曲变态的结果了。这样的人多半有自卑心结,认为女人看不起自己,进而仇恨女性,从而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实施了犯罪。单纯的“精虫上脑”而出现这样的行为,应该不大可能。

  3. 轮奸是另一种形式的强奸,但两者的犯罪心理有显著差别。巴西的案子里,少女的男友是和一群毒贩在一起,这些人原本就是亡命之徒,藐视法律人伦,他们将这样的罪行看做一次值得炫耀的聚会。群体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存在感,因而也会降低罪恶感,所以,假如这其中有特别暴戾的个体,情况可能会更糟。而在印度的案子里,不得不考虑文化的影响,有报道称,“印度中央邦2015年超8000名儿童失踪,多为女童”,印度有一种现象叫印度圣女,她们是来自贱民家庭的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为寺院服务,长大后成为印度教高级僧侣和婆罗门长老的性奴隶。因为女性地位的低下,在印度时常发生残虐女性的暴行。新闻报道里,也有人提到了巴西的“轮奸文化”,显然,巴西也不是一方净土。

  4. 如果从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去看,群体的性行为可能曾经是正常的社会形态,但是,既然社会发展到如今的形态,必然证明那样的行为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此,可以将类似的犯罪行为看做脱离现代社会关系的一种结果,而并非简单的性教育不到位。以中国来说,在中学时期哪里有像样的性教育,全都是发了相关书籍自己去偷偷看,而且,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色情读物的流传极为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有人或有团伙出现了脱离社会关系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犯罪行为。

  5. 对于家里有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的社会交际圈一定需要高度关注。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过一个故事,说是一名男子和一群人出去游玩,看到一名女子钻进了路旁的寺庙避风,在众人的调笑下,一群人对女子进行了强暴,结果,这名女子是这名男子的妻子,于是,事情一下子变得不可收拾了。似乎,如果女子不是这名男子的妻子,最后便会不了了之。社会风气如果轻视女性,这样的罪行必然会多起来。而如果结交不尊重女性的同伴,也大都不会有好结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