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两代抗精神病药:改善主观生活质量谁更强?

虽然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接受SGAs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高于FGAs,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第一代(SGAs)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FGAs)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谁更具有优势尚不确定,过去10年中的有效性研究并未显示充分证据支持SGAs显著优于FGAs。

鉴于此,Gerhard Gründer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药物策略研究,旨在比较FGAs及SGA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6月2日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要点如下:

研究方法

研究者从德国14所大学医院及公立医院精神科招募了14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ICD-10),覆盖时间为2010年4月1日-2013年5月31日。排除标准包括对研究药物过敏或不耐受、急性自杀等。

共136人接受并完成了治疗(FGA组n=63,SGA组n=73,总平均年龄34.9岁,男性68%)。药物共包括两种FGAs(氟哌噻吨[6-12mg]、氟哌啶醇[3-6mg])及三种SGAs(阿立哌唑[10-20mg]、奥氮平[10-20mg]、喹硫平[400-800mg])。随机过程中,备选药物组成六对,包括一种FGA及一种SGA,首先向每个受试随机分配两对药物,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在两对中分别选择一种更适合患者的药物。随后采用随机数表从步骤一中选择出一对药物,从而完成了药物选择。该过程中医生既根据患者特点做出了治疗选择,又保证了双盲。

治疗时长共24周。主要转归为相较基线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评估工具为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改善程度(CGI-I)。次要转归为SWN-K、PSP、PANSS得分。

结果

两代抗精神病药:改善主观生活质量谁更强?

(Gründer G,et al. 2016)

24周治疗后,SGA组的SF-36得分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显著大于FGA组(85.1[SD=14.7] vs. 79.7[17.3],p=0.0112)。

两组的CGI-I得分AUC平均值均有所降低,二组间无显著差异(FGA组3.39[SD=0.89],SGA组3.26[0.92],p=0.3423 )。

48%(30/63)FGA组患者出现至少一次不良事件,SGA组为57%(42/73),p=0.3019。最常见为神经系统疾病(FGA组60%[18/30] vs. SGA组45%[19/42])、精神病(33%[10/30] vs. 38%[16/42])。

24周后,SGA组身体质量指数(BMI)增加显著高于FGA组,分别为0.68及0.13kg/㎡。

一名受试者在试验结束后死亡(奥氮平),可能原因为非法物质过量。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SGAs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SF-36)显著高于FGAs,具有统计学意义,而CGI-I值上二者无显著差别。次要转归(PANSS)显示SGAs与FGAs的精神病理学临床结局几乎相同。也就是说,SGAs相较于FGAs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上具有显著优势,但至少在此次研究中,客观评估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此外严重不良事件总体比例二组相似。

此研究的设计较具创新性,采取了随机数表及分配隐藏两个步骤来保证双盲和随机,并确保了选用药物的合理性。在此之前,精神分裂症临床试验的金标准一直公认是安慰剂对照试验。在真实世界中,临床医生通常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详细信息(如精神病史、以往治疗应答、共病、心理治疗)及药物特性(受体亲和力、副作用)后对特定患者做出药物选择。

在比较精神科药物的疗效时,转归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抗精神病药疗效通常被量化为阳性症状的减少,然而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及社会表现改善也是评估药物疗效的重要方面。以往的CATIE、CUtLASS、EUFEST研究均采用了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他评观察性量表,而本研究采用了更广泛、非特异性的SF-36自评量表。他评和自评结果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可大大不同,本次试验中,就发现客观他评的社会功能改善上FGAs显著优于SGAs,但自评结果却显示SGAs优于FGAs。因此,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评估若完全基于客观他评标准,则可能忽视了治疗的特定临床效果。

总体而言,该研究提供证据表明,SGAs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至少在患者主观体验上,显著优于FGAs。研究的另一价值在于创新性的试验设计,提供了有效比较不同药物疗效与耐受性的治疗分组策略,以患者为导向,更全面地评估了两种治疗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的效益及风险。

文献索引:Gründer G, et al. Effects of first-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versus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on quality of life in schizophrenia: adouble-blind, randomised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June 2, 2016.//dx.doi.org/10.1016/S2215-0366(16)00085-7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