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汉中多地降雨却落下汉台 气象员你怎么看?

汉中多地降雨却落下汉台 气象员你怎么看?

7月11日8时-7月12日时的全市降水分布图,汉台区降雨总量4.6mm。(图据汉中市气象网)

7月12日凌晨的一场短时降雨,为炎热当中的汉中汉台区市民带来了些许已等候多时的凉爽。有市民发现,先前气象部门预报我市迎来连续短时降雨天气,可最终却是周边多地县城区域降下雨水而独独落下了汉台城区。

就以汉中市气象台7月10日13时10分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信息为例,当天上午8时至次日上午8时期间,汉中市9个县区都出现了降水过程。当中,汉江南岸的南郑县有两地降水量已达到暴雨量级,而地处汉江北部的汉台区却仅仅只是飘过了一大片乌云,这让身受连续多日炎热天气的汉台区市民有了一些失望。

为什么预报的降雨基本只在汉台周边区域降下?网友提出的“城区‘热岛效应’”真是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一场久违的凉爽大雨什么时候再来汉台?12日下午,带着网友们的疑问,汉源网前往汉中市气象台寻找到了答案。

汉中多地降雨却落下汉台 气象员你怎么看?

12日凌晨的降雨过后,汉中市空气质量指数为22 ,达到优级。(图据汉中气象网)

暴雨变乌云飘过汉台

“城市热岛效应”是原因?

连日来,在百度贴吧“汉中吧”及汉中本地网络论坛上,“到底下不下雨”、“汉台什么时候下雨”这样内容的帖子成为了论坛网友扎堆讨论的热门。

汉源网搜索页面发现,在百度“汉中吧”,《这天气得下雨吧,热滴着不住唠!》、《汉中为啥不下雨》发布当日就成为当天热门贴,引来本地吧友纷纷跟帖回复。当中有网友抱怨“风太大把云都吹走了”,还有网友“吐槽”称,“这每天都报的有雨,就是不见下”。更有网友直接发帖逼问,“请问气象局的同志,到底什么时候下雨啊?”

直到7月12日凌晨的一场短时降雨,3个小时内给汉台区带来了总量4.6毫米的降水,短暂缓解了连日来市区的炎热,也缓和了众多网友盼雨来的急切心情。

然而,汉源网看到,在百度“汉中吧”里,关于汉台城区下不下雨的讨论仍在继续进行着。

一位名叫“风云舞媚”的汉中吧友发帖回应一些网友“为什么汉台这里只见飘云不见滴雨”的疑问时提到,逐步消耗自身能量的云层来到汉台区城市上空时,“被特有的城市热岛上空环流肢解”,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城区云来云散的原因。

这个回复继而引起其他吧友的好奇,“城区‘热岛效应’真会影响局部天气吗?”

12日下午,汉中市气象台副台长何豫秦告诉汉源网, 城市的“热岛效应”的确存在,但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方面。而且,随着城市规模越大,“热岛效应”就会越明显,但对于汉中主城区来说,相对不大的城市规模使得所受“热岛效应”影响,相对于一二线大规模城市不是很明显。

而近期的降雨总是错过了汉台城区,主要是因为受到地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对流型天气多发于山地和丘陵地区,在平原地区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并且汉台区正处于汉中盆地中部。当对流型天气从周边山地移动到汉台城区上空时,往往因为自身能量的消耗,已经不足以继续产生降水。

汉中多地降雨却落下汉台 气象员你怎么看?

截至12日5时,全市各个气象监测站点所监测到的降水量值。(据汉中气象官方微博)

预报失准是气象预报者失误?

不,这是世界性难题!

同是气象预报员的何豫秦看来,“预报的降雨为什么说下不下?”“为什么这雨大多只在汉台周边区域降下?”的现象,正是当前季节多见的对流型天气的主要特征之一。

据介绍,一般降水天气主要分为对流型降水和系统型降水。“降水空间分散”、“降水时间、区域难以准确确定”、“易出现短时强降水”、“常伴有大风、雷电活动”是对流型降水的主要特点。由于这些不确定的随机性特征,对流型降雨的气象预测成功率较低,目前仍是全世界气象预测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而又被称为“普雨”的系统型降水,“降水范围广”、“降水时间较长”、“小时雨强较弱”是其显著特征。与对流型降雨相比,拥有这些特点的系统型降水则预报较为准确。

13日夜间全市将迎大范围降水

据市气象台12日下午的气象预报,在大气低压槽与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下,7月13日白天至14日白天,我市将迎来一次明显降水过程。主要降水时段从14日凌晨2时到上午10时前后,全市普降中雨,东部南部地区降水量或达暴雨量级。

何豫秦说,这次降水会给全市带来一次明显的降温过程,全市近期出现的局地高温天气将暂时告一段落。

在汉中,这一份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

“看云识天气”对你我来说都耳熟能详了,古训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一说,看云看天知天气。对现在的气象预报者来说,天气预报可不是仅靠看云看天便能知晓的。

那么,一份天气预报是怎么样形成的呢?12日,市气象台的气象预报员向汉源网介绍了一份气象预报的形成过程。

当天,在市气象台的气象预报室里见到何豫秦之前,汉源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被分隔为多个工作区的大跨度房间,当中是会议区,正对一面多个屏幕的电视墙。房间左右边是两个工作区域,多台电脑映入眼帘,每台电脑上都是只有专业人员能看懂的云图、紧密的图表和密密麻麻的数字。我市天气预报的数据,基本都来自于这个房间。

何豫秦来回三台电脑之间,不停地点击翻看着外行人看不懂的数据记录。

他说,一般来说,天气预报是通过4个步骤完成的,分别是气象资料的收集,对气象资料的分析、计算,预报员们研判、会商得到预报结论,最后对外发布。

据了解,目前我市气象预报常用的气象资料主要是通过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雷达等设备来收集。这些设备会在每天的规定时间里,发回对大气系统的最新的探测数据。

预报员们会将收集数据代入大型计算机模拟的物理模型中处理和运算,得到天气图、数值预报图也就有了预报依据。

得到预报依据,预报员接着还要依靠自身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预报依据进行分析,得出天气预报的结果。

由于每个预报员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积累的经验是不同的,因此预报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进行天气预报结果会商是预报员们每天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最终统一意见,一次天气预报才最终形成,最后按不同渠道对外发布。这便有了我们日常在手机短信、网站信息、电视节目中看到的天气预报。



最新文章